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www.actionco.fr)4月24日援引咨询公司Enablon头天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64%的法国企业家认为,在经济竞争方面,中国是最大的威胁。
据悉,上述报告题为《2008年Enablon晴雨表——法国企业家面临的经济危险》,报告作者在今年3—4月间,对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和美国的雇员人数超过500人的302家大型企业的领导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法国企业家当中,把中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人数比例远远高于其它欧洲国家的企业家。例如,西班牙...
作者文章归档:高歌

法媒体相继报道中国网民呼吁抵制家乐福
近几天,法国媒体报道相继报道中国网民呼吁抵制法货和抵制家乐福的情况。法国媒体报道,中国民众因奥运圣火在法传递遇阻,法国高层再三威胁抵制奥运会开幕式,法国运动员企图佩戴支持人权袖标等做法,呼吁中国民众抵制法货和家乐福。法国《世界报》《论坛报》《费加罗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法国电视一台等等都对此做了报道
法国《世界报》4月15日,16日连续刊登长文报道中国民众的反应,《论坛报》4月17日也刊登了相关报道,《费加罗报》4月17日还刊登了该报对法国路易威登集团总裁阿尔诺的专访,《费加罗报》关于阿尔诺访谈录的题目是:&ldqu...
抵制北京奥运谈何容易
法国《挑战》杂志在4月第118期上刊登长篇评论文章,认为最近各种声音呼吁抵制北京奥运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现在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中国拥有1.6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经济学家们分析它还在增加,2008年底有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与北京断交。巴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J-P.贝蒂认为,“西方由于有巨额赤字、内债、房地产危机.....,从未向今天这样依赖于意外的金融好处,我们需要他们的钱”。从美国开始,多亏中国购买了美国财政部的债券,美国才得以发行巨额公债。在2008年...
佐利克:中国经济长期看好
4月9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表示,受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影响,中国股市也受到冲击,中国经济增长也会略微放缓,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增长。
他还表示,当前不断走高的能源和粮食价格对世界许多国家构成了严峻挑战,中国也面临高能源价格的冲击。能源价格上涨将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但中国政府已认识到这一点,并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佐利克强调,目前的高粮价正使一些国家的民众面临饥饿威胁,并使一些发展中...
外媒评美元兑人民币跌破7元大关
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表示(http://chinese.wsj.com),人民币4月9日迎来重要里程碑,美元兑人民币十几年来首次跌破7元大关,北京方面也越来越乐于通过汇率反应出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
当天交易开始时,中国央行将美元/人民币中间价定在人民币6.9920元,低于日前人民币7.0017元的收盘价。中国央行对外汇市场实行严格控制,美元兑人民币可在央行制定的中间价上下波动0.5%。
最近数月来,人民币一直在加速升值,继去年全年兑美元升值7%之后,今年迄今人民币兑美元又已升值4.5%。
文章认为,2005年7月,在国内经济压力和国际呼声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政...
德国专家看好中国股市长期发展
据德网站(www.asiencheck.de)报道,尽管年初中国股市与世界其它股市一样呈震荡走势,德国INVESCO资产管理公司亚洲专家仍认为中国股市前景乐观。短期来看,对全球经济下滑的担忧带来的下跌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从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一直以来良好的基本面数据看,中国股市长期发展仍值得期待。
根据INVESTO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0%。
信息来源:http://www.cniea....
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瑞士新闻”网站4月2日消息:普华永道会计咨询公司发表报告认为,至2025年中国将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报告还预测,包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尼、墨西哥和土耳其在内的7个快速发展国家(E7)的人均购买力是发达国家的一倍,而目前E7国家的平均购买力是G7国家的65%。报告同时指出,投资者不应只专注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金砖四国”,越南、尼日利亚、菲律宾、埃及等新兴国家也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nbs...
东亚经济仍将强劲增长 通胀率令人不安
世界银行最新《东亚经济半年报》说,尽管美国进口增长下滑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增加,但2007年期间和2008年初大多数东亚国家继续保持经济强劲增长,东亚、特别是中国已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极”,构成发达工业经济体增长放缓的一股抗衡力量。
对东亚各国来说,真正的挑战是食品和燃料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胀效应。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下,2008年东亚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将会降低1-2个百分点,降至8.5%左右。但整个地区的总体增长保持健康态势,大...
“中国制造”成本常常高于“欧洲制造”
据奥地利《新闻报》报道,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和德国联邦采购物流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很多欧洲企业忽略了高昂的物流费用,导致从中国进口的成本高于直接在欧洲采购成本。
在奥地利和大多数西欧国家,人们一般认为,中国产品的成品远远低于西欧产品。但这个观点也不总是对的。这项研究表明,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不但比大家预料的低,而且有时甚至相反。欧洲厂家在中国采购的零部件,在生产成本上可以节省10%,但加上物流成本后的总成本常常比在欧洲直接采购高出最多5%。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采购部门的计算偏差,采购部门只考虑工厂交货价格,不考...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全球食品涨价将延续至少10年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30日报道,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A)的初步估计,目前全球食品价格上涨的时期,至少会延续10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造成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油价上涨、粮食储备减少,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食品需求量增加等。
据统计,全球食品价格在2006-2007年间上涨了23%,其中谷物上涨了42%,油上涨了50%,乳制品上涨了80%;共有37个国家发生了食品危机,20个国家采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