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雪松

北京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家族企业接班人的完美传承


  家族企业接班人的完美传承

  传承之惑

  家族企业继任是家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与一般企业相比,其领导人的继任显示出独有的复杂性,其影响也更为广泛。在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够存在的只有30%;到第三代还存在的只有12%;到第四代及四代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了。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德国有三个词“创造,继承,毁灭”,也用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因此,如何解决家族企业权力交接中的矛盾,顺利完成企业的继任,一直是国内外企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民营企业在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后,第一代企业家经过多年...

Read more

将在外,你的虎符能起作用吗


  史玉柱巨人的倒掉被诸多商学院教材列为企业管理经典的反面案例。

  1997年初,名动一时的珠海巨人集团,在巨人大厦只完成了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堂后停工,各方债主纷纷上门,企业资金链断裂,负债2.5亿元的史玉柱黯然离开。

  很多人认为,巨人集团的倒掉,是因为其巨人大厦的投资一增再增,将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致使资金链断裂。但只有少部分人看到,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

  巨人集团负责电脑、保健品、药品等几大产业的200多个子公司财务管理不同程度地失控:各种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侵吞私分现象层出不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资产流失。其全资子公司康元公司,至...

Read more

绩效管理:汽车座椅上的安全带


  有人风趣地把绩效管理比做汽车座位上的安全带——大家都认为很有必要,但都不喜欢去使用它;有人说绩效管理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手段;还有人说,绩效管理是HR经理提升地位和价值的二次创业,是他们发起的一场战斗和管理革命。不管怎样,绩效管理成为世界大多数优秀公司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已是不争的事实。

  绩效管理真如汽车安全带可以带给企业价值吗?

  企业经营者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至关重要,如同一部汽车的驾驶员一样,自己是否喜欢在车上使用安全带,更甚至让全车的人都要使用它。诚如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一样,他对待绩效管理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所有管理层领导对待绩效管理的...

Read more

绩效管理关注企业战略成功


 
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促进增长合力的形成
绩效考核的导向性是通过绩效指标来实现的,绩效指标是绩效考核中的考核要素与考核内容,即确定的是绩效考核"考什么"的问题。绩效考核要保证实现战略导向,实际上就是通过绩效指标的设定来反映出导向的。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战略导向,绩效指标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绩效指标、应分出评价层次,抓住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每位员工都可能会承担很多的工作目标与任务,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如果我们对员工所有的方面都来进行评价考核,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与关键,势必造成员工把握不住...

Read more

任务导向将绩效管理引向歧途


任务导向的绩效管理方法,强调对任务、组织员工的绩效进行考评管理与激励,不注重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当然,很多企业连基本的战略规划也没有完成)结合,容易造成很多管理上的问题无法通过绩效管理进行解决,反而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和困惑。
任务导向的绩效管理:顾此失彼造成重重矛盾
任务导向的绩效管理,强调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思想,即基层员工的绩效达成情况会支撑上一级管理者的绩效表现,从而可以支撑部门绩效,乃至公司整体绩效。但是这种自下而上的绩效管理思想,存在一个最大的风险就是偏离公司总体发展目标,就如一艘已经偏离了航向的船只在汪洋大海上还在奋力前行一样,每个人都很尽力,但突然发现到达的地点不是理...

Read more

热播电视剧与职场生态关系之分析


  1、《三国》与《红楼梦》,87版本出来的时候,媒体鲜有从职场的角度去分析它,但是今年新版三国与红楼播出后,人们更乐于去总结曹操、孙权、刘备等人物的权谋术,分析王熙凤、薛宝钗、探春的人际关系技巧,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热点,当下职场由于竞争和压力的增加,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存在着种种的苦闷和疑惑,正好三国、红楼播映,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跌宕的故事情节恰好满足了人们的倾吐心理,人们给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安上了自己公司内的人物,这样再看电视剧就看出了自己的感觉,乐在其中,不乏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

  2、历史题材、谍战题材、家庭伦理题材,甚至是&ldq...

Read more

员工关怀也需要“对症下药”


  员工关怀在富士康发生“十二连跳”事件之后,被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并纷纷开始建立企业自己的员工关怀体系。但随着一哄而上的员工关怀体系建设“风潮”,不排除有些企业在形式上设立了员工心理辅导室,加强了与员工的沟通平台建设,改善了员工后勤服务质量,等等。但是针对员工多样化、多层次的“被关怀”,企业的关怀体系依然显得单薄,并不能真正满足员工的全面需求。企业如何建立有效获取不同员工的关怀需求?如何设计针对不同员工有效的关怀措施呢?如何确保关怀措施的“对症下药”呢?这里我们结合中国最佳雇主在员工关...

Read more

管理案例分析:企业标准化变革之惑


  案例背景:技术革新了,员工却失落了

  食天为民是一家新式的餐饮连锁公司,以中餐的面食和蒸菜为主打,消费档次在中档偏上,其地方风味特色很受欢迎,生意也不错,开了多家连锁店。这类公司时常要注意的事情是,如果是哪道菜蒸得过火了,或是哪批包子的馅咸了,或者是顾客多了上菜慢了,弄不好顾客不满之下就另投别家,成为其它餐饮企业的食客。于是公司力求塑造一套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既要保持本公司餐品的风味特色稳定,又要通过服务赢取顾客的好感和满意度。

  食天为民也向麦当劳、肯德基等国外餐饮连锁巨头们取过经,也将店面装修得挺有氛围,也有详细的员工手册,力求将操作和服务标准化。不过这还不够,因为...

Read more

打造“智囊团”:中国企业的成人之礼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信息时代,时刻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是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别人赶超,逼迫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定期分析,充分剖析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的发展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修正企业发展战略方向,持续推进管理的各项举措,确保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随着企业发展迈入发展的快车道,规模不断增大,产值不断增高,管理幅度不断拓宽,决策难度不断加码,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发现仅靠几个人的智慧来掌控企业未来的“发展舵盘”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如果一旦盲目决策,给企业带来的可能是灭顶之灾,陷于深渊而回天无力。
在这样的背...

Read more

从四个不同角度看企业大学


从四个不同角度看企业大学
 
笔者近年来一直专注于研究国内外企业大学的建设,发现国内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大学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建立企业大学的目的和意义,只是一味盲目追求企业大学的形式,以求取得重视人才建设的“眼球效应”。
与国外相比,国内还属于初级的起步阶段。国外的企业大学,已经形成相当的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市场发展时间长,相对稳健和成熟。国内的企业大学培训则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很多应急式培训存在着。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企业91%的培训计划是临时敲定的,培训的随意性很大。调查发现,这91%的培训主要是由于公司在管理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经营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