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研究之三十九[上海一]


 地名研究之三十九[上海一]

 

 

 

  1.本篇关键词:「上海一」地名研究。

2.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

上海地处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东临东中国海,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3.上海,春秋属吴国 。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秦汉及以后先后属会稽郡、吴郡,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

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

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务。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

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

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华亭(治所)、娄(与华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

嘉庆十年(1805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

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别区。7月,接收上海县属上海(沪南)、闸北、蒲淞、洋泾、引翔港、法华、漕河泾、高行、陆行、塘桥、杨思和宝山县吴淞、殷行、江湾、彭浦、真如、高桥等17市乡,为上海特别市的实际境域,面积494.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并改17市乡为17区,上海始有区一级建置。上海地区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10县仍隶属江苏省。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4.上海已形成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轨道等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具有超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枢纽港之一,共有35个客运站,长途班线1611条,可抵达全国14个省市的660个地方。上海市已形成了由地面道路、高架道路、越江隧道和大桥以及地铁、高架式轨道交通组成的立体型市内交通网络。

上海三大火车站: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

上海虹桥火车站是上海最大、最现代化的铁路客运站。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全球范围首开高铁与机场融合之先河。

上海其它小型火车站:安亭北站金山北站南翔北站,上海西站,松江南站,芦潮港火车站。

高铁: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沪杭高铁、沪昆高铁、北沿江高速铁路(规划中)

普铁:京沪铁路、沪杭铁路

上海的公共汽车线路数量1000多条,营运车辆1.8万多辆,日均客运量约780万人次,承担着65%的市域公共客运量,是世界上线路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有出租汽车企业270余家,从业人员近11.5万人,出租汽车近43000辆,旅游包车和租赁车等7000多辆。为更好地服务残障人士出租汽车出行需求,上海通过招投标方式推出了200辆以无障碍服务为主的多功能出租汽车,2014年10月11日首批50辆无障碍出租车正式上路运营,200辆无障碍多功能出租车选用英伦TX4车型。

上海拥有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两座国际机场。上海空港是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货运航空、中国货运航空和中国最大的两家民营航空春秋和吉祥的主要基地。

水路交通主要的海港有外高桥、吴淞码头和洋山深水港

主要区位因素: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可以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长江和黄浦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入港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的空间。

上海港2013年前五个月共处理了1270万个20柜,而其对手新加坡的箱量为1210万个20柜。

上海已拥有包括地铁轻轨、磁悬浮及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线路共十六条,营业里程700余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已形成初步的网络格局上海地铁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营运,是中国大陆地区继北京、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建造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截至2018年12月,上海地铁运营线路共16条,共设车站415座(含磁浮线2座),运营里程共705千米(含磁浮线29千米),运营规模居世界第一。 2017年,上海地铁日均客运量969.3万人次,总客运量达到35.38亿人次。 是世界上地铁最繁忙的城市之一。 地铁线路将中心城区密集覆盖,并连接了大多数区县。

上海还建有磁悬浮项目--上海浦东机场线,全场30.5公里,连接地铁龙阳路站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作的磁悬浮铁路。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枢纽之间的磁悬浮专线正在逐步推进中,尚在技术方案制定的阶段。

5.上海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吴语上海话片。

上海话一般是指上海市区话,也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和认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松江本地话是上海话的基础。上海话是上海开埠以后吴语区各地移民口音在松江话基础上自然融合而成的新型城市吴语,成为吴语区的代表和共通语言。语音受移民中占优势的宁波苏州两地影响巨大。吴语上海话是上海文化及气质的载体,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话也和老洋房弄堂、石库门、旗袍等一样,成为了上海风情的代表性符号。

上海话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是吴语太湖片的强势方言,上海话曾经在80年代前成为吴越地区通用语。

6.上海人称的本帮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风味的菜肴,特色可有用浓油赤酱上海特色小吃概括。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品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本帮炒菜中,荤菜中特色菜有响油鳝糊、油爆河虾油酱毛蟹锅烧河鳗红烧圈子、佛手肚膛、红烧回鱼黄焖栗子鸡等,真正体现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上海蔬菜按季节不同有各种时令菜。马兰头、荠菜、鸡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点--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腐浆

8.上海有5种宗教是得到中国政府承认的合法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新教。有宗教信仰群众88.76万人,已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394个,有宗教团体85个、在沪宗教院校4所、宗教出版机构2个。宗教界全年捐赠慈善公益事业共3825万元。

9.电影传入中国从上海开始。从1896年到1898年,一个美国商人先后在上海福建北路唐家弄的徐园、泥城桥下的奇园,以及天花茶园等处,短期放映美、法等国的短片,如《俄国皇帝游历法京巴里府》等,并在当时《申报》上刊登电影广告,引起轰动。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1949年前,中国的电影业基本集中于上海,而在上海有过制片活动的电影企业,总数约200家。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利润最高的电影公司之一,08年利润(2.16亿)相当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0.15亿)的近20倍。2001年,中国首座IMAX电影院落户上海,IMAX的亚太区总部位于上海。

2001年,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和上海有线电视台合并组建为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广播事业也从原来一个单一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演变成很多调频,调幅各种不同内容的电台。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中也包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另外还有上海教育电视台和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卫星频道东方卫视

10.受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因为方言隔阂,只流行于上海、苏南浙江吴语地区。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艺称作"独脚戏"。

沪剧(旧时也称申曲)是用上海话演唱的上海本地戏曲。上海说唱浦东说书等也是上海特色曲艺。

苏州评弹越剧等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的曲艺,因其与上海语言文化相近,在沪上拥有许多观众。

11.《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是近代中国出版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新民晚报》创办于1929年,也是一份发行全国

的有影响力的报纸。《解放日报》、《文汇报》是上海的政府性报纸。新闻时政类的报纸还有:《新闻晨报》、《青年报》、《东方早报》。生活服务类的报纸有《上海壹周》、《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外滩画报》等。另外知名的报纸还有:《东方体育日报》、《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英语报纸有《Shanghai Daily》、《Shanghai Star》等。

12.上海合作组织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自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2001年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2001年6月15日,6国的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全文完】

黄盟.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