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缉思

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一流国际政治学家,著名美国问题学者。199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2001年5月起兼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2005年起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其他兼职有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国防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编委等。

美国靠什么维持自己强大


《光荣与梦想》这套书讲的是1932-1972年这40年的美国历史。说是光荣与梦想,实际上很多笔墨着落在了危机、暴动、死亡等时代的黑暗面上,更像是在写耻辱与梦魇。1972年到现在,40多年又过去了,如果有人要写这40年的美国,会是怎样的写法呢?

总体来说,这40年,美国基本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把今天的美国跟1942年、1957年、1972年或者2001的美国相比,美国的硬实力没有下降,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上升了。

这40年中,让美国人自己感到骄傲的事情有如下这几件。

首先,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不是靠与苏联进行“战略对抗”而赢,而是依靠国内政治经济各方面的...

Read more

中美关系事关“两个秩序”


  中美关系也许是世界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一对大国关系。两国交往越来越深,而在交往的每一个层面上,都是既有合作,又有矛盾。事实上,中美两国决策高层对双边关系的关注点各有侧重。中方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防止美国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内秩序,而美方更为关注的则是中国对美国试图主导的国际秩序构成的挑战。在我看来,“两个秩序”或“两个领导权”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维护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内政治稳定,就一直是中国对美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对内政策同对美政策是相互配合的。抗美援朝战争刚开始,中共中央就发布指示,要求&ldqu...

Read more

中国的全球定位与地缘政治战略


  中国的全球定位,我认为有四个重要的属性。首先是国家政体属性,是社会主义大国。第二个定位是中国与现存的国际秩序是什么样的关系,我认为是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受益者、参与者与改革者。第三是中国的实力地位,我认为是实力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后就是中国是什么样的地缘属性,是东亚大国还是亚洲大国,或者说是海权大国、陆权大国呢?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今日中国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上的全球定位可以说非东、非西、非南、非北,但是又可以说是亦东、亦西、亦南、亦北。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发展阶段,拥有与众不同的文明传统,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名副其实的中间国家、中央之国,也应该是缩小南北鸿沟的桥梁...

Read more

如何看待美国地位的相对下降


  美国国内的人对美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许多视角。我在1997年写了一篇题为《高处不胜寒》的文章,初步探讨了美国的世界地位和作用。这个问题与中美关系有关,但研究这个问题时不能从中美关系写起。世界上有很多人评说美国,但对美国说得最多的还是美国人自己。美国人对于美国兴衰的判断,我觉得主流还是认为美国没有衰落,也不会衰落,20世纪是美国世纪,21世纪还是美国世纪,许多美国人对此是很有信心的。但也有相当多的美国人确实对美国不满,认为美国和过去比不行了,遇到很多问题和危机,如美元地位问题、财政危机、国内凝聚力下降、政治两极化、国内垄断利益集团控制等。“愤愤然”的人,比较左...

Read more

把握真实的世界


  中国当前国际问题研究的对象和方向是不是有所偏差?我们关注的问题和国际上关注的问题有着什么样的距离?影响我们准确、科学认识世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未来中国的主要挑战是来自发达国家政治、军事上的压力吗?我们对全球性议题的应对有没有做好思想上、物质上、体制上的准备?

  跳出大国关系窠臼把握国际趋势大框架

  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因为最近跑了一些国家,经常在外面和人聊天,还有看材料,总感觉我们的国际问题研究方向上有点问题。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不是有点偏差,老是在大国关系的圈里转。比如这两天记者天天追着美国对台军售、南海争端的问题等等,这和现在国际上关注的问题不大一样。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