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美债危机在经过短时间的震荡之后会有所稳定的话,那么对于中国而言,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美元贬值带来的巨额外汇损失,而是如何扭转“后美债时代”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
事实上,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美债危机的提前显现,已经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挑战,首先警示的是政府发债的投资发展模式需要调整;其次就是原有的大外贸发展思路必须要扭转,从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转到大力加快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从而推动国内市场的全面兴起。因此,要实现“后美债时代”中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尤其是国内市场的问题。
与...
作者文章归档:周子勋

“猪飞天”只是通货膨胀的表象
眼下,物价上涨已呈万箭齐发之势。6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就价格形势答记者问时表示,当前价格总水平确实在高位运行,今后个别月份涨幅还可能会较高,比如,受翘尾因素影响,预计6月份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份,但总体态势是可控的。
综观当前物价上涨的推动因素,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干旱和洪涝灾害天气对粮价的影响;二是“猪飞天”对价格上涨的推动。不过,就目前而言,即使旱涝自然灾害导致我国粮食产量略有减产,但估计影响也不会太大。值得担忧的倒是生猪价格持续攀升,这无疑会加剧下半年的价格走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也坦承,近期价格持续上涨的猪肉在...
中国崛起呼唤智库发挥更大作用
由“超豪华”研究机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昨日落下帷幕。本届峰会以“全球经济治理:共同责任”为主题,包括“能源安全与核能”、“产业转移与重构”、“资本流动与投资环境”、“全球经济治理与智库作用”四个主要议题。
毋庸讳言,在目前经济运行复杂形势的情况下,中国需要这样一个平台,纵论经济大事,共商发展大计。诚如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上作主旨发言时指出,&ld...
“藏汇于民”的障碍到底在哪里
对于市场上有关“可否分给民众或者是剥离一部分外汇储备成立主权养老基金” 的热议,国家外汇管理局前天回应称,若免费使用外汇储备,性质上相当于央行随意印钞票,无节制地扩大货币发行,会造成通胀等严重后果。同时表示,目前“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而在于涉汇主体的持汇意愿。
在短短5年半,我国外汇储备由8188.72亿美元猛增至31974.91亿美元,增长了290%,不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理所当然都对其未来的走向予以极大关注。而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争夺,这就是巨额外汇储备争议的根源所在。因此,要解决问题,仅靠一些部...
辩证地看待中小企业发展问题
随着二季度经济增长持续回落以及部分地方出现的中小企业倒闭问题,使得国务院有了一个新的政策转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7月1日至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考察工作,并主持召开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他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关乎就业增长、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快转变金融业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确实是事实,根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指出,央行货币政策在有效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资金压力,小企业获取银行...
居民收入跑赢CPI,看上去很美
中国经济网8月3日发布了消息,说是在各省区市半年报全部公布后,他们发现31个省区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了CPI。其中,29个省区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10%,这比同期5.4%的CPI增幅要高出近一倍。
虽然看来居民收入与物价之间有着较好的转变,其实只不过是表面上的数字游戏而已。姑且不论我们的统计制度还是统计数据的来源等都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仅就数据而言,也存在着不同的解读。
为什么这么说?笔者认为有几个细节值得关注。首先,居民收入增长的目的不是仅仅停留在跑赢CPI上面,而是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才能实现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
将能源视作一般商品的观念非尽快扭转不可
国家工信部前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1.98亿吨,同比增长10.3%,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91亿吨,增长8.5%,对外依存度达55.2%,已超越了美国53.5%的水平。其中,国内进口原油1.07亿吨,同比增长11.3%。工信部同时表示,目前我国石油消费增速超过了GDP增速,能源消费增速过快,给能源生产和节能减排都带来巨大压力。
确实,随着中国的能源需求急剧增加,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在高油价环境下,已成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油依存度超过美国,能源需求增速超过GDP增速,首先警示出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
央行政策稳健基调不变乃经济形势所需
在日前结束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央行定调下半年工作重点,称将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表示,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同时,房地产调控力度也不会放松,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央行此次会议传达的政策信号处于情理之中。并且从时点上来看,意味着央行在继续了上半年的稳健货币政策之后,为下半年的政策走向定调,即稳健政策趋势不会逆转,而灵活性、针对性将有所显现。这也是落实此前国务院确立的继续实施稳健政策,保持物价稳定的...
通胀拐点真的已到了吗
果然不出市场此前所预期,6月CPI“破六”了——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6.4%,创三年新高。
尽管如此,一些机构和专家对未来CPI走势依然保持乐观,认为随着翘尾因素对价格影响的逐步降低,6月份的CPI将成“拐点”,建议“货币政策逐步从紧缩走向常态”。
不可否认,针对近期政策调控的疑点,温家宝总理连续发表文章和讲话,其关键基调就是,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下半年CPI能回落,货币信贷供应恢复正常。而市场不少人士对此解读为在通胀得到控制的...
解决巨额外储的出路在哪
7月2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外汇储备热点问答(二)》,再次将外汇储备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其中有两个热点值得关注:一是针对“外汇储备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这一说法时,外管局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解释说,“外汇储备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不是把外汇无偿交给国家,而是卖给了国家,并获得了等值人民币。”二是针对市场上热议的“可否分给民众或者是剥离一部分外汇储备成立主权养老基金”,外管局则称,“若免费使用外汇储备,性质上相当于中央银行随意印钞票,无节制地扩大货币发行,会造成通货膨胀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