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叶行昆

1982年毕业于南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并获文学士学位; 1984年转业来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工作; 1996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专业为中国经济史,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7年考入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学术兴趣:经济史学,制度经济学,婚姻经济学等。
工作现状:从事“经济史学”文献数据库及其网站的开发。
人生理念:只顾耕耘,不问收获。
欢迎光临此页!
敬请批评指正:
[email protected]

从海底捞月到泰山压顶


从海底捞月到泰山压顶

--论股市与房市

叶行昆

  不久前,我曾在一篇网文中写道:“中国的房市‘可上九天揽月’,中国的股市‘可下五洋捉鳖’”。造就如此景观,政府应该功不可没。前有“厉股份”的摇旗呐喊,后有证监会等政府部门的层层审批、核查;我们的政府终于为新中国的股民们打开了“地狱之门”。一批又一批的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纷纷粉墨登场,恰如108只妖魔鬼怪升天,混世魔王出山;无不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在股市上几乎把中小股民的血汗钱痛痛快快地一吞为快;如此的场景决不...

Read more

浅论荀子与韩非子的制度思想


浅论荀子与韩非子的制度思想

叶行昆

 

 

韩非子被后人公认为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但其出师于一代大儒荀子之门,此因应作何解?对此,萨孟武先生认为:“荀况主张礼仪,而尤强调‘礼’字。古人之所谓‘礼’,‘法’常包括在内。” (萨孟武著:《中国社会政治史》(一),P.46,三民书局印行)儒家创始人孔子也曾对制度设置与制度环境的重要性有所表述:“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圆水圆”。(《韩非子·外储说左·...

Read more

何谓“文化”?


何谓“文化”?

叶行昆

 在给本文命题时,颇有一种滑稽之感。细细想来,自己从小学启蒙到博士深造,与书也打了数十年的交道。虽不敢说自己已经是“上晓天文,下通地理”;“学富五车”的“两脚书柜”,但毕竟还是读过些书的,称自己多少有点文化,恐不为过吧。尤其是如今是靠读书为生,整天与书本笔墨厮混,多少也能算个文化人了吧。可是,究竟什么叫“文化”呢?依然雾里看花,似懂非懂。

  以前,曾听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大陆自...

Read more

谈士人节气与朝代兴衰


谈士子气节与朝代兴衰

叶行昆

   近日来,看到了两篇网文:《金、元朝为何没有清朝统治的时间长?》和《明代崇祯皇帝自杀时为何身边只剩一个太监?》,颇有感慨。其中,尤以前文引用了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一段语录最为令人荡气回肠:“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

   秦始皇“焚书坑儒”,几将天下儒生斩尽杀决;到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际,儒生们都投到了“...

Read more

“说文解字”新编(一)


“说文解字”新编(一)

叶行昆

  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在古今中外的文字史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意义;曾在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重大作用;也是当今社会华人作为文化认同的一个基准。汉字构造六法中的象形和会意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超前发达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体现;“识字识半边”,其可读性极强。

  古人有“治学须自识字起”的说法。小学,即文字学,是古人做学问的起点。自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的创始到清代朴学的登峰造极,小学成了中国文化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近现代的史学界...

Read more

对荀子“礼制”思想的经济分析


对荀子“礼制”思想的经济分析

叶行昆

 

    [内容提要:春秋战国之际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转型期,诸子百家均为未来社会新的制度安排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创设的“礼制”思想可谓不同凡响,“从经济思想上看,荀况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也集了先秦各家的大成。他是我国第一个从总体上对封建经济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的思想家。”荀子所设计的“礼制”思想,为后来的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影响十分深...

Read more

我们的“历史”、“中文”专业怎么啦?


我们的历史中文专业怎么啦?

叶行昆

  不久前,偶尔在一家网站上看到一张大学十大最不受欢迎专业排行榜历史中文榜上有名。顿时,心情格外沉重;一种悲哀之感,油然而生。

  中国素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而闻名于世。有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美誉,而汉语文字依然是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活语言”(living language)。历史是今天的昨天,列宁曾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Read more

关于陈振汉先生及其经济史学研究


关于陈振汉先生及其经济史学研究

叶行昆

 

  本人潜入网海世界时间不长,只是新手上路而已,却也曾经历过网海沉浮;时而有惊涛骇浪,时而有浅湾淌水;今天略有扬帆出航之感,故而欲与诸位网友、同仁们一同出海畅游。

我第一次听到陈振汉先生的大名是在我读硕士研究生时修尹协华老师的“比较经济史”的课上。尹老师的讲课内容早在我尚未毕业之前就已“完璧归赵”了,可还依稀记得他所说的:“陈先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一流经济史学家”。(据说,当代经济学界的名流厉以宁先生曾受教于彼,时俗云:“名徒出高师&#...

Read more

漫谈“博客”现象与裸照风波


漫谈“博客”现象与流氓燕的裸照风波

叶行昆

  自网络世界降临中华大地,我就开始了“新大陆”的航程,几乎“一日不可无此君”;虽还不至于沉湎于此,但几乎已处于“半梦半醒之间”了。如今,稀里糊涂地沦落成了网络人,也成了个半吊子的“博客人”(blogger)。人类社会经历了奴隶主文化、贵族文化、市民文化,现在有了网络文化。人类的文化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还真不大好说;盖棺未已,论定尚早。昔日贝多芬的“致爱丽斯”与当今流行的“老鼠...

Read more

汪丁丁:激情论说,官僚铁笼


汪丁丁:激情论说,官僚铁笼
 
汪丁丁,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做过农工、机工、炼钢工人。77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90年获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香港大学、德国杜依斯堡大学。97年以后,在北大讲授“数理经济学”与“制度分析基础”。


在韦伯关于“科层”的论述中,“官僚”的含义更加中性,它是社会活动被人类的理性力量加以规制的过程,即便这一过程将成为压抑我们每一个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铁笼”。由晏才宏事件引发的诸多评论,凡支持继续以论文发表数量为职称考核标准之一的评论者,其理论根据,不论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