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苏云

胡苏云,女,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险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专委会委员;上海劳动保障学会社会保障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学会会员;上海人口学会会员;上海老年人口学会会员;东方讲坛讲师,东方网社科论坛评论员.

家庭医生如何才能登堂入户?


  结合新医改推进,针对上海人口老龄化特点和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的特点,上海今后将全面推行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每位医生管理2000—3000人,并逐步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

  由徐汇区枫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创的户籍制家庭医生模式,已经在长宁、闸北、闵行和浦东新区逐步推广,今后将向全市推广,让更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家庭医生定位是不仅提供基本的看病服务,更是“健康管家”,具体服务内容包括慢性病管理、传染病管理、新生儿管理、居民健康教育、敦促孕产妇检查、突发病跟踪等,以帮助社区居民养成健康...

Read more

医院需要的不仅是医生人才


  医疗卫生人才是个系统,涉及医学人才和非医学人才。而我们一直过于关注医学尖端的临床急性治疗性人才培养建设,而轻视其他人才的培养,对人才建设的这种狭隘视野,与目前医疗卫生改革的宏大背景,与人们多样性、多层次和宽泛性的实际需求越来越不相符合。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卫生改革,需要我们全面拓展理解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尤其要关注公立医院及其改革进程中各类人才的培养、配备及其人才合理结构的形成和建设。

  需要努力培养公立医院急需配备的人才,形成医疗卫生领域系统人才集成局面。除了治疗性人才,还有预防康复等人才;除了医学及其相关人才,还有医院内医学相关管理人才(药品、信息等);除了医学相关...

Read more

医疗改革中医生建设是关键


  推进医疗卫生改革中,需要有体制机制作用,而人才建设是关键

  医疗卫生人才是个系统,涉及医学人才和非医学人才。而我们一直过于关注医学尖端的临床急性治疗性人才培养建设,而轻视其他人才的培养,对人才建设的这种狭隘视野,与目前医疗卫生改革的宏大背景,与人们多样性、多层次和宽泛性的实际需求越来越不相符合。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卫生改革,需要我们全面拓展理解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尤其要关注公立医院及其改革进程中各类人才的培养、配备及其人才合理结构的形成和建设。

  需要努力培养公立医院急需配备的人才,形成医疗卫生领域系统人才集成局面。除了治疗性人才,还有预防康复等人才;除了医学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