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学南

为服装企业信息化提供变革管理咨询。我们汇聚管理咨询行业精英中的精英,作为变革顾问他们都具有十年以上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经历,同时也具有十年以上的企业实操管理经验。操作过从战略咨询、组织流程咨询、人力资源咨询,甚至财务、营销和采购咨询,并至少就其中一个职能在企业担任过高管。且必须具备对人性的洞察力。

企业变革的关键:动机、动机、动机


    在做管理咨询过程中经常被客户问到:我想要一个能立即看到效果的方案。作为咨询公司以往的金科玉律就是不负责执行,当效果不好时,理由就是客户执行力不够。虽然咨询公司最近也常常表示可以提供实施方案,但方案还只是方案,远没有到执行出效果的层面。那么从方案到效果到底有什么是最难搞定的?让双方都不愿意为此负责。这就是方案执行当中对不同部门不同人操作动机的了解与激励。方案执行者动机往往隐藏在行为背后,属于变化多端的人性问题。企业信息化实施在很多方面改变了操作者以往的操作习惯,如果不从动机出发设计实施方案,很难实施到位。

改变文化或习惯关键在个人动机

 ...

Read more

竟敢不做战略梳理就上信息系统


   据研究,网络协作者目前为止创造价值的效率最高。 他们通常享有8. 2倍的市场乘数(基于公司市场价值和市盈率之间的关系),而技术创造者是4. 8倍,服务供应商是2. 6倍,资产构建者是2. 0倍。在互联网时代,未来关乎企业成败的是这个企业有多少流程在线,尤其是有多少主业务流程在线。因此企业实施信息化是一个战略问题。

      信息化实施之难,做过的都知道。前文说过企业不能指望靠信息系统直接提升管理水平,正常应该是在管理优化后或自身已经到了需要信息化提升信息效率的情况下,用信息系统固化这些管理优化成果的工具。如果顺序错了,...

Read more

企业信息化软件销售方法


      从2018年开始,企业互联网进入一个爆发期。像美团王兴说的,以前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化软件卖得很好,中国市场就是不动。原因是中国还有太多机会,只要抓住机会就行,管理成本高一点不是问题,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就没有那么多外在机会,只能向内挖潜,所以企业软件卖得好。而现在中国也进入了市场机会瓶颈期,于是企业软件开始兴起。国内软件公司熬过多年低潮期后突然迎来了爆发期。但企业软件销售渠道及模式都没有成熟的,于是有了很多转行过来做软件销售的:擅长开发的软件公司、其它行业的销售代理商等等纷纷加入代理商大军。在一阵热情过后发现软件销售并不是想象的那么...

Read more

“七伤拳”与ERP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有一种拳法叫“七伤拳”,此拳法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便会深受内伤。但此拳伤人之前往往在练拳时先伤己,原因出自体内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所谓「七伤」,便是这七种伤害。这「七伤拳」倘由内力未臻化境的人来使用,对自己有极大伤害,伤人也伤己。内功达到很高深的境界,练了才会对身体有好处。 在企业管理中也有一种“拳法”与七伤拳很类似:内功不够,用上会严重伤己,内功够了,练上就会如虎添翼,它就是ERP。

 ...

Read more

博弈智慧加互联网破解供应链死穴


 

 
在供应链上的企业虽然是合作关系,但是当企业加入供应链时,企业都会首先研究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并根据某种判断准则,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结成联盟。供应链上企业的这种分工合作、相互关联会带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供应链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里,作为产品供应方的代理方永远掌握比扮演采购角色的委托方更多的信息。而代理方作为独立法人,有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难免出现不能够完整曝露信息给委托方的现象。而当这种事件发生时,双方的信任关系必然出现危机。而不信任导致的供应链运行效率低下,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死穴。
2001年经济学...

Read more

信息威慑力与采购谈判


 

谈判三大要素:信息、时间、权力。其中,信息最为重要,在《谈出你的优势》中,作者著名谈判策略研究专家理查德·谢尔就提出了“以信息为基础的谈判”(information-based bargaining)。以信息为基础的谈判要求谈判者尽可能多地获取关于谈判情势和对方的可靠信息,谢尔指出的“谈判的进行以信息为基础”是正确的。试想,当谈判一方无法获知对方要协商的信息、愿意妥协的方案以及最终保留的底线,谈判如何能成功?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要么是谈判半途而废、陷入僵局;要么呈一边倒态势,完全被对方主导。
谈判信息是指反映...

Read more

供应链的死穴要靠采购管理解


 

 
这题目在很多人看来有点矛盾:供应链管理不就有采购管理吗?是的,但供应链管理不等于采购管理的全部,尤其是在采购质量和价格方面,供应链管理存在重大死穴。
在供应链上的企业虽然是合作关系,但是当企业加入供应链时,企业都会首先研究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并根据某种判断准则,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结成联盟。供应链上企业的这种分工合作、相互关联会带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供应链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2001年经济学诺贝尔奖,三位获奖经济学家的核心理论是: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时,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商品,从...

Read more

考核采购工作的那杆秤


 

销售根据业绩拿奖金天经地义。同样面对市场,同样需要专业地谈判技能的采购工作发奖金的事却很少见。采购少有奖金,要有也是公司机关的平均奖。采购工作就像一个足球队中的守门员工作,进球基本没有自己份儿,输的球却几乎都是从自己手里过去的。无过就是功,是企业对采购工作的要求。对采购工作鲜有正面激励导致采购工作者工作在阴影之下,难有在专业上追求的动力。而采购工作的商务活动单人价值远大于销售工作,因为采购省下来的都是纯利润,一般企业节省一个点的采购成本,相当于提高销售业绩百分之十以上。经济危机之下,对采购工作进行正面激励刻不容缓。
发放奖金要看可以量化的绩效,而且最好能看出员工的主观努...

Read more

工业品营销的战术素养


 

 
在抗日战争之初,日军士兵的单兵战术素养,无论是隐蔽,射击,刺杀,防护,协同作战的战术都极为优秀。这就是中国军队往往在大部队失利后官兵就一轰而散,而日军极小的单位甚至单兵都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原因。有人可能会说,当时我们的武器不行。可到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与美国人的武器差距更大,但骨干的战术素养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已经有了大幅提高。有这么一个案例:我们志愿军在战场上大量运用穿插分割包围的战术。美国人也想学,于是派了一个团加一个特种兵连搞穿插占领一个水库,同时另外派一个团做掩护。做掩护的团碰到了我们一个连据守的小高地,发生了遭遇战。由于山高雾大,双方在没有空中...

Read more

庸者上,能者下的制度——量化考核采购


 

看到不少关于采购考核必须量化的文章,其中关于如何确定产品底价后,按月或季度考核降低价格,感觉实在是误人。因为第一,如何确定这就是产品底价?往往根据的还是采购员的调查,管理者得到的是二手信息。这样考核,采购员就有动机提高初始底价。第二,产品的历史价格是否就是最好的参照?有很多产品的价格是不断变动的,如,化工品和随汇率变动的进口原料。在量化考核体系下,市场价格涨了,采购员有动机及时通知管理者。市场价格跌了,晚通知半个月,就有半个月的差额灰掉,晚通知一个月就有一个月的差额灰掉。这是不难做到的事。
至于更关键的采购员能力方面,更是难以量化,还会因为量化让能者受屈。请问,诚信的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