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彭小松

我独创的泛箱体、钻石坑理论,屡试不爽,实战有效,三个月实现翻倍!

人的本质与营销诀窍


 什么是人?

马克思说:

第一,"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第二,"个人是社会存在物";

第三,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

普罗塔哥拉有一名句“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俗话说的“屁股决定脑袋”。那么,人是如何以自己作为万物的尺度,来测量、丈量、判断万物的呢?

马克思恩格斯说: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源性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方式)。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人的需要是万物价值的尺度”。

罗素...

Read more

毛泽东作文打100分,原因是胸有宏义


 《商鞅徙木立信论》毛泽东民国元年(1912)在湖南省立高等中学(今长沙市第一中学)读书时,参加作文比赛时写的一篇作文。

时任国文教员老师柳潜给了100分,并给评语:“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是有功于社会文字。”

毛泽东的作文原文如下:

商鞅徙木立信论

普通一班毛泽东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

Read more

老子与马斯克


近读新闻:川大的校长,要求研究生们,遵循第一性原理。李校长是在研究生的迎新会上提出要求的。

我想:本科生可以不管这个第一性原理吗?是因为层次不够吗?文科生应该不应该遵循第一性原理?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我小时候,我的母亲教我,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另外一种表达。

举个例子:马斯克准备造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时候,市场调查的时候,都表明,电池组件是储存每度电600美元,马斯克就去调查组成电池组件的原材料,发现铝啊、锂啊、镍啊、钛啊,在矿山不是白菜价吗!通过追问,通过运用第一性原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马斯克做到了每度电80美元。接着,马斯克通过算账,发现发射火箭,组成...

Read more

不懂《道德经》第2章,韩信、太平公主都被杀了


 

不懂《道德经》第2章,韩信、太平公主都被杀了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白话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规律。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

Read more

笑看李耳吹牛上天:解读《道德经》第4章


在解读《道德经》第四章的时候,我们得复习一下。

总的来说,《道德经》是老子给尹喜上课,尹喜记录下来的。

在第1章,老子讲了什么是道、有和无的关系;

在第2章,老子讲了美丑、难易、善恶等几对关系;

在第3章,老子给贤打了引号,并对“贤“”进行了恶毒攻击、排斥、诅咒。


做记录的尹喜,举手请教老子:

“老师,我对道还是有疑问!您讲道,怎么又扯到美丑、难易、善恶去了呢?我能够用道,来理解宇宙万物吗?”

老子于是停了下来,再一次解释了道。循循善诱,继续说了第4章。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

Read more

100%的人,没有读懂《道德经》第3章


 草民今天来学习、解读《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草民的解读]

1、我读了我找到全部的《道德经》第3章第一句的翻译,100%都说: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差异仅在贤能/贤德。我想说,这100%的专家、大咖都错了。

 

2、在现代英语中,idiot是笨蛋、傻瓜、白痴的意思。可是 idiot 源自希腊语 idiotes ,本意是“私人、不任公职者”...

Read more

《道德经》第81章解读及案例


 [道德经第81章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释]

不需要,你我都懂。

[白话文]

可信的话不美,美的话不可信。善的人不辩,辩的人不善。智者不博,博者不智。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因为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拥有;因为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老天爷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谁按此操作的]

1、星移斗转,2000多年来,总有一个规律,就是忠言逆耳。在网络上,之前有两个按钮,...

Read more

科学家解读《道德经》第1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注释]

1、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2、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3、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4、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白话文新释]

1、不知道斯大林是不是附庸风雅...

Read more

3个中国首富,读懂了《道德经》第81章


《夜读道德经》

 [第81章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释]

不需要,你我都懂。

[白话文]

可信的话不美,美的话不可信。善的人不辩,辩的人不善。智者不博,博者不智。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因为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拥有;因为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老天爷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谁按此操作的]

1、星移斗转,2000多年来,总有一个规律,就是忠言逆耳。在网络上,之前...

Read more

谷爱凌爆红,推动多重国籍的进展


不说谷爱凌,我来说几个价值观的问题:

双重国籍怎么说?合理不合理?要得不要得?叔本华说,人彻彻底底是欲望的奴隶。中国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见欲望的本源是利益,欲望的指向也是利益。

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就是承认某些人在两个甚至多个国家有利益。承认双重国籍与不承认双重国籍,孰优孰劣?当多重国籍成为联合国成员国的普遍规则,国家主权、战争、地缘政治、国际贸易等,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跨国利益,会不会推动多重国籍规则的联合国化?承认人权大于主权有没有先进性、引领性?

选择拥有双重国籍的人,他在两个国家都有利益,如果没有物质利益那也一定有精神利益。假如某国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