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新开发小区的建设里,往往忽略了对菜市场的布局规划。未来房价不可能再有过去那般暴涨,开发商的注意力应该更多地回归到日常生活的细节服务上来。
在北京,很多社区周围一公里左右可能很容易找到一两个shoppingmall和超市,但却很难找到菜市场。
其实很多人很愿意买菜市场的账,似乎也很热衷于享受和小贩讨价还价、饶把葱蒜的感觉。大超市菜品虽然更全更多,看起来也更干净,但价格却很昂贵。先前有报道说超市菜价里头,最后一公里的流通费用就占了50%,讨价还价很难。
据笔者的观察,在很多新开发小区的建设里,往往忽略了菜市场的布局规划,大概是想着有了mall和大超市这...
作者文章归档:杨遴杰

土地市场真的回暖了吗
限购政策实施后,一直在冷清中苦熬的房地产市场似乎终于迎来了转机,楼市三四月份的小幅反弹,随后是成交大幅上涨的“红五月”,随着千人排队,二手房涨价等报道涌现,似乎“红六月”的图景也要成为现实。与之相映的是土地市场回暖的景象,六月份以来一些大城市高溢价地块出让频频出现,既有恒大以13.22亿元、溢价170%、楼面价近3.3万拿下广州珠江新城商业地块,也有上海嘉定新城地块高达435.5%的成交溢价率。
土地市场真的回暖了?和过去一年多土地市场的冷清相比,土地市场除了底价成交和流拍两种结果外,也终于出现了久违的高溢价出让现象,说明至少...
收入分配改革对楼市影响深远
酝酿已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即将出台,未来在提高收入的同时将实现更均衡的分配,以减少收入差距,促进消费比重的提高。这为房地产市场未来长期稳定而非投机波动式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据媒体报道,从2004年开始启动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将在今年下半年出台,方案希望通过政府减税、资方让利、劳动者所得提高的方式改善分配结构,通过“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缩小收入差距。在提高收入的同时实现更均衡的分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也具有深远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国房地产市场这些年来,动辄过热的原因恰恰源于我国收...
经济结构才是房价问题的关键
钱多、缺少投资方向是房价上涨过快的两大原因。当前房价的下跌仅仅是以行政利刃砍掉需求带来的,限购退出后的房价上涨不缺乏动力。解决房价问题的关键在于,构造一个均衡稳定的经济发展结构。
最近一些高房价城市频现“房闹”事件,说明房价在限购政策执行一段时间后已经出现了实质性下跌。对此,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放开限购,房价一定会报复性上涨,论证方式不一而足。
过去房价上涨过快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钱多,缺少投资方向。我国消费不旺带来GDP增长和就业问题,长期依赖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和低汇率推动出口增长两种方式来解决。低汇率政策积累了大量贸易顺差和谋求汇率...
界定征地范围是重中之重
去年初,《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各方预计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之日也应该不远了。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制定出台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国务院也将此列入今年要努力完成的七大任务中。
两会结束不久,河南上蔡出现了“无公告、无协议、无补偿”的“三无”式拆迁,以招商建学校的名义,在土地审批程序未完成的情况下,直接把推土机开到了麦田里。这种视规则为无物的“大无畏”式征收,恰恰从反面印证了出台新条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另外,今年初国土资源部公开...
如果小产权房合法化……
近日,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除了要求大力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外,还特别强调“严格禁止通过土地登记将违法违规用地合法化……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等违法用地,不得登记发证。”“小产权房”合法化的论调再次遭遇政策明确否决。
中央政策关于“小产权房”早有定论。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规定:&ld...
限购政策退出时机未到
近日,管理层关于限购的行政办法属性首次公开表态引起了广泛关注。业界重点关注其中两部分内容:为了抑制住房价过高过快上涨的势头,“不得已”采取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将来建成了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并将银行、财政、税务、公安系统的一些信息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就“不必”限购了。
主要有两种解读迅速蔓延开来:视之为政策松动信号者认为,既然确认限购是行政办法,设计其退出路径及步骤是为应有之义,迟早而已;而悲观者则强调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整合工程过于浩大,限购退出遥遥无期。
可以确定的是,限购终将逐渐退出,探讨当前的市场环境是...
保障住房不应滥竽充素
发于6月14日《国土资源报》评论版。
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下达后,各地为完成任务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除了政府建设外,更有单位自用地建房、没收违建房、集体土地建房等各种奇招出现。最近还出现了政府租赁提供公租房的新形式。
据报道,西南某市近期出台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政府出资在市场上租赁的住房也作为公租房的来源之一。在具体实施中,计划由政府授权的机构,以政府部门定期公布的房屋租赁市场租金参考价为基础,与社会上有闲置房屋的业主洽商,将其闲置房屋一次性租赁较长时间,然后再由政府出租...
警惕宏观调控向微观控制发展
发于6月1日《中国建设报》之《中国住房》周刊的《热点评论》。原文更激烈,计划做一版社论,结果怕惹事,改得好接受一点,放在二版头条了。
近来,“限地价、竞配建”的供地模式,正越来越广泛地被各地方政府采用。这一做法,在制度设计上就充分考虑并兼顾了避免“地王”现象和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被不少地方政府视为一种有效的制度创新。
通常,宏观调控都是由央行和财政部调整汇率和政府投资来完成,和地方政府基本无关。但我们注意到,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在落地执行的过程中有日趋向微观控制发展的苗头。在某种程度上,“限地价、竞配建”供地模式创新就体现了这种倾向。
在中央政府要求各地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的同...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演进路线
发于《中国建设报》之《中国住房》周刊个人专栏《谈土论经》
楼市又一次试图走出观望,部分楼盘再现抢购风潮。而开发企业的业绩数据更值得关注,排名前两位的万科和恒大一季度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都同比提高了一倍以上。还有,最新调控措施一实施就遇阻,发改委“五一”期间检查结果显示,各地楼市明码标价执行情况不如人意。
当此之时,有必要对这一轮房地产调控不断演进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这有利于更准确地判断和把握房地产调控加强和改善的趋势。
在房价上涨过快造成巨大民生压力的形势下,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基本目标定位于控制房价上。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对调控逻辑的分析可以从供应、需求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