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曦沦

杨曦沦是CEO品牌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的创立者,其CEO品牌管理思想是由品牌本质说、品牌价值说、品牌纬度说、品牌定位说、品牌营销说、品牌阶段说等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
  杨曦沦在《CEO品牌之道》一书中对21世纪品牌做了全新定义:品牌是人们对组织、产品、服务提供的一切利益关系、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综合体验及独特印象,是能为特定所有者带来长期收益的符号化的无形资产。这一定义被誉为帮助品牌经营者告别了盲人摸象的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成为了企业品牌创建活动的行动指南。
  杨曦沦的品牌管理思想是建立在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中外品牌企业家实践的基础上,并吸收了马斯洛需求理论、科特勒营销理论、克劳特定位理论以及广告、公关、传播、网络等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其CEO品牌管理思想不仅具有前瞻性、系统性,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作为全球华人中第一位将“奥林匹克品牌”做为全球品牌管理的标杆进行研究的专家,杨曦沦在2008年推出《奥运品牌模式》一书,通过奥运品牌运作的分析,揭示了全球化品牌的战略架构、城市品牌建设的路径、体育品牌营销的策略、品牌资产经营的模式等等,国际奥委会北京首席代表李红女士在该书序言中指出“其研究成果将对中国品牌全球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媒体称之为“品牌界献给奥运会的最好礼物”。
  杨曦沦认为,在21世纪,品牌产业化和产业品牌化将成为一种趋势,所谓品牌产业化,表现为产业的优势资源愈发向拥有品牌经营能力的企业聚集,形成强者愈强的产业格局。所谓品牌产业化表现为品牌作为一种可独立经营的虚拟资产,通过可复制、多元化的品牌经营模式,整合有形资产,创造长期收益。
  杨曦沦认为,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品牌经营战略将发生重大转变,这就是从品牌形象传播向品牌化组织建设转变,从品牌营销到品牌资产经营转变。引领这一变化的是一大批具有大使命、大构想、大执著的品牌企业家,他们将品牌经营带领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从提供一种产品发展为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从管理一个企业发展为领导一个美好事业,从财富的创造者发展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
  杨曦沦于2003年创立了首席执行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并任首席品牌架构师,通过和企业家的多年合作,建立了以CEO品牌管理思想为指导,以企业家品牌创建实践为基础的CEO品牌经营管理体系,涵盖了品牌战略规划、品牌组织架构、品牌实力评价、品牌整合营销、品牌运营管理到品牌资产经营的一个完整的品牌经营链。
  杨曦沦2008年创立首席执行官品牌资产管理研究院,并以CEO品牌管理思想和CEO品牌创建体系为基础,推出中国第一个系统的品牌实力评价体系,弥补了品牌经营者对品牌投资效率、品牌经营能力缺乏客观评价的管理瓶颈。
  杨曦沦认为,品牌架构师不是商学院教育的产物,而是鲜明的使命、独特的商业经历、符合型的知识结构、创新的思维方式和个人偏好构成的。杨曦沦拥有有十几年的传媒界的从业经历,形成了发现、理解、表达、传播的独特能力,他还是国内最早倡导和推广风险投资事业的创业顾问,参与了多个领域的商业模式的设计和互联网创业,创立首席执行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后,专注在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品牌定位和品牌经营模式设计,为保险、餐饮、医疗、非盈利组织、网络、传统文化品牌、开发区等众多品牌的创建与发展,提供品牌战略管理咨询和品牌整体解决方案。
  杨曦沦先生的品牌理论和品牌创新实践,受到企业界的高度认同。受邀在重大会议、论坛、电视上发表演讲,并就企业的品牌发展与重大品牌事件提供专家意见。
  杨曦沦担任的职务包括:
  首席执行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首席执行官品牌资产管理研究院创始人
  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全球CEO俱乐部品牌顾问
  绿领俱乐部品牌顾问
  专家网品牌顾问
  中国扶贫基金会荣誉理事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
  2008中国十大品牌专家
  杨曦沦的品牌管理思想得到媒体广泛报道: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财经报》、《经济观察报》、《中国联合商报》、《商学院》、《企业研究》、《中国企业报》、《人民日报市场报》、人民网、搜狐网、新华网、东方网、凤凰网、《中国名牌》、《首席品牌官》、《奥运经济》、《北京青年周刊》、《成功营销》、中国教育报、京华时报、北京晚报等。

颠覆:城市品牌创意的“种子”


    软的代替了硬的,轻的代替了重的,小的代替了大的,内在的代替了外表的——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颠覆了人们对于英国的传统印象,再次证明英国是一个不断用新思想颠覆传统的国家,哪怕“传统”是他们创造的。

    作为任何一个城市品牌的设计者,关注世博,不仅要关注各国场馆富于创意的造型,更要关注场馆的设计理念,因为设计理念决定着一个城市品牌的价值。
    我一直关注英国馆,因为英国是首届世博会举办国,也是最早倡导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他们如何在设计中表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是我非常关心的...

Read more

杨曦沦:品牌世界里的4张牌


 

我曾经在世界正在品牌化一文中,谈到产业品牌化和品牌产业化正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一个品牌家族金字塔的概念,并对其中的4类品牌进行描述。
·贵族品牌:是品牌家族中皇冠上的宝石。产品和服务品质精良、历史悠久,代表独特文化气质并能满足人类情感巅峰体验。品牌消费者通过支付自己的资金和情感保证了品牌所有企业的基业常青,如牛津、哈佛等世界名牌大学,轩尼诗,雷达表,保时捷等高档消费品牌。
·领袖品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丰富性、规模性、创新性和高附加值,在整个市场份
额中居领先地位。具有全球扩张能力和资本运作体系...

Read more

从“嘻哈包袱铺”看80后的而立之年


 

 

 
 
在60年代人眼里,80后还是小孩,他们没有多少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似乎还不能指望他们做什么。但是屈指一算,明年是2010年,中国的80后就进入了而立之年。以这个尺度来审视80后,他们不仅应该,而且能够做些什么了。
    一个在网上转帖了8亿次的嘻哈包袱铺,就印证了我上述的结论。
  嘻哈包袱铺是一个几乎由清一色80男生组成的相声团体。于2008年底迅...

Read more

献给30位品牌人物的颁奖词


    我在去年底写过一篇文章,题目为“对话中国品牌三十年”,内容涉及品牌发展趋势,而没有涉及品牌人物。这两天中国品牌产业联盟隆重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人物榜,影响很大。受此影响,我从这些榜单遴选出我心目中的30位品牌人物,我给予他们的上榜理由是:他们怀揣美好愿望,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努力,为消费者带来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中国的品牌事业带来了信仰和信心,为人们的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提供了长期价值,同时形成了一个可以传承的品牌故事。

入选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名)

 

...

Read more

做咨询比不上玩策划的——品牌咨询工作者转型建议之四


面对培训的、颁奖的、排行榜的,咨询业的生存之路越走约艰难,现在还有一个竞争伙伴,更可怕,就是玩策划的。

如果说前三种买卖对参与的企业而言,是有益无害,玩策划的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场对赌游戏。如果一个想走捷径的企业老板遇到一个敢拍胸脯说“没有任何问题”的策划大师时,做咨询的基本就死定了。按说人人都是策划家,只要你能说出个点子,但人人肯定不能都是咨询师,因为这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掌握许多专业工具。正是因为人人都能出点子,只有做到“点子大王”和“策划大师”的地位才能靠点子卖钱。而面对那些点子也不少的企业老板而言,玩策划...

Read more

做咨询比不上排榜的——品牌咨询工作者转型建议之三


最近关于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的各种品牌排行榜引发了来自品牌界专家的异议。主要是有两点,一是排行榜编制缺少可信服的依据,二是以编制虚假榜单收取费用。而我的观点是,第一不要因为写着是世界品牌排行榜,就把它真的当排行榜看,这样有点天真;二是这样打着排行榜名义赚钱公司是有其生存的土壤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在中国真正组成品牌的企业就不多,加上信息不对称,很难编制出真正意义的排行榜,更不要说几百家的上榜了。相信发布单位和花钱上榜的单位自己都不信。其次是大家在品牌是个好东西上是共识的,而且如果有品牌,卖东西,办事都方便。所以编制排行榜的机构应该定义为品牌包装与营销机构,而不属于品牌评价机构。第三,就是...

Read more

做咨询比不上颁奖的——品牌咨询工作者转型建议之二


上一篇说是做咨询的比不上卖嘴的,这段说做咨询的比不上颁奖的。

所谓做咨询比不上颁奖的,是指对企业而言,做咨询的不如做颁奖的受企业家欢迎。咨询上来就给人找毛病,目的是卖自己的药。颁奖的上来是说人家的好,目的是给人家带大红花。人家一高兴,多少会想办法用不同形式给点回报。所以说,颁奖是一个礼尚往来的游戏。

探究起来,颁奖本来是给予某领域有突出贡献者的一种荣誉。从国家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到单位给予的各种表彰,都有肯定成就,树立标杆的价值。尤其央视推出颁奖晚会的活动后,颁奖又具有了娱乐传播的功用,不仅奖励你,还有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为此,各种媒体、组织都举办颁奖活动。...

Read more

做咨询比不上卖嘴的——品牌咨询工作者转型建议之一


我所从事的工作,是在品牌领域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智力服务。我很关注企业家的需求,除了和企业家朋友私下交流外,也通过一些“市场行情”来判断企业家的需求。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摆在咨询工作者面前有四个竞争伙伴:搞培训的、搞颁奖的、搞排行榜的、搞策划的。

我经常坐飞机出差,总能看到机场卖书的地方在放培训师的演讲。只要一停步,就不想走。按说我也是书不离手的人,但是也喜欢听听,理由就是讲的有趣,也有道理。我估计很多企业家和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最有意思的,发现很多演讲的都属名不见经传的人,而形象气质很像是央视厨艺比武的大厨。后来我遇到一位培训行业的老师,一问才知道,巨大的市场需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