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来讲创新和互联网,我想还是从宏观经济谈起。
为什么在这时候提创新的问题?因为中国经济走到了今天,不靠创新,已经走不下去了。虽然统计出来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GDP全是7%,但电力指标、运输货运量的增长率和企业层面等各方面的情况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经济正在滑入衰退。
为什么会衰退?因为,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内部所积累下的结构性问题到现在已经捂盖不住了,必须要由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表现在宏观上,增长速度放慢;在微观上,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最大的“泡沫”在实体经济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衰退的原因是过去透支了今...
作者文章归档:许小年

新起点,创新与互联网
今天让我来讲创新和互联网,我想还是从宏观经济谈起。为什么在这时候提创新的问题?因为中国经济走到了今天,不靠创新,已经走不下去了。大家看,在过去的一两年里的宏观数据,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在不断地放慢。虽然统计出来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GDP全是7%,但电力的指标、运输货运量的增长率和企业的层面等各方面的情况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经济正在滑入衰退。为什么会衰退?因为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内部所积累下的结构性问题到现在已经捂盖不住了,必须要由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表现在宏观上,增长速度放慢;在微观上,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如何看待,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衰退的原...
企业创新低能,源于企业家内心空虚
中国的企业为什么在创新上感到困难重重?困难不在员工,困难在公司,困难在企业家的思维方式。首先要彻底地克服机会主义的经营思路,其次企业家要建立自己的内心世界。
要彻底地克服机会主义的经营思路
长期以来,市场上流行一种机会主义的经营路线。有一句很好的话,把机会主义路线生动地总结出来了,叫做只要找准了风口,连猪都能飞上天!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机会主义,我的学生问我,教授,你对这句话有什么评论?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把自己降到猪的水平上,我和你就没什么好讲的了!
做企业不是找准风口,不是踩准点!马云的回答是什么呢?猪飞上天了,那风停了呢?风停了的话,首先摔死的就是猪。中...
企业家机会主义泛滥
股市火热,许小年近日在中欧商学院发表演讲,对疯牛的股市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在股民非理性入市心态的驱使下,上市圈钱看上去融资成本很低;股市融资的成本实际上远高于债市,只不过这种风险却转而由疯狂入市的股民所承担了。
在疯狂牛市的另一面,企业家也普遍持有强烈的机会主义心态,看哪一行火就一窝蜂扑过去。对此,许小年表示,这样的局面造成了中国企业之间高度同质化的竞争;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企业家个性的高度同质化。他坦言,没有个性的企业家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转型,这些人不会独立思考,也无法开发出有个性的产品。
尽管许小年对中国企业家作出了直言不讳的批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中国的未来...
逐条批驳互联网思维
不要被“互联网+”这股浪潮压倒,运用你自己的思维来分析问题,找到你自己的转型创新之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理性分析的能力,但是我们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了运用自己理性的勇气。
公众对于互联网的态度,我看到的是从冷淡的漠视转到今天恐慌性的宠爱,一开始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一种新的沟通工具而已,后来发现互联网可以做这么多事情,互联网冲击到自己的企业和行业了,就产生一种恐慌性的宠爱,甚至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出现了不上网就得死的情绪。
我想讲的是,互联网只是人类历史上这200多年间所出现的新技术中的一项。工业革命以来新技术层出不穷,一开始是蒸汽机,蒸...
转型,关键在于创新
著名经济学家什么是转型?两年前,经济学家许小年在2011中国企业领袖高峰论坛发表的观点就给出了答案。他认为,转型不仅是宏观层面上整个国家经济的转型,更是企业转型,它的核心是从依靠资源使用数量的增加,转向资源使用效益的提高,是从规模到效率的转变,是从增加投入转向提高效率。
许小年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转型的紧迫性:第一,资源成本、劳动力成本等不断地上升;第二,靠投资渠道的增长模式逐渐耗尽潜力;第三,传统的增长模式, 即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维持企业扩张的模式受到了环境的制约,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资源投入模式维持经济的增长;第四,宏观经济政策已无 多大空间,依靠宽松的货...
风口猪都能飞是典型机会主义
宏观经济现在按照中央政府的讲法是进入了新常态,我的理解是政府不再追求过去过高的GDP增长速度,不再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维持GDP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如果不靠政府政策靠什么?历史经验表明,政府政策只能短期地发挥作用,而且短期作用所带来的后果是相当负面的。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新常态,我认为是正确的,经济增长不靠刺激政策,而是要靠改革释放红利。
当然,对于新常态现在学术界有不同争论,我认为尽管我们提出了新常态这样一个概念,但是距离改革释放新的红利来驱动经济的增长还有一段路程,新常态还有待于我们的努力才能实现。
在新常态下增长速度不会像过去那样达到两位数,甚至不能够保证7%、8%。...
企业家唯一重要的工作是创新
人类在过去300年间所创造的财富、积累的知识,超过了此前七八千年的总和。是因为在17世纪时人类突然变得比以前聪明了?当然不是。原因是,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发生了深刻的制度变革,让人类走入创新的时代。
政府不要染指创新
许多人常误以为发明即创新,实际上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第一个做出了区分:发明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而创新是新技术、新知识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对人类经济影响至深、至大的不是发明,而是创新。互联网是美国军方在二战时发明的,但直到1965年美国政府解密、互联网技术民用,才迎来了互联网新时代。
中国...
经济形势不好时,恰恰是优秀企业的机会!
“借来的增长”
影响宏观经济的结构性因素有多个,我想强调其中一个,这就是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从国家资产负债表失衡的角度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
2008年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是欧美各国的过度负债。美联储之前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了消费,大量借贷资本涌入市场,美国房地产价格翻了一番,产生泡沫。2005年前后的迅速加息使得房地产泡沫破裂,按揭贷款利率增加4%,家庭月供增加75%左右,这样的负担把很多家庭压垮了。银行随之把房子收回拍卖还债,引起房地产市场的崩盘。而中间的差价银行只能用自己的资本金销坏...
现代化转型中的后发优势与劣势
一、中国经济的后发勃发未必是优势
首先,我来澄清一下“后发国家”的概念。“后发国家”就是在现代化转型上落后于先发国家。后发国家被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所压制,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下被迫从传统社会转入现代社会。那么,这些国家在现代化转型中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这个题目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但是和中国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以每年大约平均10%的速度增长,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脱胎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比较30年前的情况,当时中国几乎是要被开除球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