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邹啸鸣

一言难尽

和平崛起谨防国家机会主义


和平崛起谨防国家机会主义
                  邹啸鸣[原创首发真名网]

2005413
  
  抵制日货就象流行性感冒一样,隔段时间就在中华大地上发烧一次。如此措辞肯定将令某些人不愉快,因为要让这些人退烧,就必须让这些人知道自己了,需要吃药或打针。
  
  热血沸腾,参与抵制的行为,基本是无须,无暇经过思考就得出的关于屁股的选...

Read more

“专家”越忙 房价越涨


“专家”越忙    房价越涨
  
  作者:邹啸鸣
  2006年5月23日
  
  
  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5月20日播出“建设部官员称房地产市场存在四大问题”,指出:一、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二、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16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套均建筑面积高于120平方米,套型、价格结构问题和区域性结构问题与普通居民家庭的合理住房需求不相适应;三、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虚假宣传、囤积土地、捂盘惜售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四、一些中心城市外来人员购房比例较大。
  
  该官员的判断,不知道是代表建设部呢还是代...

Read more

“世界为中国打工”与你何益?


“世界为中国打工”与你何益?
  
  作者:邹啸鸣
  2006年3月24日
  
  
  拙文“谁说中国不能为世界打工”的文章在《经济观察报》发表以后,搜狐、天涯等大型知名网站给予了转载。从读者反应来看,反对者居多。反对的意见中,最值得答复的是,有网友强烈质疑,凭什么我就那么没有气节,凭什么世界就不能为中国打工?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值得理性分析。
  
  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 中国开始了“为世界打工”的历程,也开启了“世界为中国打工”的历程。这其实完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问题是你仅仅注意到了其中的...

Read more

薛涌错的离谱


薛涌错的离谱
  
  作者:邹啸鸣
  
  
  
  《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是薛涌先生的新书的书名,也是他为推销自己的新书进行吆喝的文章标题。这个标题比较的煽情,在一个比较习惯感性思维的国度,如此煽情的标题也许将给书的销量提供支持。但这显然不象一个严肃的学者的治学态度,更象政治家获得选票的方式。
  
  从标题开始就错的离谱,因为违背了经济学的最基本的道理。实际上每个开放的国家都在努力提高自己“为世界打工”的比例,都在参与“世界分工”。而且事实上中国吸引外资的数量从来就没有超越过美国,所以,薛涌先生所要强烈批评的自由主义大本营在美国,如果他对自...

Read more

穷人“凭什么”分享GDP?



穷人“凭什么”分享GDP?

作者:邹啸鸣

2005年11月10日


  最近总有些动人的口号,感动了中国。其中就包括“让穷人分享GDP!”。我的疑问很简单:穷人“凭什么”分享GDP?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也基本上相当于国民收入。减去折旧各种税收以后,就是国民可支配收入。税收是政府部门的收入,税收越高,国民的可支配收入就越少。我们国家近年来,税收上升的速度基本上都在20%以上。也就是说:政府部门是GDP上升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在跟穷人争夺GDP。

  每个国民要“分享”属于自己的那份国民收入,凭借的...

Read more

孙大午非法集资案可以“多赢”解决



孙大午非法集资案可以“多赢”解决
  
  ● 邹啸鸣
   
  
   孙大午“非法集资”案已经发生了将近半年,还没有开庭审判,作为关注此案的一个毕业于金融学专业的笔者,我关心的是这个案件如何处理才能对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产生正面的影响问题。因为我相信当地政府如此慎重地通过法律程序提出孙大午的非法集资问题,肯定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于未然。处理的结果也应该是既达到了防范了金融风险的目的,又可以开拓当地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那么这样的结果才是“多赢”。
  
   一、按照现有法律进行判决会导致“多亏R...

Read more

两个傻子:年广久与孙大午



两个傻子:年广久与孙大午
  
  
  邹啸鸣
  2003年7月15日
  
  
  
  
  
   “傻子瓜子年广久”作为一种现象,这两年已经降温了,媒体也不关注了,百姓也不感兴趣了,为什么?因为年广久的行为和现象已经成了社会的“异态”演变为“常态”。但是,“傻子瓜子年广久”的意义却并没有多少人进行总结。直到出现了“傻子孙大午”现象以后,我认为很有必要分析“傻子”年广久的社会学和经济学上的深刻意义。
  
   1、“投机倒把”不...

Read more

审计风暴:撩开“国家利益”的神秘面纱



审计风暴:撩开“国家利益”的神秘面纱
  
  
  --------------------------------------------------------------------------------
  
  中国思维网 www.chinathink.net 2004年7月22日 阅读数: 592 摘自:中国政治学
  
  
  
  
   最近一个星期,中国互联网上的最惹眼的关键词是“审计”。据说国家审计署李金华署长最近掀起的“审计风暴”已经让不少官家对之胆战心惊。其实去年此时,李暑长已经掀起了̶...

Read more

我只养你到18岁,你养我到多少岁?


      时间:2002年10月28日
  
  看了吴碧雯的《我只养你到18岁》一文,我很有感触:既佩服文中老周的“逼铁成钢”的精神,又为这篇文章中反映出来的思维误区感觉担心。我想从一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抛砖引玉。
  
  孩子:谁为你作主?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是问题,在我们中国,从来,家长从来就“天生”是自己的孩子的“主人”。所以孩子将来走什么路,基本是由自己的父母“包办”了。原因很简单:这孩子是我生的。其实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初生...

Read more

人之初 性本私



    对于经济学已经毕业了的人来说,我无非说了句“正确的废话”。但是我认为:这句“正确的废话”在中国语境下意义却很重大:首先,它基本上是理解市场经济的钥匙,其次,它肯定是纠正我们思维误区的一个拐点。我知道有不少人不愿意认同我的这个观点,他们宁愿让自己“性本私”也要让别人“性本善”。
  
   有了孩子以后,他自然就成了我观察“人之初”的对象了。
  
   我也教他:有了苹果什么的,要给叔叔、阿姨吃。他居然摇头!而且态度坚决,不容商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