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傻了,丑不拉几的“脸基尼”为啥在中国市场就火了?


 

小刀马

 

这个夏天北方持续高温,南方的高温天气也一直如故。高温防晒自然就成为很多爱美之人的首选。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害怕被晒伤,或者晒“老”,因为被太阳暴晒之后也是很容易生皱纹、花斑和显老的。如果说,以前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各种打防晒伞的女士之外,那如今打伞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了;因为紫外线的散射真是无处不在。于是,各种防晒服、“脸基尼”就悄然流行了。即使是“丑不拉几”的“脸基尼”,只要真正的物理防晒效果好,就有人会去选择,于是我们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全副武装”的各种奇女子。

 

1.什么是“脸基尼”?

 

“脸基尼”本是一种游泳时使用的尼龙防晒头套,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防晒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对脸部防晒更加重视,防晒市场普遍借鉴“脸基尼”的设计形式,推出各式各样的防晒面罩。很多消费者觉得,防晒霜加上防晒面罩,化学、物理双重保护,防晒效果更好。

 

甚至外媒都关注到我们的防晒装备是如何流行了,随着中国多个城市的气温达到创纪录的40℃高温,如何让皮肤避免太阳暴晒并保持凉爽成为该国热门话题之一。从诸如号称防紫外线的帽子,到将除眼睛以外的大部分脸部都藏起来的“脸基尼”。

 

寻求从头到脚都将自己保护起来的人士使用的各种物理防晒“硬件”正在热销。甚至很多运动装、休闲装的厂商都开始出售增加防紫外线的防晒帽和防晒衣等等,说明市场的需求真的很大。

 

有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6年,中国的防晒服装市场将以9.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6年将达到958亿元。大部分喜欢这些装备的人说,我们担心被晒伤和晒黑,因此我们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关注到,天猫购物平台的数据显示,在今年“6·18”购物节期间,服饰类防晒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80%,单一消费者购买的防晒服饰件数是过去的2-3倍。

 

我们还看到,商家是一窝蜂地涌现到各大平台和短视频带货渠道,防晒衣、防晒帽、冰丝袖套、防晒口罩等物理防晒装备在近期都卖得很火爆,其中脸基尼更是爆款。据悉,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一家店铺里就有几十种防晒手套。其中既有直接露指的,也有戴上不影响玩手机的。带有帽檐的脸基尼防晒衣也是很多休闲装和运动厂商追逐的焦点。

 

据报道,有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表示,今年这款销量比较好,它能防护到眼角,直接盖住女生比较容易长斑的地方。我们店销量同比增幅有30%。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如今购买防晒衣物的不再仅仅局限于女性用户,很多男性消费者的相关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男士防晒衣、防晒裤等兼具凉感、速干等多功能的防晒服饰产品正火爆起来。

 

2.热销的背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今年618期间,在抖音公布的服饰类618TOP15好物直播间榜单中,榜首的防晒衣销售量超过30万件。值得关注的是,有一些物品的质量不见得价格贵就好。各大品牌的“脸基尼”防晒面罩,多以“冰感、透气、防晒”为卖点,但价格差别很大。在某电商平台销量前10位的“脸基尼”防晒面罩中,某品牌的遮脸护颈一体式“脸基尼”售价为24.8元,而另一品牌的同功能“脸基尼”售价则为129元。

 

防晒面罩的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材料、工艺、品牌溢价等方面。一般来说,防晒效果好的材料成本更高,制作工艺也更复杂,因此价格会相对较高。但是,价格与防晒效果不能划等号,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最主要的。消费者对于防晒产品的需求,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遮阳,而是要求更加专业、全面的防护,因此防晒产品分化越来越细。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UPF > 40”“UVA(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 5%”的纺织品,才能被称之为具有防晒功能。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脸基尼时,要注意查看产品的面料说明。有的商家还开发了更多的品类,比如针对年轻潮流需求,推出了防泼水的户外露营防晒系列等等。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防晒服饰”相关企业近300家;从成立时间来看,56.7%的企业成立于1~5年内。另据专利数据显示,与防晒相关的专利共计超7000件。未来,消费者对高品质、高防护性能的防晒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20231~5月天猫淘宝销售数据来看,300元以上的防晒服同比增速高达418%,通过其防晒功能和推出高价位的防晒服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3.市场驳杂,用户购买产品还要擦亮慧眼

 

值得关注的是,在“黑科技”的加持下,防晒产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有的防晒衣标价高达上千元。有消费者协会对防晒类样品比较实验发现,未达到官方防晒标准要求,或未达到产品标签、官网产品介绍的防晒标准的产品还是有的。

 

防晒企业在不断推出新产品、追求高端化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品的基本功能和安全性。在未来,品牌的创新力和差异化将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品牌将通过创新设计、高品质材料和功能性特点来争夺消费者的关注和市场份额。

 

而且,防晒市场主流产品在主打防护之余,对于功效叠加、产品安全性的描述也趋于普遍。譬如,不少化妆品品牌的隔离、气垫、口红、润唇膏也均标识带有防晒效果。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防晒市场的前景巨大,防晒产品的日趋多样化,反映了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比如有的消费者对于骑行、跑步、旅游等的热爱,就衍生出了防晒产品防水、防汗、防风等功效的需求。

 

当“硬核防晒”成为一种最简单的选择之后,什么水乳、防晒、隔离、粉底液.....等等的“化学涂层”都可以省略了,省去了不少麻烦。

 

对于用户在选择的时候,应该关注什么“指标”?其实比较简单的就是,防晒产品最常见的一个指标是UPF(紫外线阻挡系数)。理论上,UPF的数值越大,紫外线防护能力也就越强。比如UPF50+意思是只有1/50的紫外线能穿透防晒衣,即紫外线阻隔率为98%UPF40+同理,紫外线阻隔率为97.5%,两者其实差距只有0.5%,而价格有时候却要翻上几倍。

 

此外,防晒霜上印的SPF是指防护晒红的能力。不过,过高的SPF往往会更加厚重,加重皮肤的负担,让人感到不适。日常通勤选用SPF30左右的产品就足够了;如果要在户外旅行,SPF50左右的则比较合适,太高的配置也没有必要。

 

此外,当市场形成一个热点之后,也需要监管层的关注和及时跟进,要加强监管,尤其是及时取缔价格“虚标”等情况。对于厂商而言,应聚焦产品本身,通过强化研发能力、重塑供应链管理、创新营销思路等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这样才能经营长久并得到用户的口碑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