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谭朝阳

近20年执着研究思考,独创价值虚质量论,解决了经济学领域价值本质难题,取得价值研究方面较大成果。2005年第五届经济学年会,收录我的经济论文《论社会经济价值规律》。根据我的价值研究成果,利用其中十分重要的价值公式,可以对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就业增长率,等重要的社会宏观经济数据,进行趋势预测评估。对金融领域的投资,可以进行前瞻性预计。2003年进入金融投资交易领域,对金融市场及交易技术研究痴迷,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系统性的学习,通过10年时间研究与系统搭建,融合自身经验独创金融投资交易理念——“标准定义趋势.程序交易”策略系统。该策略系统,很好的解决了什么是真正趋势,以及如何利用趋势的难题。最大限度的保证一波趋势来临时,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率与最大限度的收益,能够为投资者交易成功,提供最有效的保证。

全球化经济充满变数,中国经济防危机风险


毫无疑问,中国管理层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国内经济形势日趋严重性。中国的经济,正面临巨大的挑战,正遭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艰难时期。因此,此时此刻,我们必须再一次发挥全民凝聚力,就象抗击建国以来最大雪灾与最大地震灾害一样,同舟共济,共同抵御日益逼近的经济危机的风险。

 

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这是集勤劳纯扑的中国老百姓艰辛付出,以及中国政府管理层集体智慧,共同创造的东方奇迹。然而我们不能不认识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为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参考,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自由市场经济的接轨,一直还在艰难探索中前行,因此前进路上,我们必然面临诸多未知的风险。...

Read more

结构通胀“羊”隐退,全面通胀“狼”到来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中国宏观调控面临的最不利局面还是形成了。一切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似乎都在作对,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状是,中国宏观调控,到今天,虽然说不上失败,也绝对还谈不上成功。之所以宏观经济还没有完全失控,主要是拜中国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强劲生命力与抵御力所赐。

 

应该说,政府在诸多认识方面,还是比较清醒的,或者说有改变。原来强调货币政策,要考虑方方面面平衡,现在意识到控制通胀才是其主要目标;原来强调要双防,现在意识到经济增长进入周期下行区,已不可避免。同时,对农业经济基础作用重要性,和采取进一步农业扶持政策,认识也更为深刻了。在采取行政手段,以及财政补...

Read more

中国经济现“三高”风险,有效降温至为关键


 

作为正常增长经济体而言,其经济的增长应该为百姓创造有效的财富,这是毫无疑义的。如果社会经济增长,最终导致社会财富实质流失,以及老百姓生活倍感艰辛,这样的经济增长,不但是毫无意义,也肯定存在不小问题。

 

现在中国经济,一方面还在老“三高”的泥沼中奋力抗挣,尽管认识到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生产,实质产生大量社会财富虚耗浪费,但是,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时,却又面临形势不容乐观的种种阻力。资源税如何开征,环境税如何出台,新“劳动法”如何推行,还有社会资金价格——银行利率如何调整,等等仍然只...

Read more

全球宏调失范,世界经济高位震荡


当今世界经济总的情况是,形势日趋严峻,前景不容乐观。

 

首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各国利益趋向不一致,最终是不可避免的。”各国在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的世界中,通过生死攸关的博弈和针锋相对的较量,竞相出台各种政策,力争优先解决自身着重关心的问题,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以保证自己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次,一方面,“西方一些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很难改变其资本贪婪本性,总是强求交往的规则由其制定,利益尽由其分享,而义务则惟恐避之不及”;另一方面,西方某些大家,妄图继续利用其,对世界经济占统治地位既有优势,把因...

Read more

国际国内形势严峻,中国宏调任重而道远(一)


一、国际形势的演变

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便标志着13亿人口的中国经济市场与世界经济市场真正接轨。因为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使中国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出口外向型经济体。中国不但在原料进口以及产品出口方面,容易受世界市场变化的影响,而且国外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冲击国内经济市场。尤其是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其应有的效果,将由于国外不利因素的作用,而大打折扣。中国宏观调控,正面临空前困难的局面。

 

首先,似乎一切变化来得如此突然,令人防不胜防。但是,应该看到,今天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改变,又完全是预料之中。在此之前,几方面有利因素共同发挥作用,...

Read more

中国特色经济的自然发展模式及意义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证明,过度工业化是不可持续的。人类作为自然生命之一,应该保持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持自然生存最佳状态,而不是妄图脱离自然,强求过度工业化社会生存模式。过度工业化社会,只有机器人才能很好生存,拥有肉体的人类,最终必须回归适应自然进化的环境中。

 

过度工业化社会,完全是反自然的社会,不是实现人类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反使人类社会面临中途夭折和过早消亡危险。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老龄化,以及经济滞胀,已预示西方工业化文明即将走到尽头。西方社会要继续生存,就必须寻找到后工业化时代的改良主义道路——从东方崇尚自然的生存哲学中吸收...

Read more

如何“防止务工收入过快上涨以降低通胀压力”?


据说为了把物价“统计”下来,完成国家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统计局要员建议努力“防止务工收入过快上涨以降低通胀压力”。又据预计,具体可能由统计局全权负责,推行相关“防止务工收入过快上涨”措施。

 

第一、  规定以后进城务工的农民,必须先通过统计局长的许可,办理“务工许可证”,以坚决阻止民工进城务工“严重事件”发生!

 

第二、  已经入城务工农民工,主要是建筑行业民工,规定其领到白条是应该的。肥得冒油的包工头,以后不...

Read more

自然是财富之母,社会是财富之父


 

人类借助使用价值交换过程,找到了价值计量的现实方法——价格。随着价格产生,人类有了财富的认识。从此,价格成为社会财富的本质量度。

 

如果说价值是一种前自然存在,价格则是一种后自然存在,或者说价格是一种社会存在。

 

价值本质是什么?价值揭示了自然物品另外一种属性——虚属性。自然物体的属性比想象的复杂,并非只有单一的被公认的实在性。如果把物体质量属性,作为实在性标志,那么,可以把物体结构所衍生的功能属性——使用价值,归结为物体的虚属性体现。人类正是认识到物体结构所衍生的...

Read more

中国货币政策,加息已是最佳选择


 

通货膨胀的实质早已经破解,问题是如何采取相应行动,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人们总是试图以结构性通货膨胀,掩盖事实真相,但往往于事无补。事实证明,这非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种种托词,除了错过调控的最佳机会,助长通胀进一步恶化,使得发烧发烫的经济火上加油,同时还让民众更加惊慌失措。

 

政府当局的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成绩值得肯定。即使五年10%以上经济高增长,伴随的通货膨胀也还是温和的。中国这五年,国民总产值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家综合实力也有极大提升,方方面面,包括民众收入与生活质量,都有进一步改进提高。

 

然而,应该看到...

Read more

美国世纪缘何提前结束?


就象前苏联一夜之间轰然解体,已经见证一个超级大国,如何在不经意之间走向崩溃;如今唯一超强的美利坚合众国,其当前步履危艰的程度,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美国遭遇的仅仅是一次经济信誉危机吗?这一次危机的打击,将把美国带向何方?

 

事实是,美国面临的不只是经济信誉危机,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美国其实均已丢失超强优势。所谓唯一超级大国,在苏联解体那一天开始,便只是残留在其头上的眩目光环,美国却因此忘乎所以,并失去应有的警惕之心。

 

相比古老的中华文化,蕴藏无数宝贵历史经验,通由资治通鉴,使中国屡临危难而不倒;美国可谓不幸,其整个建国历史,比不上中国一个朝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