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白万纲

上海华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

强势董事会的运作——略谈淡马锡


  目前,我国的集团型企业普遍面临治理结构不合理、治理效率低下的通病,公司治理的规范化运作变革呼声日益迫切,而且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并与国际接轨,萨班斯法案、COSO内控框架、独立董事、审核委员会等外部治理监管规则对集团型企业运作将产生深远影响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有一个真正发挥作用的董事会,使得它能在对公司进行战略指导的同时,有效监督经营者并反映股东利益。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董事会还肩负着国有资产出资人的特殊身份,这也更凸显了董事会建设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核心地位和重要内容。而在先行探索的国家中,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

Read more

母、子、孙多层次治理——复星为什么?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复星)1992年由复旦大学5名年轻教师创办,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类民营企业之一。其核心业务跨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金融服务及战略投资等6大领域。

  经过16年的实践,复星形成了一个以认同复星文化的企业家团队为核心,以持续发现中国高增长投资机会、持续优化管理提升企业价值、持续建设多渠道融资体系对接优质资本的三大能力为基础的价值创造链的正向循环发展模式,并以高成长的历史业绩予以证明。

  复星集团母子公司管控问题的由来

  众所周知,复星集团以“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专业化融投资”为投资管理理念。通过...

Read more

基于强势股东的治理——摩托罗拉的治理风云


  从摩托罗拉的案例和股东积极主义的抬头可以看出,强势股东的积极介入,有利于发挥股东在治理中对经理层的监督和问责作用

  激进投资者纽约银行家卡尔-伊坎(Carl Icahn),作为拥有摩托罗拉6.4%股份的第二大股东,自2007年就开始呼吁摩托罗拉拆分手机部门,并在2007年股东大会前抗争数周。2008年3月份,伊坎向摩托罗拉股东发送一份信件,并向法院对摩托罗拉提起诉讼,计划利用相关文档调查摩托罗拉董事会是否称职,在对管理层的监管和制定政策方面是否存在渎职行为。

  伊坎以强势股东姿态抗争,期望以此应对摩托罗拉手持移动终端部门在近两年来陷入的亏损困境,希望可以短期内提高股东...

Read more

从海尔集团看风险管控


  海尔之所以能在逆市中取得更上一层楼的佳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多年里强化并创新风险管控

  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其影响还在不断扩散之中,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

  而在此背景之下,位于青岛的海尔冰箱生产车间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世界著名的消费市场研究机构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欧睿国际)最新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以单一品牌计,2008年海尔品牌在全球冰箱市场份额已达6.3%,超过惠而浦、LG和伊莱克斯等,跃居全球第一。

  在弥漫着悲观情绪的市场上,200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

Read more

从中石油看集团财务管控


  如果说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集团财务管控体系则是企业帝国高效运转的心脏,只有通过对财务管理权力的合理分配以保障企业资金资产的有效使用,才能确保企业完成经营计划,进而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于1999年11月重组为48万人组成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该公司分别于2000年4月6日及2000年4月7日在纽约证交所及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

  中石油如何从一个巨型国企迅速转变为一家境外上市公司?刚刚走出计划经济的中石油如何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并与国际公司竞争?其富有成效的财务管理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近期召开的“200...

Read more

从AIG“派红”事件谈高管薪酬管理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关注金融体系中的股权激励和期权激励等,促使金融机构中的管理层或交易员更加努力工作、开展更多金融创新的正面激励作用,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则更多地引发了人们对这种激励作用是否也会促使金融机构管理层或交易员更加冒险的负面效应进行反思

  2009年3月,濒临破产的美国国际集团(AIG)向高管发放巨额“花红”事件,激起轩然大波。

  各方面的反应如些强烈,我们不禁要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AIG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发放巨额奖金?这一事件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解析“奖金门&rdq...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