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增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稻盛和夫《干法》语录


回顾自己70余年的人生,我可以向大家断言,以积极的‘思维方式’,满怀‘热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做到这些,你的人生一定会硕果累累、幸福美满。

人的能力这个东西,它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能力”,归根到底,应该采用“将来进行时”。从应该到达的未来的某一点倒算——评估自己现有的能力——再考虑用何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绝对不要说“自己不行”这种话。面...

Read more

绩效考核的一点笔记


目前很多企业采用目标绩效管理体系,对很多企业来讲是有用的,并不是对所有企业都有用,这是肯定的。
 
绩效考核的定义:
绩:成绩、业绩
效:效果、效益、效率
考:考试、考察
核:核定(绝对成绩和相对成果)
 
绩效考核系统的条件:做绩效考核系统要由人力资源部要和目标管理的人员和部门一起联合,要有公司决策层的认可,培训监督管理者,让被考核的员工按照目标做好计划。
 
绩效管理只是管理的一种方式,是企业经营中的一种模式。
 
西方绩效考核最早诞生于19世界初,工业化代替了手工劳动,泰勒做了一个标准作业法又叫标准绩效法,首先使用了绩...

Read more

虽不认同“查三代”,但是你必须面对


       最近进入大学毕业生就业离校季节,一些用人单位在招录博士、硕士时,不仅要有名校学历,还要追溯“祖宗三代”,查看“第一学历”!以这些学生的本科学历作为重要标准,对人才加以“筛选”。 

       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实行的内部标准是,用985本科作为第一道标准,从投递简历者中遴选出进入笔试的人选;再用985硕士作为第二道标准,从笔试优胜者中遴选进入面试的人选;最后,再以985博士作为第...

Read more

继续考研值得深思?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关于博士的收入水平的报道,看后唏嘘不已。以前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却有一段时间是“不读书也能致富”,到了21世纪10年代又被演变成了,“读了书也不能致富------”。
到底是怎么了,这个社会?关于未来,我们学子到底该如何取舍?
部分正文如下:
日前出版的《中国博士发展状况》昨日在武汉发售,披露博士在收入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调查涉及289所博士培养单位,以及16个省份的近200家机关和事业单位、100多家企业;回收有效问卷35626份,其中博士发展质量问卷31251份...

Read more

大学需要反思精神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一位老教育家致信清华大学,呼吁大学进行反思,表达对国家培养人才的忧虑,对国家一流大学发展的担心。具体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组织委员会:

您们好!

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我借此机会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清华大学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在过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向为这些成就做出贡献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你们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在中国,清华大学有着“中国麻省理工”之称的美誉,说明贵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我也一直认为,清华大学是我国重点大学的“排头兵”,是最...

Read more

值得尊敬的一位大学校长


看到了一篇东方早报专访刘道玉先生的文章。-------大学校长应该比一般知识分子更有担当。读后觉得些许感动,还有些不安和苦闷。如今如此赶直言的学者不多了,从实践中过来的教育家已经成为了一个教育的呐喊者,令人失落。也许应了那么一句话,只有过来人,一些耄耋老人才能说真话,不怕说真话。

刘道玉,何许人也?

1933年生,著名教育家。1981至1988年任武汉大学校长,是当时中国高等院校中最年轻的一位校长。他在武汉大学搞了七大新制度:学分制、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插班生制、转专业制、第三学期制、贷学金制。1988年刘道玉被国家教委免去武汉大学校长职务,但同时却被誉为“永远的校长&r...

Read more

清华的百年华诞记


清华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众多名家,学子返校庆祝。

清华作为中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享受了最高级别的待遇,而清华是当之为愧的。

经历了一代代的发展,清华培养了一大批的学术、工程人才、国之栋梁。尤为厉害的是这样的一组数字,让我们每一个人震撼:中国科学院院士330人,工程院院士144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4人,省部级以上干部超过280人,其中曾任和现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9人。太强大了!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

Read more

日本大地震那点事儿


北京时间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9.0级地震。任何地方发生的天灾,都是人类共同的悲剧。难过!

据专家介绍,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破坏力超20个汶川地震,已给日本造成严重损失。

随后,各新闻媒体的报道如雪片般飞来。

我国的救援队疾驰日本救援,中国首善陈光标先生舍“两会”而赶往日本参与救援。

从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尊敬。我们在为日本强震痛心之时,日本政府与国民在灾难降临,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手段,都值得我们国人借鉴。

日本国民在强震面前的井然有序、冷静从容不得不让人叹服。

有足够的避难区和应急物资。

日本国民从小就接受应急训练,自救、互救能力很强...

Read more

敢于走自己的路


近来读了了本书,分享一点小体会,正应了一句古话,开卷受益。真是收获颇多。

《走自己的路》这本书,我想对我们每一个经营者而言都会有所启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个人觉得,它所体现的精神就是我们必须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出来,实现事业的成功。走自己的路,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借力发展自己的事业,方能成就自己的梦想。

1.  敢于想常人不敢想的事,敢于做常人不敢做的事,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2.  打破常规,变换新思维;
3.  每家企业都需要积极、勤勉和忠诚的员工。善待你的员工你将能够获得意外的回报;4.   永远不能怠慢和抛弃你的客户,令...

Read more

一点涂鸦


一个短信备受温暖,父辈的问候无限感动。

那是阵痛的感觉,从头到脚。

有了想表达的欲望,这是多日的沉沦。

发泄那一丝忧虑,让自己轻松;

去面对那些不能逃避的

勇敢面对。

无法改变的,去坦然接受。

寻找自己心里的声音,给自己鼓劲。

让理想插上翅膀,飞翔思绪。

天马行空,敢想敢做;

just do it  ,心细如发。

训练自己的眼光,充满远见。

增长自己的知识,丰富头脑。

分享自己的想法,一同成长;

不在乎收获,只要求付出。

让自己的双手勤劳,装扮人生。

让自己的双脚植根于大地,感受滋养。

 

交值得交的人,信值得信的人;

不断的修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