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贤方

刘贤方,老三届68届初中生,17岁下放到江西农村,奋斗挣扎9年。文革结束后考上江西财经学院,1982年底出国。现为美国纽约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终身教授,并负责学校的中国MBA项目。宾西法尼亚州大学(PSU)商学博士,博士论文曾得到国际商学学会(AIB)的最佳博士论文,迄今为获此荣誉的唯一中国大陆学者。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暑(UNDP)和中美一些主要企业顾问。近年来为促进中美教育、文化和商业合作交流穿梭于太平洋。

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文化(1)


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文化(一)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了儒家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孔孟之道在中国历史上就越来越据主导地位,千百年来对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的许多思想,包括“忠、孝、礼、义、廉、耻”等的观念,已经溶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

 

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多数没有读过很多孔孟的书,但仍然通过社会交往在受着传统观念的浸染。当然,随之社会的发展,有些观念因过时而逐步消亡。但潜化默移地,儒家的核心思想仍然在支配着我们的思维,它的价值观仍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Read more

[MBA眼光] 科斯获了诺奖争论尚未盖棺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科斯获了诺奖争论尚未盖棺

 

在196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前苏联共产党第一书记、总理赫鲁晓夫与西方政治家争执起来,在喧闹声中脱下皮鞋敲着桌子吼叫:“我们将会埋葬你们(We will bury you)!”这可不仅是宣传(Propaganda)。在那社会主义阵营的最辉煌年代,苏联、东欧和中国等国经济在发展速度上远超过了西方世界,苏联1957年10月4日就首次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奠定了人类历史新纪元,这一势头引起了西方的极大担忧和恐惧。  

 

可历史却开了一个玩笑。今天,赫鲁晓夫的话已没有多少人记得了,苏联和华沙条约同盟国已烟消云散,它们甚至完全...

Read more

家得宝(Home Depot)老总为啥被炒


纳德利离“家”真相

 

2007年1月3日,家得宝(Home Depot)宣布,董事会在与纳德利协商后,“双方同意”他将辞去董事长和总裁的职位。这消息突发其来,是美国公司近来又一特大新闻。

 

纳德利6年前走马上任,去接管家得宝,那是道琼斯指数的30公司之一,也是家居建材零售业的世界最大。那时的纳德利,是华尔街宠儿,记忆犹新的乃是他的就职宣言:“我来了,是为了改变,不是为了奉承哪个股东。传统该颠覆就得颠覆。”——他准备彻底地改变家得宝的“橙色文化”。

 

6年后的今天,纳德利却在董事会和股东的重重压力下被迫辞职,黯然离去。他的功过得失,顿时成为华尔街的热...

Read more

[MBA眼光]利润杠杆撬不起荣誉感责任心


利润杠杆撬不起荣誉感责任心

 

今天是经济利益至上的时代。在中国,经济赏罚更是为许多管理者所推崇,成为处理棘手问题的有效方法,被运用于调动劳动积极性,改善企业效率,纠正不良社会行为,等等。的确,经济利益影响到人类一切行为,但经济手段果真万能吗?不见得尽是如此。Levitt和Dubner合著的《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提到的一件真实事例,道理虽简单,却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经济手段的有限性以及对人的意识形态的微妙影响。

 

事情发生在以色列,是与幼儿园管理有关。全世界的幼儿园大约都有同样的令人头痛不已的麻烦:如何应对那些没有时间观念的家长们。尽管规定很明确,...

Read more

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文化(2)


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文化(二)

 

中国式“孝”远超越“爱”

 

数年前的一件小事,却使我至今仍难以释怀。

 

当时,我刚从纽约到深圳,给一家公司做管理培训。那天下午,我坐在小车内,在从酒店前往公司总部的路上,却觉得阵阵倦意绵绵袭来,这是时差反应的缘故——中国与美国东岸时间,正好相差十二个小时。在临讲课前若是这样,实在不是很妙。恰巧途经一家面包店,便让司机稍作停留,我要进去买杯浓咖啡提神。

 

正在付帐时,听到店门口有人问话:“请问你们有没有一元钱的面包?”

 

应声侧颜去,只见有一中年妇人,怯生生地站在那里,向营业员问话。她肤色黝黑,衣着...

Read more

[MBA眼光]生意与娱乐搅和还是绝缘


生意与娱乐搅和还是绝缘?

——谈判桌上的文化冲突   

 

十多年前,我在美国中西部一所大学任教时,与该校校长布克有过一次中国之行。那次,为了探索中美MBA项合作的可能,我们走访了教育部和中国一些高校。在上海,我们去了上海社会科学院。  

 

布克校长是德国移民后裔,性格直率,工作雷厉风行,尤其注重效率。交谈之初就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当时,中国的MBA教育刚刚开始,我们的设想是通过合作在中国开办MBA班,以课堂授课与远程教学相结合,双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完成学业后授予美国学校的学位。  

 

当时远程教学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上海社会科学院方面对这一教育模式还...

Read more

军事化管理最行之有效?


军事化管理最行之有效?

 

1998年,德国的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公司以37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的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此消息曾震惊了全球汽车行业。但合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增力”(Synergy)效果,戴姆勒开始背上了沉重负荷,去年克莱斯勒亏损更高达15亿美元。折腾多年后,今年5月14日传出消息,Cerberus资产管理公司以区区74亿美元买下克莱斯勒80.1%的股权。一锤定音,此跨国联姻终成为商业历史上不光彩的一页。

 

克莱斯勒又成美国公司了。可它在汽车市场上已退居老五,财务状况严峻,前途未卜。8月5日 Cerberus宣布,任命罗伯特...

Read more

[MBA眼光]不确定性越大 越讲究多元


不确定性越大 越讲究多元

——从知识产品特征看高校合并

 

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行高教体制改革,积极促进高校的重组合并。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1月至2006年3月,1083所大专院校被合并为431所,产生了一批规模巨型,研究型、综合型的大学。

 

如此规模的改革,涉及面又是这么广,出现争议也就不意外。因为这样的改革,无法像科学实验那样,把不同结果相比较。美国电力业十多年前也曾改革,25多个州通过立法,以市场定价取代政府管制价格,统计数据显示,那些州的电价上涨幅度普遍超过未立法的州,一年要多收费480亿美元。改革显然失败,这引发了重回价格管制的呼声。而中国教...

Read more

人生在经营


转载: 《人生落子无悔》, 邮购: 当当网,卓越-Amazon,科技金书网,琅琅图书, 拍拍网北国风

轉載:《人生落子無悔》, 郵購:中國圖書網台灣,锦阳书店

 

 

2007年3月30日在北大演讲<怎样规划自我的成功>

 

 

北大阳光志愿者协会刘正琛赠送纪念品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Read more

中西"内斗"学之差异


中西“内斗”学之差异

——我看光华管理学院“何-张”事件

 

最近,网上又热闹了,起因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11月11日作出的决定:免去何志毅教授的北京大学管理案例中心主任职务;他仍将担任《北大商业评论》执行主编,但该刊物的主办权将收归光华学院,并由学院一名副院长主管工作。在11月16日,何教授在北大校园内散发“致张维迎的公开信”,把这一行政决定称之为张维迎院长的“打击报复”,并对他个人道德品质攻击。另外,一份署名为“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全体员工”致校领导的公开信也同时在网上发表,为何志毅的工作评功摆好,并把这一人事变动称之为“破坏”,不符合情理和惯例。以北大的社会知名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