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梁军儒

.

讨论:投资如看山水


  xuyk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总要经历这个过程的。 

  好价值_李伟希

  对于投资,我们能把握和需要把握的因素,总结起来无非是三点:

  第一:我们的投资资金是否能跨越一个牛熊周期;

  第二,我们买入的股票是否足够低估;

  第三,在这个投资周期内,企业价值能否成长。

  只要我们把握这三点的确定性,我们的股票投资不仅没有任何风险,还会稳赚不赔。

  DCOUNT

  关于初学者:初学者的投资理念只是教条,只是对已经成功者的迷信,不见得...

Read more

讨论:高低与如何估值


  汉尼拔

  不认同投资僧所说的:

  “我明白这里讨论的高估是什么。如果抽掉价值这个概念,就剩下了牛市和熊市的价格差是否要去赚的问题。虽然这里不包括平时的小波动,依我看这还是个投资者能否去赚取价格差价的问题。从以了解到的中外投资历史看没有人能够成功的完成这个工作,即使只是牛熊市的差价。巴菲特很少去实践这个,一生中有几次成功的动作但是都没有总结。包括结束合伙企业和中石油。而我倾向于这是随机的事件,并不是特意而为。。。。。。”

  1、结束合伙企业和中石油是必然,而不是什么随机事件。

  二者所发生的时间横跨了20-30年,且事件的思想都是...

Read more

让资金尽情地奔跑


    资金管理主要是对不同股票不同时期的仓位配置,要保留足够的生活资金,不要把过多的资金地集中在同一股票上,再就是在安全边际出现但低估程度还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分批逐步买入,从而平滑成本。有的投资者即使在股价十分低迷的时候依然长期保留固定比例的现金,这样看起来好像更安全,但实际一定会降低总收益率,而且通货膨胀会不断让现金贬值。投资是为了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取较高的收益率,如果选择的标的正确,而且进行了适度的分散,那么标的价格已经到了很低的位置,为什么还要长期留有现金呢?如果是否具有安全边际都不能下定论的话,就根本不应该买入哪怕是一股的股票。如果是希望等待极端的价格,那只能是过度贪婪...

Read more

分享集:为何没有第二个巴菲特?


  作者:冷眼

  世界500名最富有的人,都是靠经营某种事业成功而致富的,巴菲特是惟一“不事生产”,单靠股票投资而挤身世界500强者。他的财富,仅次於世界首富茨盖。 

  研究巴菲特成功秘诀的书,少说也有一两百种,模仿他的投资法的人,当不在少数,然而世上却未闻出现第二个巴菲特,何也?

  实际上,在美国,曾有不少基金经理,师法巴菲特股票投资法,对巴菲特亦步亦趋,却没有听说有那一个基金,创造了如巴菲特般的辉煌业绩。

  不仅是巴菲特,其他投资大师,都成为无数投资者崇拜的偶像,如彼得林奇(Peter Lynn)、邓普顿(Sir J...

Read more

再谈伊利:将要腾飞了吗


  伊利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半年报,2011年1-6月实现主营收入188.69亿元,同比增长28.42%;净利润8.16亿元,同比增长136.7%,良好的财务数据似乎预示着伊利经营拐点的出现。但仔细分析伊利的利润增长动力,却不能过度乐观。伊利净利润增幅远远高于收入增长率,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处置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约2.18亿,去年同期为5600万,其次是销售费用增长率低于收入增长率,差异额约为2亿,而伊利上半年净利润为8.16亿,剔除以上两个因素,净利润与收入增长率基本一致,约为30-35%左右。第一个因素属于一次性收益,不具可持续性。销售费用则弹性较大,具有一定的可调节空间。虽然随着销售...

Read more

讨论:好企业与安全边际


  汉尼拔

  1、本文作者基本上是在主观断章节取而下结论

  2、安全边际本身就包括两方面:

      A、价格与内在价值的缺口(这里指内在价值维持不变)

      B、内在价值不断的提升,将过高的市价泡泡挤压后动态的缺口

  至于格与巴之间安全边际的不同理解,这正是A、B两点的不同源点的不同路径。

  3、内在价值,也有两部份:

        A、帐面上的、可以看得到、可以量化的,有形资产

    &n...

Read more

长金投资的选股逻辑:确定性成长


  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选股逻辑千差万别。综合起来大致有三种,一是“事件驱动型”,即以某种事件如资产重组、政策利好、年度高送配等为选股依据,二是“价格驱动型”,即追随股价的趋势,简单地说,便是追涨杀跌,三是“价值驱动型”,即以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作为选股的基础。长金投资作为价值投资者,从来不完全凭借股价趋势做投资决策,也从来不追逐概念炒作,在选股时,看重的是上市公司的“确定性成长”。

   一、“确定性”的内涵。

  在经济学上,风险即为不确定性。...

Read more

最重要的东西都在里面了


转自博格尔老头

CCTV《对话》供稿

(本期《对话》节目将于2010年10月17日晚21:55在CCTV财经频道播出)

9月29日下午两点至三点四十五分,比尔盖茨与巴菲特双双现身北京中国大饭店的宴会厅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的录制现场,与主持人、嘉宾、和中国大学生代表进行了长达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的近距离交流。

主持人陈伟鸿:

好,谢谢大家,也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对话节目的现场。今天我们要对话的这位嘉宾相信是很多人期待当中的一位嘉宾,因为在他的身上有很多的光环,他也创造了很多无人企及的成就。这一刻,我们不妨把目光回到1930年8月30号这一天,这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的一个普通的日子,...

Read more

使投资习惯变成呼吸一样


    好的投资方式也许并不复杂,但首先投资者要愿意了解它,并全面系统地学习。有了理论基础后,再慢慢地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从而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投资系统。对于愿意钻研的投资者来说,系统的建立也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未来一生的投资过程中始终不发生偏离。

    初学者的投资理念反而可能更纯粹,更坚定。初学者一般都会局限在同一领域,很少接触其他投资理论,不会被干扰,同时因为有新鲜感而印象深刻,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大量学习理念会不断被强化。而且初学者常常首先学习的是大方向,大原则,无意识地站在了战略的高度上看事情。

  &...

Read more

讨论:价值与成长


汉尼拔

1、投资的确定性,不论你成长还是价值,这也是起点。
2、成长的界定?成长的时间?
      比如有人做5年内每年50%以上的成长,也有人做10年20%的成长,行业总有起有落,单个企业也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3、更重要的是成长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一个管理团队而言,长远发展与短期获利的失衡,会造成两方面的恶果:一是资源浪费和内耗。二是股价的透支。

 

花都巴菲特

把林奇归纳为成长性投资者不妥,林奇的核心在于寻找冷门股,而追逐成长性的投资者都是追逐热门股的,所以相反,如果硬要分成价值型和成长型,林奇应该是价值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