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利刚

出生于内蒙古赤峰,祖籍山东。先后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获农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参与过《20世纪国际组织》、《中国与国际组织》、《国际传播组织》、《国际论坛》、《信息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外层空间国际关系》著作的项目筹划、结构论证和写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层空间国际关系》的主要合作人和副主编。《中国医疗卫生》绿皮书、《南京卫生改革与发展报告》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为人开朗,喜爱阅读,乐于交际!

“白话”新医改:医改之谏


              医改之谏
              本刊记者 薛伟 整理

       截至10月18日18时,国家发改委网站新医改《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专题网页已收获意见建议11 316条,囊括了学界、政界、医界、商界及普通百姓等各个领域,而医改方案的落实、医药分开、全民医保、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医务人员待遇等随之成为核心话题。

               民意有可为

  
  
       北大法学院教授、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孔东东:财政投入很关键

  对于...

Read more

“白话”新医改:医改之慰


  开篇:

  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13亿人的翘首等待中,终于露出 “庐山真面目”。

  然而,不少民众阅后的第一反应却是“看不懂”,尤其央视名嘴白岩松那句“专、绕、涩、大、空”的解读感言,更成为了时下社会热评新医改的常用词。

  这其实不应归过于政策制定者。一套指引医改全局及各地试点实践的“原则性意见”,既然要“弥合争议,兼顾差异,留有余地”,就不可能面面俱到、款款厘清。而且,医药卫生本身特有的专业属性,也...

Read more

港医独资办医广东解禁


引题:港澳医生可独资在广东办门诊,此项政策无疑打破了以前外商投资办医持股比例不能超过70%的禁令,其标志意义要远大于新闻本身。

                   港医独资办医广东解禁

  据悉,广东省卫生厅为了尽快实施港澳医生在广东办独资门诊的政策,目前已经拟定了《关于落实<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中有关医疗服务事项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港澳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在粤...

Read more

全景“小汤山”——第五届中国(小汤山)医疗卫生产业发展论坛侧记


全景“小汤山”

本刊记者   张利刚   桂克全

 

 

 

     

    孙隆椿                    葛延风               杜乐勋

“小汤山”论坛同期声

  

      顾昕               刘国恩                 姚岚

     在对《征求意见稿》的热烈讨论中,关于中医药如何发展始终没有像其他问题那样...

Read more

中医院管理X档案——西为中用“肠梗阻”调查


  中医院管理X档案——西为中用“肠梗阻”调查



  开篇:

  要想知道一家中医院被西医的操纵程度有多深,有一个简单的标准。

  拿到这家医院收入排名前5位(10位、20位,随便你)的科室名单,按图索骥,一一核对其身份。许多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堪称中医院经济大梁的科室,竟然无一不是以西医诊疗为主导。在一些极端的例子里,“中医”的概念甚至已从中医院管理者的意识里消失。

  这正是当前我国中医院管理所面临的现实。据之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中医院中,大约只有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与...

Read more

卫生防疫是一场持久战——访四川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沈骥


引题: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3个多月了,但是与死神抗争的战斗却还在一直进行着。为了保障灾后无大疫,灾区卫生防疫的工作始终在进行着,而且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卫生防疫是一场持久战

              ——访四川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沈骥

             &...

Read more

《药品定价办法》夯底药价


  引题:招标采购、挂网限价、顺加作价、同药同价、零差率……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行业关键词的共同指向都是药价,都代表着既相似又各异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坊间盛传,业已迫近终稿的《药品定价办法》或将实现发改委“一统天下”的图谋——

                《药品定价办法》夯底药价

         &n...

Read more

重建信任


  开篇:

  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已一月有余。

  当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受灾人数最多、救灾难度最大的一场地震灾害突然发生后,全国卫生系统紧急行动,6万医疗卫生大军与死神赛跑,以第一速度奔赴灾区,掀起了一场生命大救援。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中,很多医院在超负荷运转,医务人员在夜以继日地工作,有的医生甚至连续工作70个小时不下手术台。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卫生人员为灾区救治伤员和卫生防疫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灾区人民称为“白衣天使”和“最可信赖的人”。

  但是,媒体舆论对于卫生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