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邹啸鸣

一言难尽

中国“打假”史


中国“打假”史


文:邹啸鸣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革命开始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市场经济中的“迂回生产”的特征于是也开始表现突出。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呈现指数式增长,“假冒伪劣”现象也随即逐渐泛滥成灾,人们发现:消费者是上帝,但上帝经常被欺骗。“打假”的需求刺激了“打假”的供给,由此导致中国 “打假”的制度上的演变。最近国家质检总局一司长因为涉及腐败而跳楼身亡,紧接着河...

Read more

晶报:《再谈短缺与道德》




  • 晶报:《再谈短缺与道德》

    文/邹啸鸣

        我上周的专栏文章《道德不解决座位短缺难题》刊载以后,有人写了篇批驳文章,质疑《乘车公德问题是否能靠增加座位解决?》,此文上网时还配了一幅图片——两个热恋中的小年轻宁愿空着座位,也要拥抱在一起。看起来,这位作者更愿意做一个道德家提倡公德,而我更关注改善制度刺激座位增加。


        目前,各大城...

Read more

道德不解决座位短缺难题


 

 

 
道德不解决座位短缺难题


作者:邹啸鸣 08年1月3日

2008年01月03日    晶报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南京两大学生公交车上“拍照”逼人让座》。先上车的许女士坐在了老弱病残专座上,还把行李包放在后面一个座位,为朋友占位。大学生徐某上车后也坐了一个座位,但徐某的另一同学朱某发现上车后已没了...

Read more

官员不要做房价下降的阻力军


  

  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写过一本书叫《经济解释》,其中有句话是至理名言:(经济学者)“只有搞对了解释,才有可能提出正确的建议”。而我们房价调控政策却从来不顾房价上升的经济解释,强调的是参与调控的部门很多,将房价调下来的决心很强、政策出台很密、铁腕很铁。如果咬牙切齿的程度可以决定房价下降的速度,那么《经济解释》就可以拿去点烟。

  98年房改至今,不过短短九年,但造出的房子的数量和质量都是98年以前不可想象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有了质的飞跃。期间伴随了房价的飑升,于是市场就出现了由农民供应的所谓的“小产权房”。穷人对此趋之...

Read more

税是一种交易


 

一、年入12万,光荣

 

媒体报道称,年所得12万元以上者多数人未主动申报,一些地方的实际申报人数与税务机关掌握的应申报人数有较大差距。比如有税务专家根据长期观察分析后认定,全国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已为2000多万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建立了纳税档案,估计其中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人数为600-700万人。如果以该数字为基准,最后实际申报人数可能仅占应申报人数的1/5左右。

 

为此,有些地方的税务官员提醒这些光荣的纳税人注意:“自行纳税申报不应心存侥幸”,而且具体指出了《税收征管法》、《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

Read more

要用实际行动去支持易宪容


  这两天有个新闻成为各网站重点关注的焦点:易宪容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上下班了。支持他“学术自由”者据多。理由是“他为贫民说话”。有的媒体则痛惜“失去了一个吸引注意力的好题材”。在我看来,这些评价大多不着边际。

  社科院同意他辞去所长职位,是基于“我们这里(社科院)不允许不经论证,没有根据就发表言论”。李扬同志评价的标准是经济学的基本标准——实证主义。这也是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中国社科院能被称为科学院而不是道德院的原因之一。
...

Read more

侧评邓公“三论”


侧评邓公“三论”

 

/邹啸鸣

 

邓小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近来互联网开始了对他的十周年纪念潮,完全出于网友自发,而不是上级布置的任务,这与当年北大师生在游行的时候打出“小平您好”的标语一样。

 

邓公的理论,我觉得最值得回味的,是“猫论”、“摸论”和“富论”:

 

“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简称“猫论”。据说最早是出自62年“七千人大会...

Read more

税的三种逻辑


税的三种逻辑 
 
 2006年12月24日 04:43 经济观察报
 
  邹啸鸣 大学教师

  《伊索寓言》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小故事里面蕴涵着大智慧。“狐狸分肉”就是值得挖掘的一篇。

  话说两条小狗几乎同时拣到一块肉,于是互相扯着这块肉声明属于自己。恰巧狐狸路过,大义凛然地提出帮它们“公平地分肉”。二者当然欣然同意。狐狸就将肉一分为二,左边一块明显大点,右边一块明显小点。于是右边的那位不乐意了,要求“公平”。狐狸只好应邀从左边那块咬些下来。右边的却显得“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