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叶枫

用名:叶峰。
阳光正东战略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
金智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董事
纵览(北京)国际图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
北大、人大、浙大、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家著名高校EMBA、MBA兼职教授。研究领域:管理与领导力、营销管理、危机管理、品牌管理。

MSN:[email protected];
QQ;244804064
13910521125

要敢于用错人


之所以标题叫要敢于用错人,主要是基于用错人才能用好人的逻辑。不交学费是无法形成真正的学习心得地。就我个人而言,学费的路也许刚刚开始。

上回说“用错人,管理就像在水面写字”,这句话我是有切身体会的。管理运营中最重要的决策莫过于人的管理,要是用错人,那上述的结果就一定会发生。对于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关于人事的工作;我更认为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人力资源专家。

而人力资源专家型的管理者必须深刻意识到用人不当的代价要远远大于一宗公司的丑闻的代价。从哪里寻找人才、如何甄选人才、如何培育人才以及如何激励人才这“寻、选、育、留”人才四部曲,...

Read more

制度与变化


 

管理首先要有制度意识。
 
说管理就得从制度开始,然后落实于执行。有人说制度过于细致有碍执行与沟通,尤其是创业型企业;在我看来,制度的存在和执行的强度以及持续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制度,即有效的制度一定是为执行及目标而存在。
 
很多公司人的逻辑是认为制度的东西是刚性的,无法轻易做出更改,最后落得只能靠老板的意志来做出调整,结果也只能是老板的主观认知即制度,长此以往下去,制度的存在就和那皇帝的新装没什么两样。
 
中庸文化主导的社会环境里我们理应明白平衡的重要性,管理亦如此;在刚性制度存在的同时,有必要为其套上弹性的袈...

Read more

商业的力量是人的力量


从第一届《赢在中国》伊始,商业模式这个四字的“葵花宝典”开始为更多的人知晓并引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潮。大家聚会的时候也习惯性的把“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挂在嘴边,以示自己的入流与恨怕别人的不入主流。媒体引导的舆论总是那么的强大,强大到足以点燃整个民族的希望。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先生曾经说过“没有不能赚钱的行业,只有赚不到钱的模式”。一时吊足了无数创业梦想家的胃口;很快就再中国相继出现了一大批的追赶“模式”的弄潮儿,涌现出了一连串让人幸奋的名单:如家酒店、携程旅行网、百度、PPG、巨人教育、、、...

Read more

如何将公关转化为具体的销售额


关于品牌的量化指标的文章会在假期期间陆续发布。

今天要说的是如何有效的利用媒体来为企业创造独特的价值,即看得见的销售额。之所以在奶粉风暴期间说此话题,一是为了提醒大家媒体对企业发展尤其是初创企业的重要性,二是想与大家分享关于媒体的一些个人浅见,即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做好产品、服务和体系侧有利,反之只会加速死亡进程。

蒙牛之所以在三鹿之后引起大家更为强烈的关注,就在于其媒体的常规宣传和公关舆论的造势配合得天衣无缝,再加上创业教父牛根生在媒体上对年轻人的指点江山,一时蒙牛风头正劲、无人能与之匹敌,也许正因为爱之深责之切才导致了全民觉得自己遭遇了蒙牛的忽悠,看看近期超市里牛奶遭遇的冷...

Read more

三鹿事件的反思


三鹿之于河北就等同于矿难之于山西,形式迥异本质却异常的接近。朋友发过来的短信笑话说三鹿事件在很大程度上迫使困扰河南人很多年的恶名向北发生了转移。

一家头顶中国名牌及国家免检招牌的河北明星企业看来是彻底的没救了,当然了,也不值得救。对于一个喝了很多年奶粉的消费者来说,三鹿事件带给他们的很可能是终身对本土食品企业的不信任。对于企业来讲,信任危机往往就是灭顶之灾。

想到了前几年媒体集中面对频发矿难的报道,当时大家已经清醒的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矿难对矿主所造成的量刑太轻,一般只有3到7年。面对高额回报的诱惑,每个矿主心里都有一杆秤,那就是亿万的暴利相比区区的几年量刑根本就不值一提。

我...

Read more

话说简单管理


我一直坚定的认为商业的世界是简单的,但大多数人理解却是复杂的,员工有时候也会向管理者抱怨其不了解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并以此来为自己做不好工作找借口。除了觉得这些人的价值观有问题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闭嘴或者离开。商业的东西本身并不复杂,是我们的想象和想当然在影响及左右我们的判断和认知。

也许简单的商业观点并不能让人信服,尤其一些专家可能会说组织越发展越复杂,制度越来越复杂,文件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差。但问题恰恰是这些所谓的复杂才让我们对组织付出的行为趋于简单、一致。没有复杂的制度和系统的作业流程任何的作业都是复杂的,反之亦然。

人们真的已经习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我们不能因...

Read more

为什么打造品牌需要量化指标


最近几年,整合营销传播和数据库营销在商界颇为流行。但我们习惯性的喜欢喊口号来为自己的一知半解做注释。环境变了,很多人的思维模式却没有及时的跟着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营销现状已经到了量化的绩效水平和可说明性决定成败的关键时刻了。对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和管理者知道如何利用量化指标来评估营销战略和市场动态的变化,我只能说遗憾。

 

虽不是在课堂上但还是想要解释一下什么是量化指标。官方的理论解释腔调量化指标是用来衡量某种趋势、动力或者特征的测量系统。在商业的实践中我们需要使用量化指标来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并诊断原因、共享发现和计划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不论学界、商界还是...

Read more

海尔与长虹的穷途末路


 

最近海尔和长虹的气势如虹的电视直销手机广告让我刺目乍耳,但就是不为所动。不管海尔的多功能卖点是多么的吸引人,也不论长虹的林志林是多么的性感撩人、手机上的南非宝石是多么的娇贵,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还是无动于衷。理由很简单,我不相信。

 

电视直销一直是成熟市场企业惯用的宣传手段,其低廉的成本、精准的传播很够很好的帮助企业实现低投入快产出的商业愿望。

 

在欧美成熟市场由于社会结构比较完善,相对于中国目前的整个就业环境供大于求与整个社保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所导致的全方位的激烈竞争,整个社会就显得异常的平静,居民内心的那种波动也就会小很多。在这样环境下,人...

Read more

新环境下的品牌战略观


紧缩的财政政策加上13亿人的北京奥运着实让绝大多数行业运营吃紧,在微利甚至亏损的境况下,企业无论是对人力还是市场的投入都不可避免会进一步压缩,而在长期的品牌打造过程中我们依然不能松懈。不知道一帮老是强调自己关键时候可以帮助企业起死回生的策划大仙们此刻是否依然能够夸下海口帮助企业实施新环境下的品牌以及品牌竞争力;而不是选取一个所谓的品牌话题,赋之以新意,再乔装打扮一番,将它指向一个新的方向,或者提出新的含义玩弄概念,而这些行为背后常见的逻辑就是向品牌的业主收取更新、更高的费用。

 

谨慎的品牌业主应该警惕大仙们随时可能出现的“商业论语”。

 ...

Read more

做品牌还是要从增加顾客收入流开始


顾客是什么?能只是当上帝那样喊口号吗?我想中国目前的商业环境里能真正把顾客当作经营核心的企业不足1%,即使是最好的企业都在遭遇着最基本服务没做好的大量投诉与抱怨。

 

是时候把顾客当作核心战略来对待了,口号的持续会让我们失去仅存的那点对国产品牌的最后希望;是时候该脚踏实地的做产品和服务的体系了,而不是整天忙着策划亮点来招蜂引蝶增加媒体的根本见不着实效的挠痒式报道;是时候从最简单最有人性的角度来看待顾客对企业来说是现在和将来的现金收入流的大问题了。我们经常讲品牌,实际上最后都搞不清品牌究竟是什么东西、究竟该如何打造,只顾忙着找策划大师们制造卖点去了。其实品牌管理实际上就是管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