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郑拓

基金经理,CFA,美国芝加哥大学MBA。13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历任黑龙江省进出口公司业务代表、君安证券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广达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经理、贝尔德投资银行分析师、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和基金经理。曾于2005年4月至2006年9月担任海富通精选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于2005年8月至2007年3月担任海富通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于2006年5月至2006年9月担任海富通强化回报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担任海富通风格优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07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经本基金管理人公告自2007年7月4日起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

我们还需要一点耐心


如果想看清楚中国经济未来两到三年的趋势,就要先看看本轮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1.  税制改革,分灶吃饭。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分税制改革,大的稳定的税种归中央财政,其它税种归地方。如此做法一方面奠定了中央财政连年高增长的基础,另一方面,政府有了足够的财力进行国有企业,特别是银行业的改革,进行不良资产剥离和注资。于是,国有企业逐步垄断了重工业和上游的资源性行业,而银行体系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并成为了中国重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助推器。然而,其中的负作用是,地方财政上财权事权不匹配,而且银行系统内资本金的大量注入和海外上市等间接加重了国内流...

Read more

有技巧的风险承受者


普通投资者惧怕风险,因为风险意味着可能的损失;职业投资者则认为,风险这枚硬币应该有两面,损失的另一面是机会。

 

风险究竟是什么?风险就是不确定性,不管事情有多坏,只要投资者确定地知道会坏到什么程度以及大概时间,就可以根据相关的假设计算资产的现值或价格,风险也就逐渐可以控制了。对未来的确定性越高,则风险越小。这也就是股票市场的预见能力。而对于未来确定性的认知水平,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业投资人承担风险的技巧。从国外市场的数据看,股票指数总是领先于GDP和企业盈利见底,道理即在于此。

 

那么投资者什么时候应该主动承担风险?什么时候应该尽量规避风险?大概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问...

Read more

预期与股票价格


哪些因素导致经济周期性的波动?

 

这是个从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到马克思主义学者,到奥地利学派,以及凯恩斯和货币主义等现代经济学家一直试图解释并找出应对之策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的种种观察、统计归纳、数理分析和学术纷争,将经济学不断向前推进。上世纪60年代,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普及和推广,使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可能已经成为历史。也许对此唯一心存疑虑的就是凯恩斯本人。凯恩斯认为,如果你有一个思想,即使仍需完善,也要公之于众以启迪他人。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他本人则对此有所保留。有趣的是,凯恩斯在出席一次...

Read more

两会感言:机遇大于挑战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各国经济发展潜力和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索洛发展模型。其主要思想是探讨资本存量,储蓄率和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一个经济体如果具有低资本存量和高储蓄率的特征,那么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以较高的速度发展。较低的资本存量导致每年的折旧小于新增资本形成,而高储蓄率为新增资本的大量形成创造了条件。比如,索洛经济发展模型在解释上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西德和日本的经济奇迹时,发现这种发展速度完全可以用模型来阐释。如果说一定有奇迹的话,那也是索洛模型所蕴含的数学之美。

 

当然,索洛模型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即这个模型仅仅反映了物质资本存量的边际效应,对于...

Read more

对影响当前投资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1.       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是不是能够刺激经济的复苏?经济会不会出现反复?

 

对于政府投资能够拉动经济,进而刺激经济复苏,争议颇多。其根源还在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投资会抬高市场利率,进而挤出私人投资。但新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发展中国家,政府投资的增加会拉动私人投资,不存在所谓的“挤出效应”。我们会看到,私人投资会在政府大量投入的基础上,增长速度逐渐升温。至于经济会不会出现反复,要看怎么定义反复。如果定义为经济会二次见底或者是创新低,我看基本没有可能,至少资本市场和各种经济指标没有告诉我存在这样...

Read more

对近阶段政策背景的解读和投资方法的讨论


下文是我最近在和讯网做的一次访谈的整理内容.文章代表了我对于市场的最新观点。希望对于投资者能有所启发。

 

和讯网:郑总,首先我想从近期的热点谈起,因为最近政策上的变动比较大,尤其昨天央行颁布了新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政策。之前也有上调央票政策的出台,您认为这些政策出台对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最近政策制订者会有这些一系列新政策出台呢?

  郑拓:如果想看清楚中国政府一系列政策出台大背景的话。我觉得有必要对中国政府在过去1-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做一个回顾。我们知道2008年全球陷入金融危机当中,中国也没有幸免,整个GDP下降很快,很多领域的需求消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政府要恢...

Read more

风格转换的阵痛


今日市场的下跌,与7月29日的下跌颇为相似,位置也比较接近,市场因此就有了恐慌的情绪。

 

根据种种证据,我们判断,此次市场的下跌仅仅是上升途中的调整,剧烈波动的背后因素可能就是大小盘风格的转换。

 

观察2006年以来A股市场几次风格轮换,基本上伴随着市场的剧烈震荡:

 

1.2006年7月,小盘股风格转化为大盘股风格,市场在1550-1750间震荡,之后上升。

2.2007年1月,大盘股风格转化为小盘股风格,市场在2500-3000点间震荡,之后上升。

3.2007年5月,小盘股风格转化为大盘股风格,市场在3400-4300间震荡,之后上升。

4.200...

Read more

2010年股票投资展望


2010年的A股市场,会是一个怎样的市场?2010年的股票指数平均在什么水平?

 

一个简单的公式:市盈率等于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那么,股票价格就等于市盈率乘以每股收益。所以,我们从明年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和可能的市盈率水平来看这个问题。

 

根据我们建立的自上而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来分析,明年的A股市场,保守估计,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增长率高于35%。这个增长率高于目前国内主要卖方研究机构的预测,即24-28%之间。这个差距部分原因是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比如卖方的预测是自下而上预估单个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并加以汇总。而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首先预估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然后利...

Read more

转折的十月


数据来源:上海好望角投资

 

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多种多样,各种不同力量交互影响的结果,使得股票市场和趋势较为清晰的商品市场相比,波动更加复杂多变。

 

如果我们考察时间这个维度,就会发现很多不同的波动周期。这些周期背后的原因包括经济本身的周期性,也包括投资者心理上的周期性波动,还包括某些特定的季节性因素。其中,很多季节性的波动特征尤其有趣。比如,考察美国股票市场过去几十年的表现,人们就发现了一些模式季节性的一再重复,包括我们所熟知的“一月效应”和“黑色星期一”。一月效应是指如果每年一月份的头五天,市场上升,则全年市场很可能是上升的。这个规律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多次出现。而...

Read more

“做对”比“看对”更重要


今年的股票市场,用一个词形容最贴切:出乎意料。年初,几乎没有人想到仅仅用半年的时间,市场就可以达到3400以上的高度;也很少有人想到,进入8月份,市场能够在短短的12个工作日,狂跌700点。

 

暴跌前,市场已显征兆。7月29日的带量大阴线,预示着市场对于负面消息已经相当的敏感。而如果仔细分析宏观经济方面的变化,则对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新解释和动态微调的预期,使支持市场的信心基础开始松动。此前支持市场不断上涨的重要心理因素就是对于过度宽松流动性的预期,如果这种预期开始发生变化,则投资者的心理也需要调整。7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低于预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另外,8月初上证指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