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符號科學
《印加結繩符號》這本書挺好,寫了讀後感,不讓發佈在網上。
最近,感覺這本書就像人類學視野,雖然我不懂人類學,但是,感覺結繩記事也只能在人類學的領域去思考。
文化人類學?反正是人類行為。
它這裏的符號意義,類似數學,是記事用的。書中主要講審判或收公糧過程中,使用結繩來計量,表示公平合理。
&至於語言起源,它這裏說的是共時性和民族性。語言起源不是論語言所能指明的,即論不能溯源。所以,語言起源另有隱情。
&至於希臘科學和現代科學的區別。
希臘神話是主流,三巨頭對知識是有確鑿的論述的。也許正是因為神話的現象導致三巨頭及其同仁們對知識研究視死如歸。
基於此,希臘科學偏執人文精神。
而現代科學,可以說揚棄了希臘科學和羅馬(宗教,立法,共和)文明 ,不知道有沒有羅馬科學,追求一種實用的自然科學。簡而言之:實證取向的與客觀拉郎配。這當然有更多的客觀歷史原因。就像弗雷澤100多年前說的:不知道什麼時候,科學被更圓滿的知識取代?
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對科學正處於一種潮水般的搓洗過程中,雖對科學無奈何,不能視而不見,但是,已經極其鄙視,乃至嗤之以鼻。與此同時,大數據又對科學趨之若鶩。
從近2~300年有科學的社會意識以來,科學就是一種伴隨社會現象,並非自身的哲學意義所致。而科學性就更明顯是社會/人驗證下的行為結果。
社會被科學化了。哲學也披著科學的外衣,還說自己是科學的科學。諸如此類,好像科學也是破鞋一樣。
(以上圖片均來自商務印書館微信號)
&一個符號及其形成,可以說是社會/生活科學。因為存在,黑格爾説合理,合理就是科學。符號也是如此。不知道這個思路,或這個邏各斯是不是受辯證法思想的影響?
總之,信則靈,不信則罷。
一滴水,一個世界。
符號亦如此。
科學自以為是,夜郎自大,把人類的腦袋剃的精光。
&《天下糧倉》劉統勳:理理髮,刮刮臉,有點晦氣也不顯。
科學就是那刮臉刀!
二月二,龍抬頭。
祝願大家新一年,好運加持,騰雲駕霧,兔兔飛躍巔峰。
~~Chamheiquen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