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多钰

新京报副总编辑

成为杨澜,还是成为桃姐?


  一位写字为生的朋友,在我办公室逗留的两个小时里,和我聊起杨澜。他觉得杨澜是中国女性的奇迹,除了杨澜之外,中国再也没有另外一个人像她那样,拥有无懈可击的人生,成为中国人不可舍弃的人生样本。

  那位朋友是位男士。我想您能想得到。在中国,喜欢杨澜的人里,有男有女,但是男士对她的钦慕会更加多一些。我认识的一位传媒大佬,最欣赏女主播一类的“厅堂女人”,说到值得追求的女人,都是女主播。杨澜便是这类女性中的佼佼者。后来我零星问过一些有些社会地位的男士钦慕的对象,女主播竟然是相对集中的方向。我因此想起《南方周末》很久以前曾经发过的一篇文章“工作着是美丽的&...

Read more

马云遇到乔布斯


  中国热爱乔布斯,而乔布斯并不喜爱中国,这是我手捧中信出版社高效率推出的中文版《史蒂夫·乔布斯传》时,想到的第一件事。

  乔布斯为什么在有生之年从未踏足中国?网上已有专述解释。其实不需要解释也可以用脚想到,一个痛恨抄袭的人,在一个遍地山寨的国度里,眼睛该往何处看,脚该踩在哪里呢?换句话说,一个有逻辑的企业家该如何在一个没有逻辑的社会落足呢?虽然乔布斯喜欢毕加索的那句“好的艺术家只是照抄,而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虽然他宣称“在窃取伟大的灵感这方面,我们一直都是厚颜无耻的”,毕竟,无形的灵感只有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能捕捉...

Read more

“跌倒”效应


       多年以后,假如白发苍苍的我跌倒在北京的街头,我不会指望有人紧走几步,上前搀扶起我羸弱的身躯。我将静静地趴伏在干燥的大街上,等待救援部队赶来,像等待一场战役打响。我不能随便起身,因为那会遭来人们嘲弄的眼神——什么年代了,还玩跌倒游戏?

  早起看到卫生部发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差一点以为是网友的恶搞。头版头条,白纸黑字啊,有种荒谬感浮上心头,脑海里顿时出现上述情景。

  老年人跌倒,到底是一桩有关医疗救治的技术问题,还是一桩涉及公众良俗的社会问题?群情汹汹,这个问题不言自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