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军宁

199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为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研究员,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作为年轻一代政治学者的领军人物,刘军宁策划了《公共论丛》、《民主译丛》、《公共译丛》、《政治思潮丛书》,著有《民主、共和、宪政》、《权力现象》和《保守主义》等著作。

宪法是防范谁的?


兼论为何公民的义务不能写入宪法



宪法教科书中对宪法分类多种多样,有刚性宪法、柔性宪法之分;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之分;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之分;也有资产阶级宪法、社会主义宪法之分等等。若要我来对宪法进行分类,我看世界上的宪法只有两大类:一类宪法是人民束缚统治者的锁链,另一类宪法是统治者束缚人民的锁链。



在宪政国家,宪法是人民束缚统治者的锁链。在专制国家,宪法是统治者束缚人民的锁链。在宪政国家,宪法是人民的大法,是人民用来束缚政府权力和统治者的大法。在专制国家,宪法是国家的大法,是统治者的大法,是统治者用国家机器束缚人民的大法。那么,区分这两类的宪法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要看,宪法把权利授...

Read more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互不相干吗?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争论不休的话题。赞成或反对两者之间有因果关联的人士都大量列举了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和例证。而联系到中国的个案及其最近的发展,双方都变得更加振振有辞,谁也不发说服对方。结果,是双方处于焦灼状态。



其中,一派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市场经济未必能够带来民主政治。有极端者断定,市场经济妨碍民主政治,还有人认为,权力垄断型发展模式将取代自由民主。结合到中国,中国经济发展并非像预期的那样政治民主化。财富与权力结合起来的策略加强了执政的合法性,同时也阻止了经济发展促进政治民主化的转变。中国的以经济发展替代民主化的模式...

Read more

从纳税人的立场看审计风暴


近年来,中国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政府预算执行的审计力度。每年的审计工作也被称之为“审计风暴”。近日,中国国家审计署又公布了2007年度审计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央部门存在数百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使用问题。这个报告还查出13个省区挪用2.58亿元救灾资金。一些地方部门将这些资金用于弥补行政经费和建设办公楼等方面。此外,这次审计还在全国133个城市发现20亿元住房公积金被不当挪用;另有22亿元属于不当贷款。仅从这审计结果就可以看到纳税人税款被盗用的冰山一角。
国家的审计工作与每个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历史上,审计制度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以及私有财产权和纳税人是同时代的产物。国家税收权必须...

Read more

国人,会因奥运而变吗?


100多年前,美国人明恩溥在《中国人的素质》一书中,毫不留情地揭露了长在我们民族头上或身上的“癞疮疤”:其中包括缺乏公共精神、缺乏同情、漠视时间、漠视精确等。100多年后的今天,“人的现代化”这一命题仍未能实现,明恩溥提到的问题依然存在。
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中国向世界证明自己是一个体育强国,并得以展示其迅速崛起的实力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次中国人全面接触世界的良机,能够给予每一个独立的中国人,以学习并自省的空间和理由。中国的人民,能否适时地借助于这一杠杆,深刻反省自身的问题,将现代文明的素质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而转变成合格的现代公民,是更加值得我们关注和...

Read more

修墓,还是裸奔?探寻奥运背后的人文精神


修墓,还是裸奔?探寻奥运背后的人文精神


刘军宁



说奥运的人文精神,其实是在说奥运的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宣扬的一种新的世界观。作为个体,人的向前与向上是没有止境的。人文主义者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利益、需要及创造个性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竭力强调和颂扬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



为什么在古希腊雅典?
最近,在奥运大幕拉开之际,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 “公平的竞争:古希腊的竞技精神”展览,把我们带回到古希腊雅典奥运的那些久远的年代、激烈的场景。
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的渊源,在中国几乎尽人皆知。2004年8月13日,...

Read more

从地权看政权


在中国,随着近几年来对财产权的讨论日益深入,财产权越来越被看作是属于公民个人的一项根本权利,财产权的各种社会功能以及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关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公民个人的财产权的保障程度与国家的富强及个人的自由之间的正相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明。很显然,截然不同的政体,与其相适应的财产制度一定也截然不同,对私有财产权的承认与保障程度也一定截然不同。这只是一个一般性的观察。财产的内容多种多样。其中一些财产的权利可能与政体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关系不大。例如,对拥有牙膏作为财产的权利在大多数政体下事实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尊重与保障。然而,不同政体对地权的态度就大相径庭了。地权在一些政体下得到了...

Read more

刘军宁:中国如何走向真正的问责制?


自2003年非典时期两位政府高官因未能恪尽职责而去职以来,问责制度开始在中国露出一角。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又有多位官员因失职而丢掉原有职务。可以预见,如果能够走向健全成熟并能在制度上加以配套,问责制度将继党内民主和村民选举而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新看点。


问责误区


但是,在中国,要求发展出一套真正的问责制度,首先必须对问责制度有深入的了解。在目前的讨论中,对问责制度还有不少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把问责制度简单等同于引咎辞职。其实,引咎辞职仅仅是问责制度的一个方面,问责制度的内容不止于此。也不能把问责制度仅仅理解为责任追究制度,问责制度的确涉及到追究责任,但又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上级追究下级的责任。就...

Read more

平等只能从自由的角度来理解


与财产相关的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内容。与财产相关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环节:财产的创造与财产的分配。因此,讨论财产权离不开分配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分饼的经验。其中有一个显眼的道理:若是有甲乙两人分食一块饼,甲方分到的份额多,乙方分到的份额就少,反之亦然。但还有另一个不显眼的道理:若饼的大小及参加分饼的人数都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不只是甲乙两方,则甲方多吃一口未必意味着乙方一定少吃一口。


人类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涉及分配方面的事情就很像分饼。若要用饼来比喻,一个社会中至少有两块大饼:政治生活领域中的权力之饼与经济生活领域中的财富之饼。不同体制之间的差异往往表现在对这两块饼的不同分配方...

Read more

什么样的制度阻止了地方发行公债?


案:最近关于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议题再次浮现,特此重贴,本人在四年写的一篇文章,一表达笔者的立场。


地方政府是否有权发债?持不同的政治哲学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视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家长制政体为理想模式的人士通常反对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这种政体理论背后的假定是中央政府是全国的大家长,地方政府是从中央政府派生出来的。地方政府官员和民众,就像未成年人一样,没有责任能力、不知自己的利益在那儿,不知如何照看自己的利益。因此中央政府有必要替地方政府和民众全面着想,全国一盘棋,从严控制地方财政,就像家长控制少儿的钱袋一样。在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制中,各级政府在政治责任上对上不对下,不对辖区民众负责,权力不受...

Read more

“幸灾乐祸”的政治学:嫉妒


嫉妒(envy)是人类社会中没有国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本应流行于地狱,却蔓延于人间,这是因为人生来就是一种有嫉妒心的动物。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但凡别人有比自己强的,不论是品德、容貌、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嫉妒者就眼红心恨,感到“心里不平衡”。嫉妒者在别人遭受不幸时感到快乐,在别人快乐时心怀嫉恨。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把嫉妒定义为“由于见到他人幸福所引起的悲伤”。
  嫉妒要为历史中的或传说中的许多重大事件负责。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之战,圣经中的该隐杀弟,雅各逃亡,约瑟被奴,摩西离乡,亚伦靠边,扫罗和大卫相战,无不有嫉妒在其中作祟。撒但之所以不得入天堂,就是因为他犯了嫉妒上帝的罪。中国的宫廷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