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白景明

白景明:1960年3月出生,现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财政研究”和“中国财经信息资料”两刊副主编。
    著有《公共经济》、《资金市场》、《财政与发展》、《服务经济学》等6本著作,在国内报刊发表论文、经济评论200余篇,其中与贾康同志合作的《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一文获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主持过10余项重大课题,2003年发表的“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财税政策”课题报告引起较大社会反响。
     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财税政策。目前重点研究税制改革和国家预算。
工作经历

1986—198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工作;

1990—至今,一直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工作。

学历

1979—1983年在“首都经贸大学”学习并获商业经济学学士;

1983—198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并获得商业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7—199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并获财政学博士学位。


现任职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财政研究

当前财政收支情况分析


  财政收支情况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科学分析当前财政收支情况,有利于相应制订政策,做好各项财政工作。

  一、11月财政收入增幅较高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

  1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87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414亿元,增长21.9%。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672亿元,同比增长17.9%;地方本级收入4199亿元,同比增长25.6%。从财政收入绝对额看,尽管比去年同期增加,但这实际上是截至目前本年度收入最少的月份,比今年10月的10444亿元大幅减少,也比前10个月平均月收入少2232亿元。财政收入增速看起来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财政收入基数较低且增速大...

Read more

地方债统一管理体制不能动摇


  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放大。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部分市、县政府债务余额,就已超过本地年度可用财力规模。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10.71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28.8%、地方财政收入的263.7%。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急剧膨胀,使地方债管理体制选择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问题之一。历经多年探索,目前已形成中央统一管理地方债体制。实践表明,这种体制适合中国国情,行之有效。然而,值此《预算法》修改之际,很多人对当前的地方债管理体制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呼吁赋予地方自主举债权。

  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保支出,具有客观必然性。为此各国选择了不同...

Read more

结构性减税下一步从何处“着力”?


  结构性减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着力点。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投资和进出口呈现出回落状态,结构性供给过剩程度加大。基于这种背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结构性减税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首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今后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仍为主导因素。产业结构调整有两大关键点:一是产业升级,比如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的技术转型;二是继续扩大第三产业比重。综合看,这种结构调整核心是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打破企业全能格局,使各种生产和服务专业性工作走向产业化、高端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