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谢青桐

谢青桐,资深传媒人。1995年起在江苏和广东的地市级报纸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先后主持焦点新闻版、文化版和评论版。2003年以后兼任双语杂志That’s地方版主编。2005年至2007年获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奖学金资助,受邀在澳大利亚学术机构从事传媒中国专题访问研究。

长期为国内外媒体撰写专栏文章,在《新京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出版人》、《广州日报》等国内报刊及海外华语报纸刊发了数百篇新闻、评论、理论和文学作品。文化类作品《“少年中国”之子肩负的进化疼痛》、《谢晋:一个导演和他的时代》、《右边的胡适和左边的鲁迅》、《雅各宾派的幽灵在美国复活?》等具有广泛影响力;新闻评论类作品《另一种目光反思9•11五周年》、《把汶川灾难当作一个起点》、《如果机场变战场》、《谁在扭曲儒家精神?》、《当身体成为政治话语的中心》、《萨达姆,在黎明的绞架上》、《全球化偷窥》等刊载于国内多家知名媒体,被互联网广泛转载并受好评。

一个人与一个所在


  史铁生走了,这位在我心目中灵魂最为深刻的中国当代作家,于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离开人世。

  中国当代文学因为有了史铁生才显得不那么浅陋与浮华,在繁华时代的闹市,他显得孤独而凄清。但是,他对人的生与死、苦与乐、爱与欲、残与全等等人们本不该忽略的大命题进行了深入而有力的拷问。面对人类无法挣脱的多种根本性的生存困境,他以自己的生命来思考,并给我们指引了一条通向天国的朝圣之路。

  1983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篇令他蜚声文坛的作品,曾经按照当时的解说惯例被纳入到“知青文学”的范围内大加褒扬,并认定史铁生的作品“洋溢着对我们的土地和...

Read more

墓里有双相思的鞋


  (刊发于《出版人》杂志,“士子悲歌录”专栏文章)

  那晚,天上的星河明朗照人,地上的芍药铺成辽阔的花毯。白居易那时还没有奔赴仕途,置身于满天的星光下,迷醉于芍药花丛,他仰天顿悟,俯首低吟:“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芍药花的开落,最能体悟人生的短促和虚幻,人生如幻如泡影,这样的道理往往在花开的时节是难以明白的,只有当花儿凋谢、零落之时,人们才开始知道花不过是一种空幻的存在。花是这样的空幻不实,而人实际上也是这样如同梦幻一样,虚空不实。所以,对于人的生老病死和荣辱盛衰,都不必太在意。

  手抚一朵雪白紫玉...

Read more

有空到铁匠铺坐坐


  大约是白帝城刘备托孤的前一年,在魏国的谯郡铚县,今天的安徽宿县,一个嵇姓外来户生了个男孩。谁也没有料到,日后,这个孩子居然在历史的心窝狠狠捣了一拳,并且让人久久难忘。他的名字,叫做嵇康。

  二十多年后,大幕拉开,聚光灯刷地点亮,嵇康亮相了。只听台下一片尖叫,无数女生顿时昏倒——嵇康真是太帅了。据说见到嵇康的人,都感慨地称赞他如同松下吹过的清风,高昂而从容。“竹林七贤”中的另一位朋友山涛,评论嵇康时说他如同独立的孤松,连喝醉了要栽倒在地的样子,都像即将崩倒的玉山一样,帅得一塌糊涂。很多年以后,有人在王戎面前夸赞嵇康的儿子长得帅,王...

Read more

失业在开元年间


  “孩子,你要记住,这人世之间,没有人是不可代替,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看透了这一点,将来你身边的人不再要你,或许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王之涣的父亲王昱这样对16岁的儿子说。

  王之涣祖上王家是太原名门望族,但到了曾祖父和祖父这辈,都是县令小官了,而到了王之涣的父亲王昱,更是区区小吏了。所以,王之涣的父亲是领略过家道破败、看懂世道人心的,他给儿子留下这段遗训,便阖然长逝。

  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不到 20岁,便能精研文章,穷经典之奥。可他对参加科场考试却一点兴趣也没有,时常和豪侠子弟交往,一边饮酒一边谈论剑术...

Read more

再见,奈良,再见


你起舞弄清影的时刻,眼底掠过离别的泪光……

 

1、雨季

 

一叠厚厚的温泉浴券变得越来越薄时,我知道,离开的日子快到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中心的研修每年一次,今年邀请了1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这个研修项目集国际会议、研讨、讲座、交流、考察、撰写论文报告等各种形式为一体,为时两周。主旨是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如何传承文化,延续传统,维护自身文明的尊严。

 

关西的雨季,天气有点粘热,虽然没有一丝凉风,天际线却清朗可见。我们住在奈良,有时往返于奈良与京都之间。两座城市都被山峦环绕着,青...

Read more

我的轻盈的夜光杯


(刊发于《出版人》杂志,“士子悲歌录”专栏文章)

 

我不要铠甲,也不要官印,我嫌它们太重。我只要轻盈的夜光杯,有美人陪我饮,我愿醉死。蜕去我的铠甲吧,我欲与美人乱。

 

多年以后,当王翰吟诵出“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时候,他就这样,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搂着美人。应该是在长安做官的日子,王翰去视察千里之外的西北军营,那一晚,宴席上的舞乐通宵达旦,乐伎环绕,舞袖翩翻,三十多岁的王翰整个就是一副腐败官吏的形象,醉眼惺忪,如飘一样,在大漠风尘的西域,一不留神造就了这首唐代边塞诗的绝唱。

 

唐睿宗景云元年,23岁的晋阳青年王翰轻轻松松考上了进士。出生富贵豪门,又金榜...

Read more

沧浪之水


(刊发于《出版人》杂志,“士子悲歌录”专栏文章)

 

沧浪亭与帅哥苏舜钦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苏帅哥的故事不怎么好玩,与风月情色无关,与翻云覆雨的政治却息息相连。


苏舜钦生活在一个有较高文化素养和锐意进取的家庭,自小慷慨有大志。有显赫家世,有进士出身,有多年的基层官员经历,文采斐然,他的行草书法又独领风气之先,人长得又帅,这就是公元1044年苏舜钦凭着“馆阁”这一掌管图书、编修国史的台阶跨进北宋政权核心地带的全部资本。


苏舜钦如五陵少年,骏马青衫,醉眠芳草,狂歌院落。据说舜钦年轻时在北宋宰相杜衍家居住,每晚要独自饮酒一斗,且无须下酒菜。杜衍听了不信,吩咐人去看,那人回来汇报说,...

Read more

奥巴马,美国梦的新注解


            奥巴马,美国梦的新注解
 
(刊发于07年12月《国际先驱导报》和08年1月《东方早报》)
 
在美国,还没有黑人当选过总统,于是就在电影中设计黑人总统形象来寻求种族融合,比如《天地大冲撞》中的摩根·弗里曼。在好莱坞电影里,未来的美国总统经常是个黑人,而不是白人。
 
美国开国以来,不论如何吹嘘它三权分立、两党竞争的民主政治制度,选来选去,都是代表美国精英和核心价值阶层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现在,20多年来最难预测的总统竞选将如...

Read more

风中弥漫的檀香


             风中弥漫的檀香
 
(刊发于08年1月《新京报》)
 
田头林间散落白色屋宇,有炊烟袅绕而上,风中弥漫着檀香。和蔼的人民,广阔的森林,清澈的山间溪流,庄严的寺庙,以及喜马拉雅山那永恒的神秘云雾。不富裕,但快乐着,是老子描述的“小国寡民”,还是现实中的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人间乐土?
 
这个国家,很美,也很“怪”。
 
与一般君主制国家转型不同的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动者不是别人,正是不丹国王本人。一直以...

Read more

古埃及中产阶级墓葬中的谦卑


 
        古埃及中产阶级墓葬中的谦卑  
 
(青桐译作,刊发于《新京报》地球周刊·历史版)

捷克考古人员最近在埃及打开了一座4500年前的古墓,被认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据考证,墓主人是当时的神职人员兼政府官员。这种人如今看来是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的,但其墓穴本身却十分简朴。没有奢华的祭祀品,也没有华丽的装饰。对一系列古埃及中产阶级者墓穴的发掘和研究,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王朝社会的变化。
 

本月上旬,捷克的考古学家在埃及打开了一个450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