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高兴

吴高兴,浙江临海人,生于1947年。原浙江台州供销学校讲师,1980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未定稿》上发表论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仍然带有商品性质》,首开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性质研究之先河,1988年著有《社会主义雇用制初探》一书。1989年六四以后成为自由职业者和独立学者,研究领域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民主化,致力于用经济分析工具研究中国当代民主进程,已发表《是“天下为公”的道德人,还是“唯利是图”的经济人?》《论解救政治犯和良心犯的策略》、《论中国民主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逻辑机理》、《未来中国之命运:爬行的民主之路是个幻想》、《广义效用论与当代中国的民主进程》等专题研究论文。此外,还在《经济学消息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经济学散文。

企业家与企业主——兼谈国企老总算不算企业家?


企业家与企业主
——兼谈国有企业老总算不算企业家?
       吴苦禅
 
“企业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在我们的语境中,凡是办厂开店的经营者,不论其企业规模大小,不论民企还是国企,都叫做企业家。作为日常用语,作为一种尊称,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在经济理论文章中,特别是那些经济学家,在谈到如何促进经济发展,谈到要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时,总是把所有企业主或经营管理者都称为企业家,这是值得商榷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把所有企业的创办者和经营管理者都称为企业家,这是有问...

Read more

论企业家、权贵资本家与“第三次分配”


最近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浙江大学朱海就教授写的《权贵资本家辨析》,此文(以下简称为朱文)为“一些企业家”被民众指责为“权贵资本家”而鸣冤叫屈,认为“权力和资本相互利用”是企业家突破“人为障碍”的一种手段,是企业家才能的体现,“为了突破管制造成的障碍,企业家和权力可能会有交易。这种交易构成了企业家追求利润的一个成本,也是企业家承担的一种制度风险。”这里特别要指出,朱海就所要为之辩护的,是那些与公权力有勾兑的企业家,而不是所有企业家,尤其不是那些在现...

Read more

缅怀恩师金定海先生


人生如梦,昨天下午,我的恩师金定海先生的孙女微信告诉我:我爷爷走了。这噩耗既在我意料之中,又在我意料之外,百岁老人,风烛残年,随时都有走的可能,但突然接到他离世的消息,我还是很意外,他在温岭,我在临海,去年夏天他洗澡时跌倒骨折,我要去温岭看他,但因脱车未成,一拖再拖,得过且过,后来他居然康复了,我就没有去,可是从此心怀隐忧,怕一旦风吹残烛,此生就见不着他了……时时担忧的事,仿佛宿命般的就真的发生了。今天上午朋友驾车送我到温岭,总算匆匆见到了老人安祥的遗体,灵车接走他时,没有乐队的喧嚣,没有习俗的祭拜,没有惯常的哀哭。金先生生于192...

Read more

初中时代遇到这样一位学养丰富的老师是一种幸运 ——缅怀恩师金定海先生


 

缅怀恩师金定海先生

 
人生如梦,昨天下午,我的恩师金定海先生的孙女微信告诉我:我爷爷走了。这噩耗既在我意料之中,又在我意料之外,百岁老人,风烛残年,随时都有走的可能,但突然接到他离世的消息,我还是很意外,他在温岭,我在临海,去年夏天他洗澡时跌倒骨折,我要去温岭看他,但因脱车未成,一拖再拖,得过且过,后来他居然康复了,我就没有去,可是从此心怀隐忧,怕一旦风吹残烛,此生就见不着他了……时时担忧的事,仿佛宿命般的就真的发生了。今天上午朋友驾车送我到温岭,总算匆匆见到了老人安祥的遗体,灵车接走他时,没有乐队的...

Read more

论二十年来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逻辑机理


 

论二十年来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逻辑机理
吴高兴
〔题记〕
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把经济分析推广到家庭领域中的婚姻、生育等行为;布坎南(James  M·Buchanan)和戈登·塔洛克(Gordon  Tullock)则把经济分析推广到政治领域,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而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甚至从理性经济人的自利性出发分析了集体行动的困境,探讨了国家兴衰的原因,这些都是经济学界人所共知的。我试图沿着这...

Read more

中国经济危机的特点:奢侈品行业兴盛与普通消费品行业衰退并存


 

中国经济危机的特点:奢侈品行业兴盛与普通消费品行业衰退并存
吴高兴
根据《南方周末》不久前的报道:一般人因收入减少而不得不收紧自己的钱袋,但仍有不少人在海外的伦敦、巴黎、米兰、香港等地抢购上万元一件的顶级品牌服饰、法国红酒、名贵香烟等等奢侈品——据说这些奢侈品的价格尽管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国内的人均收入,但比国内低得多。这些人象蝗虫一样,飞到那里,就把那里的奢侈品抢购一空,以致商家“不得不”根据护照登记购买记录,实行限购。所谓“限购”当然是商家的销售策略,他们暗喜自己在经济低迷时期,居然会交上这样好的...

Read more

“阳光工资”害怕阳光


 “阳光工资”害怕阳光

  吴高兴

  奥运结束以后,全国许多地方正在静悄悄急行军般地实行所谓“阳光工资”。据说,实行“阳光工资”是为了规范公务员的收入,以便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众所周知,从江泽民和朱镕基时期开始,各级政府机关滥发名目繁多的奖金、津贴、补贴之类,以致工资外的收入超过工资, 使得“儿大于娘”,这些工资外收入是各部门各单位凭借自己手中掌握的公共资源进行“创收”所得,不仅不透明,而且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因占有公共资源的...

Read more

警惕奥运前后的俄狄浦斯效应


  警惕奥运前后的俄狄浦斯效应

  吴高兴

  “你越怕鬼,就越容易闹鬼!”用这句俚语形容北京奥运前那些“父母官”们的心态和境遇,可谓恰如其分。某些父母官为了确保奥运的顺利召开,对那些他们认为“不放心的人”,一律不择手段地打压,传唤、抄家、囚禁……无所不用其极,视法律为儿戏。最近,浙江湖州市公安局南浔分局因为害怕70岁的老人范子良说真话,强行把老人的电脑也搬走了,老人为省钱通过快递向别人重新买了一台组装电脑,也被他们以“奥运安全”为名扣押了。真奇怪,这些...

Read more

房改新政要走出保障性住房只能是非商品房的误区


  近几年,老百姓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被称为新三座大山,解决住房难的问题成为中共十七大上引人关注的一个亮点,国务院也正在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图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十几年以来住房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受到强烈质疑,人们普遍认为,现在既然把住房纳入了社会保障系统,住房既然是社会保障产品(许多人误称为“公共产品”),那就不能完全当作商品来生产了。有人认为我国的住房体制应该回归到“市场+计划”的模式,而为了增加保障性住房,就必须增加计划这一块,限制或缩小市场这一块,甚至有人提出,住宅商品房应该是少量的,绝大不分应该是由政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