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林江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

做外向内源协同发展的“双打冠军”(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5月17日A2版)


广东必须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才能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成效。简单地说,广东与其做“单打冠军”,不如争取做“双打冠军”。

  与其做“单打冠军”,不如争取做“双打冠军”

  “单打冠军”指的是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或者内源型经济的发展上做得最好。毫无疑问,改革开放30多年,广东选择了前者,成绩有目共睹。当然,广东的外向型经济在发展中也有其存在的问题,包括主要强调出口额以及招商引资额,而对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重视不够,国际化程度也不够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前,由于出口市场比较畅旺,我们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并不大,可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尴尬局面却是明显的: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下,广东的外...

Read more

制度创新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来源:南方日报2010年5月31日A2版)


广东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两件事情要做:一是把珠三角地区的落后生产力通过“双转移”的方式向广东“东西两翼”转移,腾出产业提升的空间;二是就地升级,培育或引进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广东经济新的增长点。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在新形势下广东就地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意见》专门提出近期重点抓好三大产业,包括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个人认为,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产业链条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链条可以很长,譬如说半导体照明产业,芯片研发属于上游...

Read more

谁动了租赁经济的奶酪?(本文发表于东莞日报2010年5月31日)


日前,东莞发生了一起“柏林墙事件”,位于东城区的某一社区与邻近的寮步镇的某一社区的居民可能是因两社区存在着租金差额水平,一方居民“自发”地垒砌了一堵围墙,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新形势下租赁经济角色的热烈讨论。我个人认为,租赁经济的现状一天不改变,东莞经济的深层次矛盾将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

过去30年以来,东莞采取了一种当时还被认为是具创新性的做法:为了适应外向型经济对于厂房的殷切需求,政府通过氏族宗亲势力的影响,成功说服村民把土地集中起来,交由村委会整体建造厂房并出租给港台和外国制造商,所得报酬再由村委会分配给村民。这种制度安排虽说不一定完全合乎土地,尤其是农村土地的使用规范,可是由于我国...

Read more

对办理居住证捆绑收费的联想(发表于《东莞日报》2010年6月21日)


       最近,有不少新莞人反映在部分社区办理居住证,被告知要收取40—50元,甚至更高的费用,与市政府较早前宣布的首次办理居住证免费的政策有不一致的地方。这种现象让人们有以下的联想:一是随着租赁经济越来越受到挑战,不少社区(原来叫村委会)希望通过捆绑收费来增加社区的收入;二是捆绑收费只针对办理居住证(其前身是暂住证)的新莞人,此举带有歧视新莞人的成分;三是捆绑收费与政府或者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边界不清晰。先说第一个联想,总所周知,东莞过去的20多年的经济发展靠的是外向型经济,尤其是租赁经济的支撑。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