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军宁

199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为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研究员,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作为年轻一代政治学者的领军人物,刘军宁策划了《公共论丛》、《民主译丛》、《公共译丛》、《政治思潮丛书》,著有《民主、共和、宪政》、《权力现象》和《保守主义》等著作。

从宪政看听证


从宪政看听证 说说自来水涨价

刘军宁

最近关于水价听证的事,不仅十分密集,而且沸沸扬扬。以上个月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例:

12月8日,哈尔滨水价听证会闹出“怒砸矿泉水瓶”事件。退休教师刘天晓坚决反对涨价,但却得不到发言的机会。情急之下,他朝大会主持人扔了矿泉水瓶。

  12月16日,北京市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举行,听证会的焦点不在于涨不涨价,而是涨价方式是“一年到位”还是“分三年逐步调整”。

  12月18日,济南市召开水价听证会。听证代...

Read more

古代政治与现代政治的分野


古代政治与现代政治的分野

刘军宁

政治也许是人类事务中最扑朔迷离、最令人难以琢磨的,又与每个人的利害攸关的现象之一。“政治是一个幻觉的舞台,粗心的观察者看不出它的底细。”作一个细心的观察者,把观察到的底细公之于众,便是政治学家们所从事的行当。观察得越细心,钻研到的底细越富有启发性,该政治学家的造诣也就越高。

过去,对政治的研究通常所作的都是横向的截面剖析,很少有对政治的演进作历史的、动态的理论分析...

Read more

国进民退侵犯私有财产权


  第一,国进民退解决了什么问题,带来了什么问题?

  国进民退的确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国进民退的流行满足了留恋计划经济、痛恨市场经济的人的政治心理。借助国进民退,他们可以梦中回到计划经济与国有制的“乌有之乡”。如果市场化改革变成了新一轮的1956年式的国有化运动,那么,国进民退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中国将回到从前,昨日将重来。

  第二,国进民退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不是有违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初衷?

  我想基于我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觉得在中国国进民退的确是一个政治上的必然。近几年来,我们听到分贝越来越高的反市场、反私营经济的声音。相关的政策也紧锣密鼓,...

Read more

行业标准缘何刻舟求剑?


行业标准缘何刻舟求剑?

说说目前的电动车之争

刘军宁

最近,某地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强势行业被授予确定弱势行业产品边界的权力。于是,非机动车协会率先颁布了行业标准:从今以后,不论是人是车,只要百米速度快过30秒都被划入非机动车的范畴,且不能走人行道。标准还要求对全体国民和非机动车进行每年一次的速度测试,所有费用,一切自理...

Read more

保守主义的发生学


  在当今海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保守主义的著作中讨论保守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的内容随处可见,但是探究保守主义发生的一般原理、前提条件和内外部环境的内容却难以寻觅。而研究保守主义的发生原理对于理解保守主义的形成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却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从内部环境来看,保守主义的产生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1、认同自由的、现实主义的历史文化传统。如认同渐进、性情温厚、注重经验、讲究实际、拒斥激进、厌恶空想、反对暴力的国民性格。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越有利于自由,这个国家中保守主义的思想和运动就越强大,因为在这样的国家,保守自由与保守传统是高度一致的。换句话说,只有在一个排斥激进的自...

Read more

警惕权力哲学的知识保镖


警惕权力哲学的知识保镖

刘军宁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且只有两种政治哲学:自由哲学与权力哲学。或是人们自由地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生活,同时尊重别人的同等权利,或是有人强迫他人做不愿意的事情。这是新近出版的《古典自由主义》一书对各色各样的政治哲学所作的分类。


该书还告诉我们,权力哲学曾以各种面目出现:个人独裁(Caesarism)、东方专制主义、神权政治、社群主义、法西斯主义、君主政治、国家社会主义、阶级专政。它们在名称上各不相同,以至于掩盖了本质上的相似之处。自由哲学也曾有各个不同的名字,但是它们的捍卫者的思路是一样的:尊重个人权利的尊重,承认每个人是自主的,抵制那些用暴力手...

Read more

国进民退的宪法基础


  国进民退的宪法基础

  刘军宁

  浙商写信给中央政府反对“被国有化”进一步了加强了各界对国进民退的聚焦。今年4月,山西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将全省登记在册的2840多座煤矿收归国有。10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等12部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的通知》,要求在2010年继续推行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伴随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航空、钢铁、房地产、煤炭以及交通等多个领域也再次出现了经济资源向国有企业集中回流的现象。国进民退不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活动,而是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Read more

从巴士底狱到柏林墙


  从巴士底狱到柏林墙

  写在拆除柏林墙20周年之际

  刘军宁

  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该发生的事终究要发生,而且总是会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这句话用在柏林墙的命运上最恰当不过。距今二十年前的11月9日,随着风雨飘摇的东德政府辞职下台,柏林墙失去了最后的存在理由。东西柏林人随即抄起大锤镐头拆毁了挡在他们中间达28年的柏林墙。

  1961年8月12日午夜过后半小时,黑暗无人的大街上警笛狂鸣。头戴钢盔的东柏林军警乘卡车奔向东西柏林间的主要通道。士兵从车上卸下木马、铁丝网、水泥桩柱、石块、镐头、铁锹。4小时后日出之时,墙基已经形成了。建成后的柏林墙高度约5米...

Read more

重税将加剧官民冲突


  重税将加剧官民冲突

  刘军宁

  近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表示,相关行政部门正在研究物业税方案,并将择日开征。这个《意见》还透露,国务院将加快出台《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用行政权力来改变国民收入分配。很显然,在经济危机给土地财政带来的重大压力之下,政府试图加大从民间汲取财富的力度。政府财税部门还一直在等待时机给物业税、遗产税、资本利得税、奢侈品消费税、环境税、赠与税等颁发出生证。一串长长的新税种正在排队等待光临纳税人。相关部门的体制内专家也分别对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扩大与加强税收...

Read more

天堂茶话 为什么侯王不是天下的道德楷模?


孔子:聃公啊,您向来主张“不作之为”和“不言之教”。可是,不言之教也还是要教的啊?既要教,又要不言,似乎是很难做到的。其实,我也是主张身教胜于言传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率以政,孰敢不正?所以,我认为理想的统治者应该自觉成为道德的楷模,起码应该在行动上是楷模。


老子:我见到楷模、样板、模范之类字眼时的感受,就像你见到八佾舞于庭。仅靠统治者的自觉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这样的自觉也很难出现。关键不在于统治者是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而是在于好的制度与制度保障,从而能够自动启动赶走流氓政客。再说,有权的人凭什么就立样板,当楷模,树模范?你先说说,要是你有权号召,你号召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