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梁文道

学历: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工作简介:17岁起开始投稿生涯,首篇剧评见于 《信报》 文化版,至今其文章仍可见于 《信报》 及 《明报》 的专栏版;1998年起,开始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实验剧场的编、导、演、行为艺术创作及视艺展览策画等;曾为多个文化艺术机构及非政府组织担任董事、主席或顾问之职;曾于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当客席讲师。现职商业一台总监、牛棚书院院长、绿色和平董事、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顾问、凤凰卫视中文台 《铿锵三人行》 及电台节目 《打书钉》 主持。但梁文道也会在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的《头条新闻》做主持,也会在一些研讨中国内政的演讲与在凤凰卫视不一样的言论。 现为《开卷八分钟》主持 商业一台总监梁文道 - 一人分饰数角

酒桌


世界上到底還有哪個地方會像中國這樣。街邊任何一家藥房裏都放了一排防止醉酒和事後解酒的藥呢?我去的地方不多,不敢瞎對比,但我猜這大概不是一個普世皆同的現象。要吃防醉藥,當然是怕喝酒喝到神智不清的地步。既然不想喝得那麼醉,為甚麼不能控制一下自己,少喝一點呢?要吃解酒藥,自然是因為酒精過多頭暈腦脹,肝腎俱傷。既然害怕自己的身體提前報廢,怎就不能不喝?

如今的中國酒文明比諸從前還真是文明了不少,強摟著你逼你灌酒,不喝就要翻臉的情況已經非常罕見了。像我這樣每逢飲宴應酬一坐下來便說不的人,別人不會拿我怎麼樣,(我猜)也不至於傷了誰的感情。有時候人家為表尊重,甚至還會自覺地集體少喝或者乾脆...

Read more

台北书市的没落


二十年前,台北的重慶南路是香港愛書人心目中的聖地,甚至可能是他們去臺灣旅遊的唯一理由。然後誠品開張了,我們刻意在凌晨三點去它的敦南店體會一下讀書不夜天的情調。如今我們仍然會去誠品,並且不時碰上一些特地香港來的明星藝人(奇怪,怎麼我從沒在香港的書店見過他們呢),把它當成一個約友會面的地標,或者景點。可是變化正在發生,台北原是全球華人心目中的書城,但它已經漸漸成為一則久遠的傳說。不是因為北京的興起,而是它自己的腐化崩塌。

今年的台北書展一切都好,入場人數創下新紀錄,全球各地均有華人作家專程趕來,熱鬧得不得了。我佩服主辦者的魄力,臺灣出版業的認真,可是我很驚訝他們居然告訴我:“市面上找不到《...

Read more

电饭煲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很多移民的行李裏頭都有一具電飯煲。對他們來說,電視、音響、冰箱、洗衣機和錄影機通通不是問題,但是電飯煲,美國、澳洲和加拿大會有這種東西嗎?他們實在不敢肯定。儘管親友老早就勸過他們不必擔心,就算老外的主食不是米飯,你也還是能在彼邦的市場上找到電飯煲的。千里迢迢帶去一個可能要換壓的電器,這是何苦呢?

可他們不管,仍然固執地抱著一個飯煲上飛機,不能讓它連著其他物品打包海運,是因為他們很擔心身在異國的第一個晚上就吃不到米飯。

由此可見,我們中國人真是一個吃飯的民族。工作可以在海外,求學可以在異鄉,語言風俗也都能入鄉隨俗漸漸洋化,惟獨腸胃,雖有萬里之隔,依舊緊緊地...

Read more

大快人心


大快人心就一定是個好東西嗎?當我們使用這個詞去形容某些政策時,有否想過其實是多麼地含糊,它也許可以用來稱讚一項德政,但它不一定能夠用來描述好的政治。民粹主義在政治學裏是個汙名化了的概念,雖然它能在一些特定時刻推動民主化的過程,但大部分人都很鄙視它,一提到它就會想起希特拉和墨索裏尼。可是千萬不要誤會,以為它只專屬於獨裁威權政府。不,即便是實行代議民主的國家,同樣會變成民粹主義的沃土,例如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搞的那一套,就被一些左翼學者斥之為“威權式的民粹主義”。又如拉丁美洲有不少國家雖然具備形式上的民主普選政府,但它們一樣有長遠的民粹傳統,而且甚麼立場都有。前幾年出一批人大談自由...

Read more

地震后 读书人应该做些什么?


  梁文道:今天录这集节目的时候,正好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二天,我过去一直以为自己每天都一定要看点书,哪一天如果不看书的话就很不舒服,但过去的这一个多礼拜,大概是我最近这几十年来,第一次整整一个星期看不下去书。这时候就特别想到底读书的作用在哪里?读书人又应该做些什么事儿?

  我有一些写作的朋友,他们这几天就发一些电邮给我,就说你看,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时候还讲读书、还看书或者还写作,意义在什么地方呢?我就突然想起来一个跟这回的地震很有关系的、在西方思想史上面很重要的一个寓言,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经过好几次的转变、变形。为什么它会跟我们中国的地震有关呢?您且先听我说来。

  在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