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高连奎

福利国家经济反而更高效


  近年的中国越来越重视民生,上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将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这就表示中国政府不仅将改善民生作为了发展经济的手段,更是当成了目的。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早些时候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也表示,2012年中央财政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完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这些都是对民众有利的事情。

  但是现在又一个疑问也随之而来, 那就是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福利,会不会造成低效率?笔者认为,这种质疑在现实中站不住脚,而且恰与事实相反。

  在当今世界,北欧诸国是典型的福利国家,但高福利不但没有使这些国家经济变差,反而成了世界上经济表现最好的地区...

Read more

新兴经济体仍将领跑全世界


  2012年的全球经济形势复杂而多变,新兴经济体依然领跑并带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越来越多的人承认,新兴经济体崛起是一种不可逆转的长期发展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权重不断上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加。

  在新兴经济体中,“金砖国家”是核心,据统计,“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的30%;人口占世界的42%;经济总量大,2010年占全球GDP的18%;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15%。过去10年来,世界总产出增加值的近一半都是由金砖国家贡献的。

  2007年至2012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幅度将接近60%。同期,高收入...

Read more

中国应该学习北欧模式还是美国模式?


  虽然媒体和知识分子都在批判福利社会,而他们最常用的理由就是福利社会养懒人,会造成社会的低效率,但现实是福利社会并没有造成低效率,反而创造了其他任何社会模式都无法比拟的高效率,我们任何人都无法否认这一基本事实。

  北欧福利国家几乎处于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理应经济发展最差,但他们却成为了世界上经济最好的地区,经济危机前的2008年,北欧各国人均 GDP 均超5万美元,挪威甚至高达9.5万美元,即使因全球金融危机而濒临“国家破产”的冰岛,其人均GDP也达5.5万美元,北欧五国中四国人均GDP都高于美国,而剩下的一个芬兰也于美国不相上下。

  北欧也是世界上...

Read more

别为福利去美国


  关于富豪移民的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11月初胡润研究院发布的一份《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指出,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中国富豪们有46%正在考虑移民国外,另外14%已经开始了这一动作,约三分之一的受访富豪称已开始在国外投资。

  另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当地时间10月27日通过口头表决,批准将取消高技能人才职业移民国别限制的议案交由众议院讨论。

  笔者也曾与一些资深的海外移民进行过交流,发现那些生活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朋友即使回到了国内,也都比较怀念那边的生活,而生活在美国的基本上都在骂美国,这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加拿...

Read more

国际公民眼中的民主与中国


  去年在北京大学担任了6个月的访问学者的韩国延世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文正仁返回韩国,将他与多位中国学者之间的交流整理成书,名为《探讨中国的未来》,书的封面印上了“颠覆对中国偏见的真诚访谈”,他坦言在中国的最大认识是,韩国太不了解中国人,“中国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等,其实何止是韩国人不了解中国人,中国人其实也不了解世界,尽管现在资讯变的非常发达,可以说,中国太需要与世界谈谈了。

  也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青年思想家王千马以对话的形式完成了他的新书《民主不是万能的》,在书中他选取了六个人物,分别是刘瑜、徐贲、玛雅、翟华、田原、加藤嘉一、...

Read more

中国改革没有倒退


  核心提示:中国的新医改也在酝酿,住房新政也已经成型,这些都是这几年在做的事情,应该说中国改革一直在进行,而且进行的很迅速。

  近年来中国开始流行两个论调,一个中国改革停滞论,一个是中国经济改革完成论,这两个论调都不靠谱。

  中国改革停滞论认为从1997年之后,中国的改革就停滞了,但是仔细看看这几年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金融改革是前几年完成的,中国的银行大多是在2007年上市的,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也在进行,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也在启动,这些都是改革的难点,另外中国的新医改也在酝酿,住房新政也已经成型,这些都是这几年在做的事情,应该说中国改革一直在进行,而且进行的很迅速。
...

Read more

公益性国企改革符合经济规律


  12月10日,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北京举行的“2011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透露,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将使国企向两个方向集中,未来会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类型国企:具有公益性质的国企和竞争性国企,随后,又有官员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说明,称邵宁提出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不等于“公益性国企”。

  国企需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

  这样的管理方式符合经济学规律,中国的国企也只有按照经济学规律进行管理才能让民众最大受益。

  根据邵宁的介绍,未来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国企将具备四个特征,第一,其产品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基本条...

Read more

为什么经济学专家会口碑不好?


  核心提示:很多中国经济学家盲目追随西方,不仅跟着西方唱衰中国,而且总是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建议。

  近年来,经济学家的口碑一直不是很好,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很多经济学家的说法都来自于“即兴回答”,很多经济问题属于“预测型”的,比如通货膨胀还是否继续?欧元是否会崩盘的?这些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都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具体的研究才能确定,几乎没有问题是只靠专业知识就能回答的。经济学问题是不适合即兴回答的。都需要思考后再回答,但是很多场合不回答记者的问题也不合适。中国很多学者说法其实...

Read more

中国救欧洲 争面子不如争定价权


  核心提示:对于欧盟内部的问题,建议是,加强议会权力。现在的欧洲议会议员并非经过选举产生,而是政府委派。

  反观争取人民币的国际定价权则具有截然不同的深远影响。二战后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实行了“马歇尔计划”,当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后,美国自然 也就获得了世界市场的定价权,从而让美国牢牢占据了世界领导者的地位。如果我们进行这些战略性的考量,就会发现在欧洲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这一欧洲主动送 给中国的礼物比中国主动提出的三个条件更有价值,而且更容易实现。

  面对愈演愈烈的欧洲危机,欧盟的自救行为越来越多,比如近日欧洲议会通过法案,禁止信用违约...

Read more

两穷一富的美国给中国敲响警钟


  核心提示:“占领华尔街”活动的大本营曼哈顿祖科蒂公园进行彻底清场,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也暂时告一段落。

  美国近日对“占领华尔街”活动的大本营曼哈顿祖科蒂公园进行彻底清场,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也暂时告一段落,但美国的两极分化和高失业率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一活动既可以使美国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中国敲响了警钟。

  参加本次抗议示威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穷人”,他们很多都有着较高的学历,也曾有着体面的工作,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但是金融海啸却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住房,失去了工作,不少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