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宇东

杨宇东,资深传媒人和研究者,长期从事中国企业报道和研究。 自1993年起历任上海证券报记者、公司部主任、采访部主任、编委、新闻总监,现任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 著有《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等论著。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系列调查报告”策划人,先后主持策划中国首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调查报告”、“中国信托业调查报告”、“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调查报告”、“上市公司购并调查报告”。

市场底部取决于管理层调控力度


  •  
     

               市场底部取决于管理层调控力度

  • 接二连三的再融资方案已经彻底击溃了股市多方的防线,上证指数昨日创出本轮调整新低。

    我们都知道,股市有着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直接融资相比较于间接融资,更市场化,效率更高。融资也是企业上市的一大基本诉求,如果成本高于间接融资,也没有企业愿意上市了。但我们的股市为什么就承受不了呢?问题首先还是在于一个度——平安计划增发融资1200亿,而去年96家中小板公司合计募集资金不过3...

Read more

中国逐渐执掌“金融核威慑”主动权


 

                    中国逐渐执掌“金融核威慑”主动权

    今天见报的一则新闻很值得细细品味: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美国国务卿赖斯时表示,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这一表态蕴含着多重深刻意味。

    随着冷战结束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兴...

Read more

B股:中国股市最后一块价值洼地


 

                    B股:中国股市最后一块价值洼地

  昨天,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回答记者今年是否将考虑允许B股公司再融资的问题时说:“再融资问题,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其实现在只有纯B股公司的再融资问题还没有解决,其他的都已经解决了。”

    上证B指今日开盘后迅速冲高,虽然最终因A股跳水而微跌0....

Read more

范副主席说错了两句话


 

 

 

    中国股市连日暴跌,市场哀鸿遍野。统计显示,自去年10月16日以来,上证综指已从最高点跌去34.81%,成为世界股市跌幅之最。在此背景下,股市成为中国“两会”热门话题,代表委员纷纷各抒己见,身为政协委员的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自然成为媒体追逐焦点。证监会官员向来低调示人,但范副主席一改此风,连续几日高调回应,连篇讲话连续几日占据报章头条。遗憾的是,当我逐字逐句细细理解主席讲话含义之时,并没有像地道战中的游击队长高全宝那样,读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一时豁然开朗,反而是越来越迷惑。副主席讲话...

Read more

在3500点坚持还是放弃?


    在最近10个交易日里,A股雪崩式的走势考验着所有投资人的神经,也动摇了很多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人的信念:那些被看好的公司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公司的基本面根本没有发生任何逆转,股价暴跌有什么理由?

    面对着无数的询问,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只要你还是信奉价值投资,就坚持下去,因为价值投资的最大回报来自于时间,而不是短期内股票的价差。如果你的内心承受不住这种煎熬,那还是趁早放弃为好!不要被一种自己无法坚持的信念所挟持,在市场的剧烈震荡中惶惶不可终日。

    坚持者无需自扰,忽略波动是其操作...

Read more

在熊市里要讲的故事


    最近持续数周的暴跌已经使投资人基本处于绝望的心境之中,此前还有不少救市的呼声,还有人在期待着一连串的利好和一次像样的反弹,但随着期待的不断落空,呼声也渐渐地平淡下来,大家一起看着指数以一天一、二百点的速度坠落下来,无言以对。
    很多重仓的朋友非常焦虑,问我该怎么办,这些天里我反复地跟他们讲同一个故事:
    那是2005年10月中旬的时候,股市受股改启动的刺激,涨了200多点,但到1200点附近又掉头向下,回到1100点附近,市场对股改的前景并无信心,人气十分低迷,每天的成交量不过80亿...

Read more

一个丧失了融资功能的市场意味着什么


 

    股指在今天创出了3284的新低,是否应该救市的争论也是此起彼伏,争论主要分成两派,一派是“市场派”,认为市场不应人为干预;一派是“干预派”,认为中国股市“政策市”特征明显,不能只是在高点时人为打压,而在暴跌时有关部门毫无作为。

    救市争论有个重要前提是当前股指是否合理,其实这是一个永远也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市盈率也罢、市净率也罢、PEG也罢、市场的各种技术指标也罢,都不是绝对标准。因为对一个公司股价的判断,主客观因素并存,横看成...

Read more

底是磨出来的


    市场为什么会暴跌?
    我们都知道,决定一支股票长期价格走势的是公司的基本面,而决定其短期走势的是短期内公司业绩的波动和投资者对整个股市阶段性走势的预期。股票价格反映的其实不是公司的现在,而是公司的未来价值,也正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价值判断上的差异才形成了交易。
    这次股市疾风骤雨式的暴跌,根本的原因是大部分公司股价被高估才导致的。而雪上加霜的是紧缩的经济政策,这导致上市公司在股价高估的同时又遭遇盈利预期恶化。但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在当前3000点指数条件下,A股股价是否还被高估?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