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唐志国

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律师,在公司、证券、知识产权、合同法的实践中积极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服务,坚信“法律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同时为相关企业的运行提供与法律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不需要改变而是改革——与文贯中先生《现行土地制度使中国现代化成本大大增加》商榷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不需要改变而是改革——与文贯中先生《现行土地制度使中国现代化成本大大增加》商榷

近日看到《经济观察报》域外杂谈栏目中文贯中先生的《现行土地制度使中国现代化成本大大增加》文章,感到很受启示,但是经过仔细思考,发现有以下问题需要陈述也是需要与文先生商榷。

一、文先生在文章中将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放在了诸多改革的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否合适?

文先生在文章中将土地问题的解决放在迁徙自由和充分就业的前面,我认为在做学术研究也许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要是作为中国发展的策略选择上,即做次优选择上在现实上存在一些不妥之处,中国农村和农民现实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增长太慢,农民...

Read more

外资“热钱”进入中国的新途径分析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最新报道,外资“热钱”正采取最新途径进入中国,对这一最新现象,很有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需要理性的分析。

根据《经济观察报》200847的报道“国际热钱正通过高利贷的方式进入中国,其主要的操作规程是:通过相关中介介绍,需要资金的中国企业与国际投资基金或公司合作设立投资性公司,外方投资一般占40%左右的股份,以中方企业提供的优质资产作为担保,外方向中方提供资金,利率在20%以上,期限在半年至两年之间不等,等到中方的相关投资项目完成后,由中方回购自己的股权。这种做法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方式现在已经在现实中开始流行。...

Read more

对国务院法制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解读与评析


对国务院法制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解读与评析

最近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征求意见稿)》,这是对2002年《环境评价法》的细化与增加实践可行性的重要举措,笔者本着理解原意和理性分析的精神加以解读与评析。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一个地区和城市或者重要项目的操作指南,其中包括了社会、经济、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考量,现在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中国对于环境保护工作高度评价的体现,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社会和谐必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是对以前片面追求GDP发展业绩的纠正,这也是中近三十年发展的经验与教...

Read more

对《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规定


对《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的解读与评析

 

最近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规定(征求意见稿)》,这是对准备在今年8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的重要补充与细化,对于企业的并购会产生重要的规制作用,因此,对其解读与评析就显得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与评析。

一、经营者集中的限制的意义。

经营者集中主要是指企业经营中的“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价值规律作用中的促使经营者之间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在一般意义上是应该鼓励与支持的,因为这样可以促进要素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Read more

对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


对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

 

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于2008321日,提出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针对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证券市场管理原则要求,特在以下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创业板的特点,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条件的程序控制。

创业板市场主要面向的是创新性、成长性...

Read more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研究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研究

 

随着中国《破产法》的施行,在中国股市上存在的为数不少的

一、上市破产重整制度涉及的主要利益衡平问题。

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是为防止上市公司破产清算而进行的挽救性措施,是企业资产重组的重要方面,其主要涉及到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面临破产时,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面临着全面蒸发的危险,但是由于中小投资者由于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由于表决权的限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实际上处于不知情也不能控制的境地,对上市公司进行破产重整也是挽救中小投资者投资的重要方面,因此,在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利益的衡平,这也是上市公...

Read more

代言的利益倾向是与非分析


代言的利益倾向是与非分析

浏览人大、政协的会议中代表、委员的发言,并看到相关报章与网络上的评论,感到现在代表与委员的发言存在着很多新气象,很值得思考。

现在报纸与网络上对政协女委员张茵的评价不是很好,许多网络评论认为她只是其利益阶层的代言,主要因为她提出了给富人减税、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取消无期限劳动合同、为企业进口先进环保设备减税的提案,仔细想来这是很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这是她的权利也证明了社会的进步;

人大、政协的代表与委员的身份的性质最终是定位为代言人,由于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其言行必然体现出其所在的利益阶层的想法与利益倾向,在现实的中国,由于改革开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Read more

合同性质的认定与责任分配


                 合同性质的认定与责任分配

    某市的连锁超市为方便顾客与市场推广,开通免费直通购物专车,为开展此项工作,与某车主签订运营协议,约定连锁超市租用车主的客车为顾客提供免费接送服务,在协议执行过程中,客车遭遇交通事故,将行人撞倒,随即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将连锁超市与车主作为共同被告诉到人民法院,两被告为客车运营协议的性质及负担赔偿的问题产生争议。分析以上问题,主要涉及到以...

Read more

职工持股会法律地位分析和立法的思路


职工持股会法律地位分析和立法的思路

   根据<法制日报>的相关报道: 江苏曙光光电有限责任公司数控伺服分厂职工刘海,2002, 扬州曙光光电自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响应号召为新公司的成立入股,并参加经扬州总工会批准成立的职工持股会。在20038月,他申请辞职,经公司研究同意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刘海辞职后,持股会理事会于2003918召开会议,讨论退休及辞职职工的股权问题,并形成如下意见:辞职职工已不是本公司内部职工,根据持股会章程辞职人员原有的股权由持股会自辞职之日起收回,持股会会员资格随之取消;股权收回后的收益为持股会会员享有,收回的股权处...

Read more

私募基金合法化的法律分析


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金融市场中常说的私募基金地下基金,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私募基金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新生力量”在中国股市一派“繁荣”,一路高歌猛进的形式下,逐渐进入许多人的视野,在投资的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呼吁下,其合法化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作为律师,在分析中国现实基础上,对其法律上的问题作出以下分析。

一、私募基金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