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呀呀呀,又是一年春来到,伟大的诗人、顺口溜实践者、本博博主是这样歌颂虎年的:
老牛耕田整一年,
又该金虎啸山川,
 ...
作者文章归档:肖宾
今年的语言类节目水平真是不咋样,估计别人都骂了,我就不骂了。
植入广告越来越穿凿了,硬的能把观众砸死,就算为了把烧坏的楼返修,也不用这样赤裸裸的偷钱吧?
刘谦节目植入汇源果汁;
蔡明节目植入洋河蓝色经典;
本山节目植入搜狐、国窖,
植入台词一个比一个整的生硬,
收了人钱,也不好好整整词,硬往上堆,这能有个啥效果啊,整个一强奸式广告,强奸观众,强奸厂家。
如果按这样“捞钱办春晚”,“关门办春晚”发展下去,
那我建议干脆来个“广告歌曲大串烧”吧,还可以弄个“广告歌曲大怀旧”,把正义的来福灵、还有燕舞都整一下,那样好歹还有个调,算是诱奸式广告,大家快感更强点。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
一个解禁公告,一个深度下挫,中国平安没带来平安,引领大盘失守三千点,关键点位,关键时刻,导致大盘图形走坏。前两年那波气壮山河的大行情里,正当多空双方苦苦高位僵持之际,也是中国平安,提出大规模增发,于是多方溃退,一跌经年。平安给股市带来了太多不平安的冲击。
价值投资者肯定会高呼:昨天出逃、砸盘者没有远见,就算流通股本扩大,但平安公司价值不变,抛售何来?长期投资理念,不该为此动摇,市场心态应更成熟,风物长宜放眼量。
其实也难怪投资者闻风出逃,大非的解禁...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3日对外宣布,北京市11个相关职能部门发布《北京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意见》,联手推出一系列楼市调控措施。新政出台,又是“惊起一片喧嚣”。
几年来,房价下跌不常见,调控楼市的政策咱见得多了。调来调去,房价已乘轻舟去,空留两岸“猿声”啼不住,弄得举世滔滔,现在一见政策出台,都是君子风范——动口不动手,嘴上沸反盈天,讨论半天,各说各的理,先把政策拉到自己的队伍里,“政策装饰了楼市,政策引发的观点装饰了自己的梦”。最后,梦醒了,楼市涨了,政策又换了新颜,重新叩...
举报方言之凿凿,长虹方慷慨激昂,双方针锋相对,仔细看双方观点,很是有趣。
长虹方的声明全文约在1100字左右,其中对“财务是否造假”这一核心问题,只用了200多字进行解答,200多字中多是官话、格式话和套话;声明的主要篇幅集中在了“范德均其人”这一部...
节选自《股市风云二十年》
激情过后是平淡,井喷之后是回落,放量过后是调整……
经过1994年三大救市政策强心针刺激后,在股市从沪指300多点暴涨到1000点以后,各路获利资金纷纷打点行囊,收获庄稼,股市开始调整了,从1994年9月中旬开始,牛市退潮,市场上开始自我制造各类谣言,吓唬自己,经过国庆假期后,两市更是疲弱,沪市股指逐渐回落到700点左右。就在一片疲弱氛围中,就在一片平淡之中,中国证券市场上最惊天动地的一场多空生死对决已经渐渐开场了。
总有那样一场战役、一次对决、一次比拼...
节选自《股市风云二十年》
决战前夜
据尉文渊的回忆:2月7日,也就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尉文渊又一次出访美国和澳大利亚,按照邀请方的安排,他将于2月28日飞回上海。
“交易所的人打电话给我让我快点回来,说好多事情要等着我处理。”最终,他临时决定改签机票提前回国。
“21号到墨尔本机场临时换机票,由香港中转换成当天19:30东方航空飞上海的飞机。”由于航班延误,等飞机降落上海虹桥机场时,已经是22日凌晨了。急着往回赶的尉文渊,全然没有想到,他这样披星戴月赶回来的结果,是遇到了一场改变他人生命运的“金融风暴”。
22日下午去交易所上...
遗产税应为调控房价利器
当代表委员们热议房价的同时,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公布了2009年的业绩情况。
截至3月10日,沪深两市已有34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公布了2009年年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90.49亿元,同比增长21.94%;实现净利润184.41亿元,同比增长47.91%。近四成房企业绩涨幅在50%以上,其中9家房企的业绩增幅超过100%。
注意一下收入和净利润这两个数据,净利润的升幅远高于收入,这说明净利润的提升,不光得益于销售的增加,更得益于上涨的房价。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都化作了地产商的利润。还有一些房地产商则表示,所有上市房地产企业都公告了,...
数据一出,市场上喊声四起,加息!不加息!吵作一团。
建议加息者高喊:此次食品价格涨幅尤其明显,2月CPI涨幅已创下自2008年11月以来的新高,并且高于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25%),负利率、食品价格上涨,这对低收入人群都是最为严重的冲击,为了让低收入人群有所保障,应该迅速加息,防止负利率条件激化泡沫生成、影响收入分配。
&...
1、中国第一位殉职的新闻记者是——沈荩。1903年,慈禧欲与沙俄缔结《中俄密约》。密约事关中国的命运,沈荩将打探到的密约草稿发表于天津英文《新闻报》。舆论哗然,中俄签约计划成为泡影,他也惹来杀身之祸,死时年仅31岁。
2、沈荩死的很惨,按《大公报》的报道,“因本月系万寿月,向不杀人。奉慈禧皇太后懿旨,改为立毙杖下。惟刑部因不行杖,此次特造一大木板。而行杖之法,又素不谙习。故打至二百余下,血肉飞裂,犹未至死。后不得已,始用绳紧系其颈,勒之而死。”
3、沈荩就死在北京,沈荩死后,在这个城市里,众多报馆开了又关,众多报人来了又走,总有一些报人走在了沈荩的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