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毛丹青

旅日华人作家。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7年移居日本,做过鱼虾生意当过商人。从1999年开始双语写作,曾获日本第28届篮海文学奖,其日语作品被多次用于日本大学高考试题,在日本有固定的书友会,获奖著书曾分别由日本放送协会(NHK)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连续朗读播放。   
毛丹青中日文著作及译书:
《禅与中国》译著;
《叹异抄》译著;
《发现日本虫》;
《中国人如何看待落日的日本》合著日本草思社;
《日本虫眼纪行》日本法藏馆;
《虫眼观日》日本《朝日新闻》出版局;
《日本虫子日本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日本虫眼纪行》日本文艺春秋社;
《出家与其弟子》译著。

日本人如何守住宁静的心


  连续几天一直在京都采风,尤其跟北京来的摄影师合作,大家觉得愉快,也许是因为乡音的缘故,三言两语,不用过多的解释,很快就能抓到采访对象的思路。

 



  拍摄除了风景之外,这次采风其实也是采人,主题只有一个,即“传统与宁静的心”。尤其是面对浮躁的社会而言,究竟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们安静下来呢?这也许是一个需要精深思辨的大题目,但从以下三个日本人的答复中,似乎能看到一条清晰的风景线,就像京都秋天的鸭川一样,

 

  建筑师说:“我原来的家是用钢筋水泥造的,结果住进去才发现,冬天它是冰窖,夏天它是烤箱,即使安装上空调也不顶用,因为钢筋水泥完全...

Read more

什么是日本人的幽默


  日常小事或许也能说明问题,凡事未必一定是大事,类似外交与政治,虽然是了解对方国民性的一种,但亲眼见到的周围琐事似乎更有质感,专此记录如下。

 

  1.日本学生到研究室喝茶,闲聊时说起什么性格最让自己讨厌,几个男生说得不那么好玩儿,反倒是个女生说的让我觉得意外。她说:“我这个人从小喜欢跟别人较劲,老觉得不是自己对就不愉快。有回体检量体重,医生说我有多重,但我当场反驳她说的不对,因为她没有减掉我浓妆的重量!” 听罢,学生们都笑了。

 

  2.有个日本女生喜欢打听汉字问题,而且老是纳闷儿的样子。比如她问我:为人是好事,为什么是“伪”呢?...

Read more

阴天也能叫人开心吗


  今天大学招生考试,我没监考任务,所以在家做功课,抓紧时间完成早该交的文稿。天一直是阴天,天上有雨,但看上去又像下不下来的样子,气候多少有点儿别扭。不过,一天遇上以下这些事儿也算好玩,值得一起记录下,往后再回头看也许能看出个明堂什么的。

 

 1.去附近的便利店买早餐面包,顺便翻阅了下杂志,有本专说眼下流行小说的,觉得好玩儿,于是拿到收款柜台,正打算付钱,却冷不丁听见店员问:“需要加热吗?” 这时我才明白,店员误把我摊在柜台上的杂志当成了盒饭,正打算帮我往微波炉里放。便利店是通宵开的,看上去,店员似乎已疲劳过度!

 

 

&nbs...

Read more

日本女生羡慕谁


  这个话题的个人色彩很浓,因为说是女生,但无法代表日本的全部。我当教员,免不了跟学生接触,其中限于日本而言,觉得女生比男生能说,而且对生活的态度也积极。这些学生上的都是文科类,同时也是文学爱好者,在整个日本学生中并不算多数。



  去年,日本杂志业内评选最引人瞩目的杂志封面是《小恶魔ageha》3月号,该号是为了纪念AV女优饭岛爱自杀身亡而特制的。封面上无限繁衍的女孩儿又像悼念又像诅咒,曾经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据说,要让封面震撼人就得挑战禁忌!而且,如此创意是由一群女孩儿从网上开先河,打出了醒目的话题。 

 

  同样也是同龄的女...

Read more

什么是日本的冷文化


  我在京都的立命馆大学担任过三年讲座,讲座的题目是《人类与宗教》,因为一直对佛教有兴趣,加之翻译过《叹异抄》和《出家与其弟子》,所以讲座的内容基本上围绕镰仓时代的经典,有时跟中国佛家的说法比较,有时什么也不比,只是拿日本说事儿而已。前天在同志社大学讲《村上春树与中国》,其中也说到佛教,道理很简单,因为村上春树的父亲是一位僧侣,90岁大往生,于是话题也就由此展开了。



  其实,无论是阅读日本古典文献,还是当代的小说,总觉得有一股“冷文化”的存在,具体说起来,就像《挪威的森林》诞生的1987年一样,社会上风平浪静,没有冲突没有暴乱,就连松下电器的工会组织都宣布要...

Read more

因为是日本,所以才有距离


  一直喜欢读阿汤笔下的日本,有一个重要的理由,简单地说是他的关注面之宽,而且主要集中在当代的文化层面上,这就越发值得推荐。从眼下最流行的全球化观点来看,中国与日本的历史渊源是罕见的,就像和歌山县的高野山一样,至今供奉其中的遣唐使空海大师仍然被信徒们日送两餐,风雨无阻,古今悠悠。不用说,这一日常的情景感动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中国人。      

 

  阿汤观察日本的另一个特点是“距离感”,看得进去,但同时也看得出来,比如他对村上春树的描述就是一个例子,既能认可东京大学教授的分析,又能提出与对方不同的深度解读。      

 

  其实,这...

Read more

我图什么关注村上春树


  我对村上春树的文学感兴趣起先还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时好像是为了参加一个文学评论的研讨会,地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主持人是所长刘再复老师。因我大学毕业直接进了哲学所,跟文学所一幢大楼,都在建国门,具体位置在北京火车站的东北方向。文学所在我们的楼下,会议的中心内容是讨论当代西方的流行文学以及相关评论。其中,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有位老师是外文所《世界文学》的编辑,他在会上主要介绍并解读了村上春树的小说《听风的歌》,并预言这个日本作家必将成为世界级的流行作家,就其被外文的翻译量而言,将远远从其他日本作家群中胜出!

 

  不过,由于当时我的专业并不是...

Read more

日本的人与兽的四件事


  1.神户隔海有个小镇,最近有位职业摄影师走红,因为他能替人拍“飞行狗”。其制作过程是这样的:请狗主人带狗到他的小牧场,然后让狗朝顺光的地方奔跑,这时他用大炮一样的长镜头连拍,一个奔跑的过程大约需要200张片子,其中总会有一张是飞行的样子。目前,慕名而来的狗主人不断,谁都想让自己的狗飞行!



  2.旅居日本多年,搬过几回家,次数不算多,但总会在新居附近遇上野猫。它们优哉游哉,因为周围总有人专程来喂食。据说,来喂食的人除了上岁数的长者之外,还有不少女孩儿也来喂食,其中一个理由是因为失恋而造成的心痛。失恋的女孩儿应该多看猫,可以到达愈治内心的效果。 ...

Read more

日本杂志封面上的中国男作家


  朝日新闻《AERA》周刊是一本专以拍摄人物肖像为封面的著名杂志,摄影家坂田荣一郎至今为止总共拍摄了近千人,其中包括很多中国影视名人,张艺谋、成龙、章子怡、汤唯等人都曾到他东京的专用影棚拍过,不过,据他自己说,拍了这么多名人,单拍作家的不是那么多,算起来,除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大江健三郎是其中的一位之外,美女作家绵矢莉莎也是一位。



  坂田拍摄作家似乎有一个原则,即“需要对方思考的瞬间”。绵矢莉莎,1984年生于京都府,从小喜爱读书,对江户川乱步的小说和《爱丽丝漫游奇镜记》爱不释手。2002年,高中毕业后升入早稻田大学教育系国语国文专业。2004年,年仅19...

Read more

日本儿童上厕所有问题吗


  最近还是老样子,周围有些小事儿值得记下,也许是观察日本社会的一个角度吧。单从记录而言,微博更快捷,有时用iPhone写写,也算消磨时间的一种,不过,一旦把零碎的记录归纳好,似乎能看到其中的真意!

 

  1.京都大学的日本教授跟我说:“日本小孩儿最近大便有问题。” 我问:“什么问题?” 教授回答:“不少小孩儿上厕所不能蹲台儿,只能去马桶上。” 所谓“蹲台儿”,是指日本传统的茅坑,而马桶说的是从西方引进的陶瓷厕具。“那原因是什么呢?” 我继续问,结果教授回答:“全是智能高科技厕具把孩子惯坏了!”

 

  2.美国留学生到研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