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扬

金侬辛卯书法新作四幅
其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簌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其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其三:为亚希丽公司所题:亚希丽。
其四:题售:静为躁君。
书法与腐败——学书随想三十一
写下这一题目,金侬心下就不觉可笑。
学书与腐败有什么关系?
难道反腐了,就能把书法写好了不成?
不见得!
宋朝奸臣蔡京腐不腐?可他的书法足以传世。
坊间说法,书史所称四大家“苏黄米蔡”,那个蔡,或许并非蔡襄,而是蔡京。只是蔡京名声太坏,就是字再好,人民群众也不让他的字流传,只好假借蔡襄之名传世。
扯远了,腐败与否当然是与学习书法没有关系的。
但是,你要想让你的字名扬天下,让你的字卖出好价钱,让你的书法在社会上立足,就不得不要与腐败打交道了。
为什么呢?
金侬在此先说一段大约五年前的偶...
学书随想之三十——“学书消日”
学习书法,每个人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为了陶冶情操,有的人为了追求艺术,有的人为了养生,更有的人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出名,得利,以此谋生。
把学习书法看得最没有追求的人,金侬所知,乃宋代大文豪欧阳修。
欧阳永叔曾言“学书消日”,翻译成现在的话讲,便是练习书法不过是为了消磨日子。
与欧阳修持差不多论点的还有苏东坡和败国才子皇帝赵构。
苏东坡谈到习书时说:“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忌逍遥游。”
赵构更是总结性地说:“凡五十年间,非大...
挥运神妙姚俊卿
挥运神妙姚俊卿
亚运村安慧里社区居委会朱主任请我吃饭,说家住亚运村的著名书法家姚俊卿也来。
我放下电话就想,得给姚老爷子写一幅字,请他点评...
新年赠字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修宗迪,祝愿他“永受嘉福”!
对拙著《发烧碟中碟》的书评(续)
其三——
在电影中感悟生活
——读《发烧碟中碟——四十部世界经典电影的真情体验》
王慧华
在看到《发烧碟中碟——四十部世界经典电影的真情体验》之前,还看过作者张扬的另一本电影随笔《左边看,右边读》,知道作者刚毕业就被分配到中国电影公司,工作就是审片,现在是影视杂志编审,发表过大量影视方面的文章,做过电视剧策划、编剧,当过大型画册主编、发表过若干中短篇小说。他把感动过自己的影片写成影评文字,就有了《左边看,右边读》和这本《发烧碟中...
对拙著《发烧碟中碟》的书评
其一:
“感动”的分析
文/驿外青竹
张扬(废墨)先生的两本书——《发烧碟中碟》《左边看右边读》——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甚至可称做方法或方法论的,那便是实实在在地把“感动”拿来分析。
文艺与科学的区别,一个动之以情,一个晓之以理,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常识。然而,曾几何时,这个常识被颠覆了。在一片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纯理性分析中,动之以情的影片完全成了...
书法新作——李白诗《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涩笔与儒家精神——学书随想二十九
今人沈鹏以为,学书要有怀疑精神,要敢于否定,敢于否定传统和既成的一切。
金侬以为,光怀疑还不够,还要有探究精神,即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当真正知道所以然以后,才知道自己的怀疑或许是十分肤浅的。
论及书法的笔法,书家常常会提及到“涩笔”。
汉代书家蔡邕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矣。”
书法理论家刘熙载说得更通透,他说:“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