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宇东

杨宇东,资深传媒人和研究者,长期从事中国企业报道和研究。 自1993年起历任上海证券报记者、公司部主任、采访部主任、编委、新闻总监,现任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 著有《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等论著。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系列调查报告”策划人,先后主持策划中国首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调查报告”、“中国信托业调查报告”、“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调查报告”、“上市公司购并调查报告”。

“甲流概念”也要打假


入秋以来,甲流肆虐,人人避之不及,但上周偏偏有家上市公司急不可耐地跳出来说,我们公司的药品疗效与“达菲”相当,结果公告当日全天“一字”涨停,这家公司就是亚宝药业。

随着甲流蔓延,近来股市甲流概念股大涨,各类机构纷纷掘地三尺寻找目标,一批具有预防疫苗概念的公司如海王生物、华兰生物股价都已翻番。不久前市场又挖掘出了像白云山这样的新甲流概念股,10月30日开始一口气连续拉出5个涨停板,令投资者叹为观止,因为无法发布临时报告解释异常波动,白云山股票遭到交易所特别停牌至今。

此类现象在以往的股市也是多见,一般的表现特征都是由投资者主动挖掘和联想,然后股价飙升,公司再出面说明或澄清事实。但这次...

Read more

地产股:宽松政策下的隐忧


 

 

在宏观经济进入复苏轨道之后,刺激政策何时退出,成为各大投资机构进行中期策略分析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被不少分析人士评价为“让股市吃了一颗定心丸”。

笔者以为,尽管谈全面退出为时尚早,但在中央“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下,部分行业依然面临刺激政策“结构性退出”的可能,投资者对相关板块须保持一份清醒。

第一财经日报在本周一独家刊发了一条...

Read more

企业社会责任 一个遥远的命题


 

 

在2009年将近尾声的时候,当我在键盘上敲下“企业社会责任”这六个字的时候,内心却是异常沉重。

近两年来,我作为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者,参与了挪威船级社(DNV)、第一财经研究院等机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讨论工作,一直关注于如何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层面去更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但是,这种技术层面上的研究热情却在2009年不断地被一起又一起的事件反复消解,从一而再,再而三的大型矿难,到触目惊心的“通钢事件”,从央企垄断集团匪夷所思的“千套住房团购门事件”,再到陕西凤翔、湖南武冈、河南济源等地接连发生“血铅”事件,我突然意识到...

Read more

掘金国企重组潮


 

又到了为明年的股票投资谋篇布局的时候。在近期股市遭受新股密集轰炸、楼市遭遇抑制投机政策密集轰炸的时候,另外一系列涉及国企重组的官方表态和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也应该同样引起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重组股向来是股市的宠儿,历年来,无论牛市熊市,重组板块的表现都不会令人失望。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统计数据又给出了十足的说服力:截止到12月24日,今年涨幅最大的10只A股中,已发生或已公告将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股票有7只之多,这7只股票平均涨幅达到665%,在涨幅最大的前30只A股中,重组股也占到了50%。因此,在最近一周内有关国企整合、重组的政策性新闻连续出现,为重组板块这个“股市...

Read more

央企“地王”折射国资管理盲区


 

 

两会结束没几天,央企再度上演“地王抢夺战”,引发恶评无数。今天下午,国资委终于扛不住舆论压力,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国资委明确提出,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还有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正在加快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

其实对于央企投资房地产市场,国资委曾经多次发表过意见,态度不可谓不明朗,比如年初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对出席“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的央企负责人发出警示,要慎重进入房地产、期货和股市等高风险领域;同时,2010年进入央企负责人第三个考核期,央企负责人也迎来新的业绩考核办法,按照新...

Read more

银行股的逻辑


 

这些天,银行股再融资的消息接二连三:华夏银行和兴业银行在本周先后宣布拟再融资,在14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0家公布了具体的再融资方案。

本周三,第一财经日报的头版又发布了农行IPO提速的消息。

细看这些银行股关于融资理由的表述,资本充足率压力是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在去年三季度以来,市场的数次大幅下跌均与商业银行因为资本充足率新规导致的巨额再融资传言有关,有意思的是几大行一度出面否认再融资传言,但是今日看来,资本充足率压力已成为上市银行不能承受之重,再融资则成为首选解决方案。

为何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压力陡增?缘于2009年的天量信贷。中国银行业向来靠天吃饭,靠规模和存贷差吃...

Read more

期指热炒 散户何为?


 

 

开市十个交易日不到,内地股指期货市场表现出来的“早熟”令人惊讶。

数据显示,目前期指每日交易量已经稳定在10万手以上,截至上周五,开户数已从4月8日的4300户增加到1.46万户,近期的日成交金额都在千亿以上,尽管有杠杆因素,但是大大超过了沪深300成交金额,流动性还是远超预期。一些成熟市场花了数年时间才达到的指标,被中金所用几天时间迅速逾越。而且业内人士普遍乐观预期,无论是参与者人数还是成交金额,都有继续大幅增长的可能,日成交20万手乃至30万手的日子也将很快到来。

但在一番热闹的图景下,也有令人困惑的问题。昨天笔者参加了一个股指期货的小型讨论会,一位散...

Read more

2010:中国对冲基金元年


 

股指期货市场是不是一个赌场?

从表面的数据看,基本算是——开市三周来,交易极度活跃,成交金额超过现货已是常态,而其中90%以上为日内交易。以IF1005合约5月6日的数据为例,持仓量仅占当日成交量6%不到(同日沪铜主力8月合约成交49万余手,持仓20余万手,沪铝8月合约成交7万余手,持仓6万余手),从中可以看出,期指市场单边投机、赌方向无疑是主流。

还有一个像赌场的理由是,股指期货本身就是一个零和游戏,赚的是对手的钱,不像买股票,还有公司业绩上涨以及分红带来的回报。

回头看成熟市场,纽交所的程序化交易占比在25%到50%,其中既有套利投资,也有趋势性投资。在美国对冲基...

Read more

紫金矿业挑战基金择股理念


 

 

在社会责任日益成为中国基金业流行语的时候,紫金矿业的重大污染事故却对之打上了一个充满挑战意味的引号。

 

紫金矿业这起重大污染事故,除去因为停产将导致公司巨额经济损失外,上市公司因为涉嫌瞒报事故,还可能面临监管部门的处罚,以及因为信披违规而引发股东诉讼。媒体报道目前主要聚焦于对事件真相的还原以及未来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责后果,但从投资者角度特别是重仓持有该股的基金公司而言,这类上市公司突发环境事故无疑对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机制以及风险控制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次事故导致的紫金矿业股价下跌,在香港市场较为显著,股票复牌当日跌幅达12....

Read more

49年一段令人悲哀的预言


1949年12月,经济学家董时进上书毛泽东。董说中国土地非分配不均,而是人多地少。应节制生育,发展其他产业,转移劳力。若平分土地会束缚劳力于土地,阻碍工业化。平分土地后,难实行机械化,且农民在小块土地上无致富可能,对土地长远投资缺乏热忱,土地将退化。土改后地主富农的累进税负减少也不利国家税收。

最新一期《看历史》杂志“先知董时进”一文的最后一段:其实,董时进如此建言时,知道土改大局已定,于是悲哀地预言,政权巩固之后,就会将农民的土地收回,建立集体农庄,粮食大量交给政府,然后会出现许多问题。最后,这位预言家说:“他们还是会放弃,回到正确的路上来”。

不知这位董先生后来的命运如何?什么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