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保障房建设任务高达1000万套,这样的力度可谓前所未有。虽然最新的数据显示,各地保障房建设的开工率还是超过了去年同期,地方赛跑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甚至有点超出预期,但庞大的资金需求压力也是困扰地方政府的一大心事,地方政府拉国企入伙建设保障房已是不少地方的又一新招。例如,为了解决保障房资金短缺问题,陕西省成功说服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的延长石油与该省财政共建西部第一家政企联盟式的地方性保障房建设公司———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其中,延长石油出资30亿元,陕西省财政出资10亿元。
在此背后,央企参...
作者文章归档:陈和午

傍央企之风阻碍中国经济转型
据《国家财经周刊》报道,3月中旬以来,由广东省主要领导带队、各主要部门、地市领导悉数到场的广东省政府招商团来到北京,先后签下249个合同项目,总投资2.539万亿元。而其合作方,则是71家央企,占全部央企(122家)的58%强。
近年来地方政府傍央企并不新鲜,安徽、贵州、云南等省份都曾搞得有声有色。但现在在民营经济比重超过六成的广东也搞起了这种潮流,并较其他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就不得不令人感慨了。广东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战略下搞市场经济的急先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更是掀起了“腾笼换鸟”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虽然这种产业升级换代的战略发展一度受到...
中国经济步入后4万亿时代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吹响新一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号角,并开启后4万亿时代。实施刺激计划“退出战略”的中国经济现况如何?流动性泛滥之下的通胀形势到底如何演绎?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博弈地方政府大搞GDP的冲动?已逾一周年的史上最严楼市调控又将走向何方?
稳增长,高通胀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7%,保持平稳之势。与此同时,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0%。其中,3月份CPI同比上涨5.4%,涨幅创下31个月以来的新高。尽管从环比看,3月份CPI出现8个月来的首...
被忽略的“本土化”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百思买管理层最终还是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关闭百思买在中国的门店。虽然在中国采取双品牌,双模式运作的百思买还留下了五星电器,但实际上它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转变——从产业投资人摇身变成了财务投资人。
百思买——这家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集团的“高端形象”缘何折戟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在中国为何只能一直采取蜗牛漫步式的扩张速度?强调“差异性体验服务”买断经营模式何以敌不过国美、苏宁“类金融”模式的低价策略?百...
人民币升值或将轻按“快进键”
面对日益严峻的通胀威胁,近日召开的2011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发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信号。而作为中国央行掌门人的周小川,更是强调“必须采用一切可利用工具来对抗通胀”。
从目前的情势看,“三率齐升”——即汇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作为央行此轮对抗通胀的主要工具。实际上,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适当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稳健货币政策的进程中,中国央行已经开启了紧缩性政策之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已经轮番加码,到目前为止,央行已经上调了8次存款准备金率和3次利率。而且,存...
纠结的GDP 纠结的信贷
在“十二五”中国经济转型之路上,GDP再次成了一个令各方十分纠结的问题。尽管中央多次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包容性增长,欲适当放缓GDP的增速,但地方搞GDP的步伐却丝毫不见减缓,一系列区域规划名目下的地方投资仍在汹涌发酵。
据统计,在各地上报的“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中,除了五六个省市在10%以下,大部分都超出10%,相当一部分省市提出5年经济总量翻番,实际速度要达到年15%以上。在此背后,目前各大机构预测2010年全年经济增速一般在10%左右,其中10%以上的概率较大。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广州、深圳GDP总量已经达到或者...
尴尬的中国经济转型
中国经济转型的号角早已吹响了N遍,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也可见一斑,但现实中经济怪相却仍在演绎着膨胀的格局,政府主导的高投资很难收敛,土地财政的脚步也尚未放缓,高房价依旧坚挺,保障房建设的“军令状”能否硬起来仍是未知数,转型之路的何其坎坷无疑让人难以乐观。
首先,政府主导型的地方投资仍在汹涌发酵,地方领导人GDP崇拜的态势延续依旧。尽管有消息称,“十二五”规划不再唯GDP,GDP增长目标也将下调至7.0%,但相关统计显示,根据各省、直辖市已公布的初步计划,安徽、福建、重庆、贵州、黑龙江、广西和云南都打算在未来五年实现本省G...
高通胀是谁的错引发部委卸责之争
各部委连日来纷纷打响防通胀保卫战,一些行政性的限制物价上涨措施也已开始“动真格”,还传出明年可能提高通胀容忍度至4%。在此背后,“高通胀到底是谁的错”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其实,经济学家之间PK一下也就罢了,然而各部委之间的“吵架”好不热闹却不得不令人惊叹,俨然成了一种变相的卸责之争。
最新的“舌战”发生在工信部和农业部身上。据报道,工信部把包括大宗原材料在内的物价整体上涨归因于农产品涨价的带动,而农业部在11月25日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则用数据反驳了工信部,称多数农产品价格涨幅远低...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缘何非要上楼市的船?
新能源汽车现在是个热点,政府资金的支持也是十分可观。国家工信部最近宣布,中国未来10年将投入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用于扶持新能源汽车生产。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据悉,在即将出台的中国汽车业“十二五”规划中,将提出到2015年,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达到百万辆的目标。
房地产市场也很热,央行加息了,中央继续施压调控高房价,国土部仍在“高唱”治理土地乱象。不过,新能源汽车与卖房子本是两个不太相关的东西,但却偏偏有人非要将其要捆绑在一起,不免使它们的热度又上升了。据《东方早报》报道,上海嘉定区区长孙继伟23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