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远

陈远:现居北京,多年进行民国史研究。文章散见于《南方都市报》、《温故》、《财经网》、《凤凰周刊》、《随笔》、《南方周末》,并数次被《新华文摘》转载,作品被多家选本选录。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传》、《道器之辨》《逝者如斯未尝往》、《正说李宗吾》(台湾秀威)、《逝去的大学》(编著)、《斯人不在》(编著)。2008年5月至香港中文大学做短期访问研究。

“不采蘋花即自由”


“不采蘋花即自由”

陈远

中国的知识分子似乎和政治的瓜葛特别深,近现代尤其如此。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和闻一多,我们在其作品中似乎看不到多么强烈的政治色彩,但是,他们声名的得来,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治。

单纯的知识分子,世俗名声往往都不大,比如说我比较喜欢的顾随和许地山。

最近读谢泳的新书《书生的困境》,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谢泳书中说到的王瑶。王瑶师从的,正是文章开头说到的朱自清和闻一多,但谢泳通过梳理之后注意到,在王瑶的学术道路中,存在比较深的“陈寅恪影响”。这在以前的王瑶研究中很少被注意到。

王瑶的学术道路中为什么存在“陈寅恪影响”,要从王瑶的学术道路来考...

Read more

拟行路难十八首(鲍照)


最近写的少,发组自己喜欢的古诗,聊算一博吧。

拟行路难十八首 

一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二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帐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三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藴芳藿。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雀。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宁作野中之双凫...

Read more

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


有清一代词坛,除了纳兰性德,我喜欢的就是这位张惠言了.这五首水调歌头尤其喜欢,觉得胜过纳兰.

【水调歌头】五首

  〔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其一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
  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
  难道春花开落,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其二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
  楚越等闲耳,肝胆有...

Read more

顾颉刚的方法 李泽厚的思想


顾颉刚的方法  李泽厚的思想(媒体约稿,勿转)

陈远

    与顾颉刚无关,与李泽厚也无关,但不是哗众取宠。

    大抵说来,读一本书,没有多大的必要去了解作者写作的范式和方法,历史书除外,比如案头这本《革命与反革命》。

作者王奇生,北大历史学教授,学界之外,名声不彰。不过,中华书局版13卷本的《中华民国史》,王是作者之一。那套书,以我有限的阅读范围来看,在系统的民国史著作中,是最好的,甚至不用加“之一”。如今盛名鼎盛的杨天石、杨奎松,当年都是这套丛书的作者,一般史学界之外的读者,可以从此推断王奇生先生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