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肖永健

模式语言管理专家组核心成员:张西振、王甲佳、侯象洋、肖永健,是关于企业知识梳理与复用的管理科学,其学术成果散见于《企业管理》、《计算机用户》、《包装世界》等杂志及各类管理网站。《活力之源》各章节在本博客共享。
《东方服务模式》是应用模式语言管理方法,对服务行业个性化服务经验的系统提炼,源于实践也更容易复用于实践。本博客有全面分享。

东方服务之管理模式2 规则至上


2 规则至上:

都江堰工程是利用自然之力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经典实例,设计者理解了自然之力,并找到了利用自然之力的规则。

企业的各种力相互作用形成了动态的力场结构,力场结构主宰着企业的运演。厘清力场结构,找到利用、调节这些力量的规则,就能做到顺势而治、无为而治,让整个系统实现自动运演并实现效用最大化。

企业的这些错综复杂的力,可以大致分为外推力和内驱力。

外推力主要指市场的需求动力和竞争压力;内驱力主要指投资者的盈利动力、雇员的薪酬动力和所有成员自我实现的动力。

外推力和投资者盈利动力催生了经营模式;雇员的薪酬动力和自我实现动力催生了管理模式。

投资者的力量体现为“财...

Read more

东方服务之管理模式1 由技至道


1 由技至道:

由技至道:长期从事某种技艺,最终摸索出了一种合理的、最优的步骤性操作规程,据此形成特定的途径或方法。“技”之上的“道”是体现在实际操作活动之中的无形的、合乎事物自然本性的、合理的、最优的途径或方法,它是操作者、工具和对象三者和谐一致的结果。它超越了“技”,是“技”的理想境界。

首先,是技术操作者与技术工具的和谐。庖丁注重“由技至道”的追求,一把刀用了19年仍然锋利如初。与此类似,很多工匠的工具以至将士的兵器,在运用自如时都似乎成了身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Read more

东方服务模式之27 有洁癖的员工


27 有洁癖的员工:

卫生是服务行业的基本要求,很难持之以恒,更难做到极致。但如果做到了极致,就能成为亮点,从而赢得市场。

如何做到极致呢?

除非大部分员工都养成了近似于洁癖的习惯。

在御温泉,小温泉池坚持高峰期两小时换一次水,每换一次水都进行严格的池底清洁和消毒,并不介意当作客人的面做这些本应在幕后操作的工序。而在普通的洗浴场所,一般都宣称每天换一次水(事实上很多并没有做到)。每两小时一次,与每天一次之间的差距,就是“极致”与“一般”之间的区别。

温泉区服务员只在左手戴白手套,是御温泉“洁癖”行为方式的代...

Read more

东方服务模式之26 快速反应


26 快速反应:

反应速度,是判断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反应速度快,是“以客为尊”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客人提出的疑问和要求,都需要针对各种情况规定完成时间,比如:入住登记手续一般在?分钟之内;铃声响三下提起电话;客人进入5范围内即微笑相迎;对于客人提出的要求,迅速而积极地回答“好嘞”;动作麻利;走动如风。

客人总希望自己的问题马上得到解决,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客人几乎都不耐久等。如果能不断提高速度,枯燥的操作也可能变成有趣,成为一门技艺,客人看到的场景带有表演的性质,客人欣赏,服务者自豪,由技至道。

 

 ...

Read more

东方服务模式之25 无缝服务


25 无缝服务

客人并不清楚公司的服务流程,对于一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基本知识,他都一无所知,客人行进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的引导。为了保证服务的顺畅和个性化,客人从一个环节转入下一个环节时,需要服务人员作交接,并在必要的时候作特别说明或暗示(比如对醉酒客人或“快要着火”的客人)。

带客行进是引导客人进入体验场景的前奏,是客人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未知空间的转换地带,我们的专业程度能帮助客人对将要面临的服务形成良好的第一感觉,产生晕轮效应。

◆在客人前保持1距离左右带客,步伐节奏随客人,与客人之间的连线与主行道呈45度角,主行道让给客人,每四步左右回头顾盼一下...

Read more

东方服务模式之 21-24


21 姓氏尊称

在称呼前带姓氏,是东方礼仪的习惯,客人会从中感受到特别关注的优越。

除带客人进入前厅的礼宾员外,其它环节称呼客人时都尽量在“先生(小姐)”前面冠以姓氏,比如“先生”“小姐”。

酒店前台在用客人身份证登记后,在接下来的交谈中一定要有姓氏尊称,并立即将资料输入电脑以便于与其它环节分享。

 

22 低位服务

西方人的人际交往讲究平等,而东方人的人际交往讲究卑尊,人们习惯于从他人的尊重中找到特别的感觉,而高度是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古时常以鞠躬、下跪来体现对方的尊贵,在客服关系中,...

Read more

东方服务模式之 17-20


17 征求意见

看一个酒店是否真正的关注顾客,从这个酒店是否征求、是否在乎客人的意见就能看得出来。

任何人都在乎自己的想法,在乎个人想法的认可程度,对一个人的尊重,虽然表现为礼节,但其实质是认可。如果只做出尊重的样子,而漠视客人的想法,那就是虚假。

从客人的角度,了解客人的需求,是最正确最直接的途径,所以服务者要养成征求客人意见的习惯。如果是优秀的服务,客人的赞赏性回答会加深客人的好印象;如果服务有问题,则是改进服务一个难得的机会。

征求意见可以作为一鼓励性要求,鼓励服务人员把征求到的意见记录下来,奖励征求意见的数量和质量。

 

 

18 客语交流

...

Read more

有求必应


有求必应(Q8)
有求必应模式摘要:
“情动宾客”是东方服务的序模式,其实现途径是为客人做尽可能多的事,通过为客人做事来达到“情动宾客”的目的。
对于客人提出的要求,如果当时不能满足,则需要记录下来,备忘。“当时”是指客人提出要求,你就立刻着手去做,而不需要滞延或间隔其它活动。
如果一时达不到,则需要向客人反馈情况,并告之满足需求的大致时间。
如果当班时间内未能完成,则需要将情况移交给接班同事。
如果需要其它环节或部门满足或协助,按首问责任制负责协调到底。“首问责任人”是指客人...

Read more

亲情服务


     

亲情服务(Q6)
亲情服务模式摘要:
西方服务多注重客人的私密性要求,而东方人大多好客,邀请最尊贵的客人到家里做客,“进入我的私密空间”,并以邀请到某人为荣,这是最高礼仪。
◆视客人为家人、亲人,为其提供亲人般的服务,让其体验到“家”的感觉,这是“情动宾客”的途径之一。
向客人提供一种温馨、亲切、倍受关爱的服务,使客人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轻松、自在、方便、安全。
美国学者科夫曼在《饭店业推销技巧》一书中指出,有时候,连客人自己也弄不清楚,为什么会对他所住过...

Read more

情绪至上


情绪至上(Q3)
情绪至上模式摘要:
客人永远是对的,客人的情绪也永远是对的,客人的情绪是检验服务效果的唯一标准。一方面我们通过“情动宾客”帮助客人产生好情绪,另一方面,我们避免客人产生坏情绪,帮助客人转变坏情绪,并视客人的牢骚为工作改进或创新的机会。
“客人永远是对的”,这是一句感性表达,而不是客观陈述。它体现的是我们对待客人的态度——不争论原则。
情绪至上模式活用:
◆客人一旦在某方面产生过不满情绪,则应该高度关注该客人的后续服务,一是避免客人在其它环节增强不满情绪,二是在后续各个环节通过增加对该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