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人性与兽性
双重人格
在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个性格复杂、经历传奇的人物。他广纳人才,夺取天下,当皇帝后又强化君权,滥杀功臣,所以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他“残忍实千古所未有”,说他是“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杀人的先兆
朱元璋喜怒无常,动辄杀人,不过朱元璋杀人有一个明显的先兆。上朝时,如他把腰间的玉带按到肚皮底下,则要大开杀戒;若他将玉带高系于胸前,则多半会平安无事。所以当大臣们看到朱元璋的玉带低挂时,都会面色如土,惴惴不安。据说许多人在早晨上朝之前,都要和妻子诀别,并安排好后...
作者文章归档:路卫兵

中国古代十大不务正业皇帝
⊙高纬喜欢音乐几近痴迷,常自己填词作曲,抱了琵琶,自弹自唱。每到情浓兴处,还要招呼来上百名太监、奴婢,站好队,分声部地伴唱和唱。场面之恢弘,不逊于悉尼大剧院的音乐专场,火爆程度不输于时下的“超男超女”,堪称“乐队组合”的开山鼻祖。假如走噱定然爆棚无疑,一票难求,拥挤不堪,无情踩踏。
⊙宇文贇钟情服装另类,每每别出心裁,装靓扮酷。且看其扮相:头戴高高的通天冠,身着金蝉做的饰物,斜配几近夸张的大绶带。要是赶在今天,这主一准会去“T”台上亮相。自己这么臭屁,却不许别人与之雷同,他发布命令:全国妇女一律不准涂脂抹粉。敢情就兴他。
X...
新书《微历史》近期全面上市
钱钟书对男女情事的传神描写
⊙钱钟书先生留下的小说不多,除《围城》外,只有一个短篇集《人·兽·鬼》。《围城》迄今我已逐字阅读了5遍之多,每次都获益颇丰。近日重读《人·兽·鬼》,再次为“民国第一才子”的文学功底和修为所折服。
⊙《人·兽·鬼》包括《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等4个短篇,其中不乏关于婚姻、爱情问题的探讨和描述,言词犀利,一针见血。而钱大师对男人女人之间情感的描写,更是深刻有力,隽永传神。比如:
⊙最能得男人爱的并不是美人。美人象敌人的正规军队,你知道戒备,即使打败了,也有个交代。平常女子象西班牙内战里弗郎哥的“第五纵队”,做间谍...
挨了老婆一记耳光的大宋皇帝
(四)老公被打别人怎么看
要说事情来得也很凑巧,郭皇后也是偶然路过皇帝寝宫,结果听到里面仁宗正在和二位美女调笑,老郭本来心里就很憋闷,这下更是醋意十足,火往上窜,偏偏又仿佛听到二位美女“有侵后语”(《宋史》),嘻嘻哈哈的好像在说自己的坏话。老郭脑袋嗡得一下就大了。
尚、杨二人说的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估计也就是说郭皇后怎么怎么不行,小气嫉妒,根本不配当皇后。又或是郭皇后长得不好看,脸像鞋拔子什么的,间或问问仁宗,你怎么就受得了这样一个没素质的女人在你身边,等等。
女人之间最恶毒的攻击,莫过于说她长得不好看,这是每一个女人最最在乎的话,也是最最忌讳的话。特别是...
敢扇皇帝耳光的麻辣皇后
(一)一个办了错事的女人
每当夜幕降临,望着空荡而冷清的瑶华宫,憔悴但依然不失美丽的道姑清悟都会回想起,她掴当今皇上一记耳光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那简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她至今搞不懂当时哪来的那么大勇气,就像沙漠中饥渴的人遇到了绿洲,会拼尽全身力气冲向甘泉,劲头和速度都在瞬间内达到极限。
因为这记耳光,她离开了万人景仰的皇后宝座,从此她也不再是那个每日前簇后拥母仪天下的郭皇后了,皇上御赐了她一个新的名字——清悟。起这样一个脱俗的名字,也许是想让她做到彻底的清醒领悟吧。犹如现在组织部门的决定:端正态度,正确认识。
现在她的宫门前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柿子醋
读史悟道,始知悠悠往昔,都为现实的翻版,终不能令人快慰。去岁某日,偶观家乡柿林,更觉五柳先生其情,“竹林七贤”之趣,确非吾辈所能超然。
值秋风乍起,登高远眺,见柿林近海、金果飘香。心中倏忽惬意,顿忘历史之殇。然千年柿树,历经沧桑,又恰如历史之悠远。《尔雅》上说,柿有七德,曰:“一寿,二多阴,三无鸟窠,四无虫蛀,五霜叶窠玩,六嘉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正所谓德品兼俱,更增添其魅力情趣。
某君与俺结伴,施然问曰:柿子酿醋如何?如可行,愿倾家荡产,以填补国内空白。见其表情凝重,余笑而答曰:或可行。《随息居饮食谱》中曾言:“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
身材惹火的极品皇后
(一)漂亮的女人吃得开
166cm的身高,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肌肤如玉、凤眼秀眉、巧笑嫣然……放心,俺说的不是林志玲。想看林志玲还不容易啊,曝光率那么高、海报当街挂。这位您要看,得费点劲,需穿越时空回到汉朝,还要经她老公的点头同意,方能一睹芳容、领略一下这位昔日美人的风采。
邓绥(81年-121年),是东汉第四任皇帝刘肇的皇后。她一生的传奇故事,一如现在职场中打拼的漂亮而优雅的女强人,在看似无限风光的背后,却饱含着无数的艰难和辛酸。
不管人们接受与否,也不管人们怎样试图去规避,在路卫兵看来,美貌总是女人的一个先天优势。那些风姿绰约、容貌俏丽的女子,无疑总是吃...
古代后宫女人的谈话技巧
谈话不能不说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性,不只在于说话的技巧上,还在于谈话的基调。比方说,你是领导,你的下属在工作中有了疏漏或是过错,你找他来谈话。方法是多样的,你可以直奔主题,一二三,你错在哪里,哪方面需要改进,以后该怎么做。直来直去,简洁干练,雷厉风行。此法以制度为前提,以规定为准绳,论事不论人,和谁都可以这样,因为你是制度和规定的代言人。在路卫兵看来,这有点类似法家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外全是扯淡。我们姑且称之为“法式谈话”。
另一种是循序渐进。看坐,倒茶,嘘寒问暖之后,慢慢步入主题。其间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时而微笑,时而严厉,宏观指点结合微观引诱,掏心撕肺之余...
历史上两个致命的酒局
酒,大家并不陌生。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其实就是一种酒文化。虽然牵强,倒也不无道理。时至今日,酒已成为百姓生活的调味品,节日庆典、亲朋聚会,无酒不成席;酒更是社交的媒介,接风洗尘、迎来送往,无酒不说事。酒拉近了距离,沟通了感情,调和了矛盾,解决了难题,实在是好处多多。也因此,有了那许许多多的酒局。
以酒设局,古已有之。形式相似,内涵各异。
最著名的,莫过于杯酒释兵权了。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皇帝,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得那叫一个香甜。诸事顺心,惟一事骨鲠在喉,就是担心有人故伎重演,抢了他那把还没捂热乎的龙椅。贼者心虚,犹如自己偷过情,就疑心老婆也会偷人一样。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