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薛华

中国电力电气品牌专家,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品牌战略顾问

“柏林墙”的倒了与“纽约号”新生的商业思考


文/薛华

众所周知,中国光伏市场最大的“粮仓”是欧洲,尤其是“德国”最大,潜力“粮仓”是美国。从德国柏林墙的倒了与美国“纽约”号两栖舰的诞生,我们能看到德国人和美国人的商业态度吗?

一、德国态度
20年前,1998年柏林墙在摇摇摆摆中被推倒。
柏林墙,据传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和西德,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成为二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89年拆除,其间28年。
1989年11...

Read more

老二是如何挑战老大的?


文/薛华

本文与另一篇《老大如何反击老二的挑战》是“对联”的上下联。
老二天生就为颠覆老大而活着。这种现象不仅可以在商业、政治中大有实证,甚至还可以从社会学中间寻找到依据。
上海交大黄采金教授教导我们说,不论是挑战还是反击,均需要扎对方“死穴”。
老大与老二的打斗,严肃理论可以翻阅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之“为市场领先者、挑战者、追随者和不缺者设计的营销战略”一节(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九版,346页)。
我的则属于戏说。

一、社会学如何说?
自小就纳闷,老二怎么就喜欢搞阴谋。那时还没有实现国策,家...

Read more

没有僵化的欧洲,只有僵化的营销


没有僵化的欧洲,只有僵化的营销
文/薛华

欧洲人的消费心态与我们差异有多大?我们商品和品牌应该以何种方式向欧洲致敬?

判断一个国家常说要听其言,观其行。现在透过欧洲人策划的三个事件来探讨今天欧洲人的思路,再透过其思路判断其消费行为和对品牌的接受习惯,这样来判断他们的判断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这三个经典案例分别是:德国世界杯六大雕塑、瑞典“哥德堡”号帆船重返广州、德国“多米诺柏林墙”的推倒。前两个发生在2006年,第三个发生在2009年。两个发生在西欧,一个发生在北欧。三个案例都是正宗欧洲思路。

读案例,看新欧式营销的三阶段思路&md...

Read more

盘点2009:中国光伏十大年度关键词


导语: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有方向感,一群远见的精英思想正在汇聚成一张清晰的低碳线路图,供人类未来抵达。拯救地球环境,不能或缺中国力量。2009年度,中国光伏正在赶往一条叫做社会责任的低碳大道上。
 
一、零碳建筑
2009年1月8日,尚德董事长兼CEO施正荣博士与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等出席尚德生态大楼仪式启动仪式。
这座出自大设计师之手,长在中国大地上的地标建筑,将进行5大零碳试验:
1、光伏一体化技术——这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光伏幕墙,装机容量达710千瓦,光照充足条件下光伏系统日发电量最高可达2380度。每天的统...

Read more

河姆渡,因北极融化沉没


文/薛华
 
 河姆渡不是一个渡口。在河姆渡,没有对岸。河姆渡是一个有7000年历史的文化遗址。
 但是,河姆渡是有此岸和彼岸的。此岸,站着好奇的后人,彼岸站着惊慌的先人,当中是6000年的时空阻隔。7000年前,河姆渡人四下惊散,向高地奔跑,向所有的诺亚方舟奔跑,留下满地叫河姆渡的碎片。
 河姆渡是一个文化渡口,哪些深埋的文化信息,“引渡”我们穿越时空,或者将河姆渡文明一点一点“摆渡”给我们。
 
 一、在找不到入口的渡口
 站到渡口不难。十六年前,在...

Read more

施正荣的“中国芯”——60周年庆祝文章



文/薛华
 
一名海归爱国是否更义无反顾?一名博士爱国者是否更富于内涵?一个光伏产业的爱国者是否洒满阳光?
这里记录海归博士出身的中国光伏领袖——无锡尚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正荣的几段小故事,从另一个视角纪念新中国60周年。

 
一、“绿色海拔之旅”与国旗的故事
很多人知道,2009年9月,尚德刚刚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高海拔“长征”——“绿色海拔之旅”,与施正荣博士在“世界环境日”打了两个高海拔的电话有关。
很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