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崇献

北京物资学院教师,副教授。
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2003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硕士。
([email protected])

当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何在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三农”问题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种相对普遍认可的解决办法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去。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例已经下降15%左右,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进行一下宏观比率对比:

  15%/70%=0.2143   85%/30%=2.8333   2.8333/0.2143=13.221

  可以看出,把GDP看成一个蛋糕,70%的农村人口来分15%GDP30%的城镇人口分享85%GDP,城镇人...

Read more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福是祸?


中资银行争先恐后地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

近一段时间,在银监会的鼓励和推动下,国内银行纷纷大举引进所谓的国外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截止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经基本敲定了海外投资者名单,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如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西安商业银行、杭州商业银行等等,也已经引进国外投资者或者正在谈判之中。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认为,公平、公正地选择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转变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行为的“催化剂...

Read more

“入世后过渡期”中国金融监管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对外资开放

根据中国加入WTO时做出的承诺,中国金融业(保险、证券和银行)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之后,即到2006年底,将全面对外资开放。现在已经进入入世后过渡期。

就保险业来说,入世3年后,对外资来说已无地域限制。随着地域的开放,外资保险公司经批准可以设立分支机构。对于外资寿险公司来说,已经可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或年金业务服务。

就证券业来说,入世3年内,外资可在证券合资公司中持股逐步达到49%。外资占少数的证券合资公司将获得包销国内证券以及承销和买卖以外币计算的证券(债券和普通股)的权利,并可享有与中国国内公司同等的业务扩张权利。此外,中国将允许外资占少数的...

Read more

试论以“外汇储备”设立“中国教育银行”


  教育改革的失败

  在中国的发展中,什么问题最刻不容缓?不是奥运会,不是磁悬浮,而是教育。教育决定的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素质,教育出了问题,影响的是国家的根本和元气。

  而中国教育产业化改革基本上是失败的,带来的是教育的虚假繁荣和教育上的严重的两极分化。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的快速上涨,中等、初等教育的收费也在快速跟进,教育支出在许多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总支出中占到了一半以上。

  教育产业化改革之初承诺的奖学金、助学金在高额学费面前只是杯水车薪,而助学贷款在还贷违约严重的情况下已被大多数银行叫停。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民子女和城市下岗失业家庭的子女事实上被剥夺了享受高等...

Read more

新汇率制度的稳定性、可控性和主要风险辨析


  自从7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并实施新的汇率制度以来,国内拍马屁之声不绝于耳,什么“利大于弊”、“水到渠成”、“时机选择巧妙”、“凸现央行调控智慧”、“历史性决定”……。

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美元兑人民币四度创下新低”,“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狂喜,2亿美金砸向中国地产”,“国际游资明暗两道炒升值”,“央行辟谣封杀升值空间 升值预期刺激热钱...

Read more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再放过的“硬骨头”


       摘要:供给侧问题的源头是要素供给扭曲,土地垄断在政府手中,资金垄断在银行手中,水、电、油、气、运输、通讯等基础性生产要素垄断在国有企业手中,不打破或优化这些领域的垄断状况,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渠道不改革,即使一时去产能、去库存取得成效,日后还是会出现供给侧方面的问题。供给侧方面的根本问题是资源配置严重扭曲,国家经济逐渐丧失竞争力,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反垄断、降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而国有企业、房地产业和政府是扭曲资源配置最为严重的主体或领域,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是供给侧改革重点推进的领域。

...

Read more

我国外汇储备性质及用于汇率干预的利弊探讨


我国外汇储备在20146月份达到峰值39932亿美元之后,近两年来出现了持续显著下降趋势,截至20167月,我国外汇储备下降为32052亿美元,降幅达20%,接近8000亿美元,超过世界第三大外汇储备国的外汇储备总规模,引起举国关注[1]

外汇储备在我国是一个神秘费解的词汇,当然也是一项重大存在,让人无法忽视。外汇储备的性质、外汇储备的用途、外汇储备的损益都常常引发社会和学界争论,大家都像盲人摸象一般,说得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又难以相互说服,形成统一共识。下面就外汇储备性质以及被用于干预人民币汇率的潜在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性质分析

关于外汇储备的性质,有人认为...

Read more

“一带一路”物流建设障碍及其对策探讨


 “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分别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9月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同年10月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在印度尼西亚提出的战略设想和倡议,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一、“一带一路”物流建设的观点综述

“一带一路”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国际贸易、金融、投资、基建、文化和人员交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关于物流在经济发展...

Read more

衰退预期下谨防流动性危机


2015119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201412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9.41万亿元,较前月减少1183.65亿元,为四个月来首次下降。2008年以来,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负增长超过千亿规模只出现在201112月,当月为-1003亿元,201412月是近7年来负增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2014年第四季外汇储备连续第二季度下降至3.84万亿美元,为年内最低水平。
2014年我国“钱荒”频传,银行间短期拆借利率多次大幅飙升,企业普遍感受到融资难、融资贵,为缓解流动性紧张,央行多次通过定向货币工具补充流动性。随着国内经济下滑势...

Read more

新常态就是“皇帝的新衣”,不宜过度编织


  大调整时期没有“新常态”
  “新常态”是当前一个炙手可热的褒义词,一开始是用来描述新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态,但之后又被广泛引申和借用到了各行各业,什么反腐新常态、党建新常态、楼市新常态等等,甚至有某著名经济学家将“新常态”提法推而广之,长篇大论了未来“全球经济新常态”,似乎什么做法一旦和新常态挂上钩,就是应该的、合理的、正常的、充满正能量的。貌似新常态成了中国的制胜法宝,会保证让我国走上康庄大道,并且将给全世界带来福音。
  中国经济在2014年一路裸奔,数据越来越难看,越来越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