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有关资本外逃的消息:“种种迹象显示,在经济基本面无改善的背景下,国内资本外流的情况仍在持续,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高峰期……”
还不单单是越来越多的境内资产正在转移海外,其实,这些资产的持有者们,恐怕也正在悄悄地准备着与自己的桑梓之地“说再见”。据《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14%的千万富豪目前已移民或在申请移民中,还有近一半在考虑移民。
“人财两空”之忧的隐现,原本与经济总量全球老二的盛世图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却又成了无法否认的现实情势。话...
作者文章归档:朱克力
这是一则有关资本外逃的消息:“种种迹象显示,在经济基本面无改善的背景下,国内资本外流的情况仍在持续,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高峰期……”
还不单单是越来越多的境内资产正在转移海外,其实,这些资产的持有者们,恐怕也正在悄悄地准备着与自己的桑梓之地“说再见”。据《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14%的千万富豪目前已移民或在申请移民中,还有近一半在考虑移民。
“人财两空”之忧的隐现,原本与经济总量全球老二的盛世图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却又成了无法否认的现实情势。话...
“国资14条”能否真正消除民企心理障碍,引导大量民营资本入场,产生促进国企市场化改革的“蝴蝶效应”?
国企改革,是否真的宣告在新框架下重新启动?
“新36条”颁布两年后,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新36条”实施细则,提出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14条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国资14条”),规定民间投资主体可以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民资可“组...
舟至中流已无“石头”可摸 剩下全是难啃的硬骨头
改革往哪走?请问问底层
《侨报》2012年5月20日
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5月14日刊登整版文章谈政治体制改革,再次释放改革信号。
1978年至今,大陆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深得已无“石头”可摸。也正是因为没有模式可以照搬,各种权威观点与解决思路才得以迸发。
不过,在人们用专业眼光分析改革的同时,也不能放弃用底层视角去感受改革。民众的视野虽然没有那么宽,但却最直接。毕竟,改革的最终受益者是他们,他们的诉求也决定着改革的方向。
重启改革:
要先...
价值启蒙的前夜
“中国传统历史上有个谜团:十几次改朝换代获得了成功,而十几次大的改革却大都失败了,以至于有人说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究其原因,在最深层的理念上的启蒙,中国远未真正完成。
变革的实施,有赖于思想的启蒙、共识的凝聚。综合中国百年历史与现实来看,对转型实质的认识分歧,以及与之对应的路径选择分歧,正是近代以来“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核心来源,也是新一轮“左”“右”之争关键所在。我认为,路径选择的价值判断,亟须破除“以成败论英雄&...
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
“创新驱动”的重中之重,无疑是持续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
减少管制、打破垄断、放开市场,从而激活社会活力。舍此别无他途
文/朱敏
想开启下一轮经济发展潮流的闸门,钥匙在哪里?对处于转型之中、正在重新构筑核心竞争力的中国经济来说,这个问题的确迫待求解,其答案亦亟需实施。
过去,以“摸着石头过河”为特征的实用主义经济思想对中国告别贫困、走向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如今也面临走至“深水区”的新挑战,从而难以再像前三十年那样有效应对内外变局。用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大师的话...
【现在讨论重启改革议程,往往思维比较局限,难免“盲人摸象”看不到利益与观念的源流。当改革走到“深水区”,意味着不能再对困扰中国百年的“转型”大命题再含糊其辞。从传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从山坳走上平川,才是正道。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各个局部领域的技术性调整不重要,而是当前日渐浓郁的社会暴戾气息,可能已难容许过往的渐进式修补在纾缓社会张力上的不足。有识精英间的共识凝聚和思想文化上的民智觉醒,方可弥合与再续上个世纪以来被“救亡”压倒的“启蒙”,使改革真正具备广泛...
对于2012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主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为四个字:“稳中求进”。这一表述不难理解,就是在实现宏观环境保持相对平稳(经济“软着陆”)的前提下,侧重于结构调整和改革突破即“调结构、抓改革”。有所巧合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在对2012年中国经济进行展望时,我也想到了四个字——“动中求变”。
值得一提的是,“动中求变”虽然乍看与“稳中求进”在字面上有所不同,实则基调与之并无二致:...
秋风萧瑟,寒意袭来。
自年初以来,民营企业生存状况堪忧:接连遭遇了严峻的成本高涨、钱荒、用工荒、电荒、油荒……尤其到了6月份,不断传出民企停业或倒闭的消息;而9月以来,关于温州老板“跑路”的消息,让中国民企生存困境愈加备受关注。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较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更为艰难。
怎么办?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中国经济,尽管从整体上看,尚无“滞胀”或“硬着陆”之虞,但对众多民...
三峡效应被炒作?
朱 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干旱和洪涝灾害自古有之,至今依然未能解决。但今年上半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其他省市的“旱涝急转”现象触目惊心,可谓旱涝两重天,这种状况从科学角度究竟应该怎么解释?
程晓陶(中国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处于亚洲,受季风气候影响,有非常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降雨不仅年内分布不均,而且年际变幅很大,易于形成干旱和洪水,这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不太一样。比如欧洲的英国,一年的降雨,每个月几乎是平均的,没有...
“融资难”的呼声最高
朱 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您担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快满一届了。在您看来,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李子彬(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发展有企业内部的问题,也有企业外部的问题。企业内部的问题,企业自己常常不怎么讲,但“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要说面临的最大问题,我想主要还是来自企业内部。同样一个问题,不可能对所有企业造成同样大的影响。但作为协会来讲,还是为它呼吁外部条件的时候多。企业内部的问题,需要靠企业自身去认识和觉悟。
朱 敏:一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