李晓明 | 告诉你,没几个人知道,产品包装这么设计,可以卖更多货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李晓明爆品营销心法  ID:lxmyxkt

 

晚上好,我是李晓明:

最近,就一个字:“忙”!

年初嘛,很多公司都这样,忙着上新项目、新产品,

上新,就会有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包装设计!


很多老板,判断包装设计的好坏,是凭感觉:

啊呀,这个好有冲击力,我喜欢……

唉,那个我没感觉,重新设计吧……

我告诉你——感觉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包括很多专业设计人员,只懂得美学,不懂沟通和传播,设计出来的那个东西,看似美轮美奂,实际上没半点用,顶多能装个东西,比如,这种——

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很垃圾呢?

产品包装除了装产品,还要有一个功能,就是沟通传播,

它本身是一件沟通传播工具,必须符合科学的沟通原则!

符合原则的包装设计,本身就有销售功能,能让人一望而知,印象深刻,既传达了品牌信息,还能令人过目难忘!今天介绍6个经过实战验证的原则——


新来的朋友可以 点上方【李晓明爆品营销心法】关注→点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能每天获取本公号发布的营销及文案干货知识!


1

差异化原则:


你的包装,一定要与众不同,因为在实体店、卖场,包括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你的产品能不能让人一眼看到,非常重要!而且,还要想明白——


人们看到这个包装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品牌?如果想到的是你的品牌,就对了,但如果答案很多,传播上就有障碍了, 比如:

 

如果竞争同行大多采用黄色,你就不能再用了!

如果同行的包装都摆两三颗鸡蛋,你的图片就要变换一下创意了!

哪怕你是设计一个奇怪的画面?比如:

一颗打开的巨大的鸡蛋?

或者是一家三口,围观鸡蛋,惊喜!!!

甚至是一家人,在打开的鸡蛋中,很快乐?

 

一个产品、一个标志、一种思想,与太多的事情连接,就会让人左耳进,右耳出;记了新的,忘了旧的;

 

给顾客的线索越多,连接的强度就会越弱;就像在纸杯底部,刺孔让水流出一样,刺的孔越少,水流出得就越急。孔越多,水流的压力就会减弱,刺太多的孔只会得到涓涓细流。

 

2

就近原则

 

比如,一款鸡蛋包装,一定要有鸡蛋打开后,鲜嫩的蛋黄蛋清,最好是食品做成后的景象,


离最终使用场景越近,越能勾起人们的欲望,只有一堆食材,效果会差很多;

为什么好的药品广告,一定要把胶囊或药片,抠出来,旁边还要放一杯水呢?就是这个道理。



3

高频行为场景原则

 

产品的包装设计,不管底色如何,最好都有一个生活场景,

生活场景不仅仅是视觉上好看,也不仅是抓眼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

 

 

它提供了一个诱因!这个诱因会刺激人们记住、行动、或口碑传播比如:

前景鲜嫩的蛋黄蛋清+背景是一家人、老头老太、夫妻孩子,快乐吃饭,

或者是一家三口,吃早餐的场景……

 

吃早餐是一个高频事件,产品跟高频事件相结合,行动和口碑传播,就容易被顾客所处的情景诱发出来!

 

 

4

人格化原则

 

如果产品有个性鲜明的创始人,把他的头像放上去,像老干妈那种——



可以与品牌故事,人物情怀相呼应;容易从各个品牌的同类产品中跳出来;

有一句话说的好,想大卖,首先你要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5

人物形象原则

 

包装上最好要有人物!

为什么要有人物?很简单,因为人物比静物更吸引眼球!

人物最好是用户形象,让人家一看,就知道在跟谁交流!

 

6

一看就懂原则

 

就是一看就明白这是哪个行业、什么产品,干什么的?我以前讲过我一位老朋友,他设计的任何东西,包括logo,不但美观好看,而且一望而知,你一眼就知道这是什么行业,包括快销品、酒店、超市、轮胎等等……

 

很多人包装,单纯追求创意,为创意而创意,其实是人为制造了沟通障碍,一时想不起来例子了,平时生活中这种垃圾创意太多了……


总之,真正好的产品包装,它本身就是推销员——

它最好与众不同、它最好靠近最终使用场景、它最好结合高频行为情景、它最好有强烈的人格化标志、它最好有人物而不是静物、它最好一看就懂!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李晓明爆品营销心法  ID:lxmyx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