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陛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因。其含义是“我很卑微,没资格看着您,和您说话,只能通过您台阶下的人来上达天听”。如有哪位大臣抬头叫声“皇上”,他一定是急了,或是要做直臣,和皇帝“翻毛腔”了。因此国人是很容易用对待陛下的态度来对待巴菲特的——还没研读就已跪下,口称陛下了,因为他是God——上帝,至高无上的神。
中国文化中还有“圣人”基因。虽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善者不拘小恶&rdq...
作者文章归档:金学伟

大震荡是调整延续标志
内地“股评界”对技术分析有两次切中要害的抨击。一次是李志林先生的“线越画越长,人越变越戆;浪越数越多,米(钱)越数越少。”文章发表后,我写了《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从技术分析的程式化和股市走势的多样化角度做了呼和。一次是香港陈咏寰先生的“没人规定牛市一定要以5浪开始,就像女人生头一个孩子不一定要是男孩一样”,以及“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不能成立”。是经过我手编辑刊发的,因此有些波浪爱好者非常不满,认为最该站起来说话的人,却亲手把这种“恶毒攻击”的文章放在了头条位...
2013年最佳投资品:股票与房产
每到岁末年初,我们会对各类投资市场做一次全方位扫描,掂量一下各自的投资机会。2013年,笔者认为大多数的投资市场会比较平淡。
黄金:残羹冷炙无滋味。
在2012年9月1917美元/盎司时,黄金的一轮长期牛市已经结束。理由很简单:上一轮黄金的牛市从35美元涨到852美元,历时12年,上涨817美元;这一轮牛市从252美元开始,到2012年8月,也是12年,上涨了1665美元。时间上为上一轮牛市的1倍,空间上为上一轮牛市的2.04倍,时间比例与空间比例均构成黄金倍率。而从金价和油价的比值看,其最低值(金价/油价)为7.77倍,中间值约16倍。而涨到2012年9月191...
2013是上升年中性目标2600点
2012年也许是过去十多年来A股市场最艰难困苦的一年。过去,无论是998点调整还是1664点下跌,笔者心里总是有“底”,股市的宏观环境没变,基本的运行轨道没变,就可以大致推算出股市调整的基本目标和区间,有些股票可以不等最后一波跌完,提前建仓——它们说不定会提早启动,即使错了,不过是多等一段时间而已。因为能看到前方拐点后面的景色。
但是在2012年这一切似乎都变了。宏观的经济环境变了,经济已不能像过去20年那样,依靠三驾马车的齐头并进在高成长轨道上快速奔跑。金融环境变了,已不再像从前,除了银行、债券,剩下的就是房地产和股票这两条...
明年目标在2400点
时届年底,又到为2013年市场做展望的时候了。笔者认为,2013年的市场将有三个不变中的变化。
第一个不变是宏观经济周期。本轮调整从宏观经济讲是3个古典周期即库存周期、信用周期和产业高新周期叠加产物。3个周期都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
以库存周期说,上一次高峰是在2001年,全部上市公司存货总额对年销售总额的比例达22.03%。其后经3年去库存,至2004年降到17.83%,2006年又进一步降到10多年来的最低谷:17.04%,而上市公司利润的最低谷出现在2005年。本次库存周期的最高峰出现在2011年,存货总额对销售总额的比例是22.48%,超过上一轮的最高峰。由...
沪深股市具有惊人的预测和价值把握能力(下)
说到估值,不能不讨论另一个相关问题:市场估值理性体现在与宏观经济的对应关系,还是与公司利润的对应关系上?上述事例证明,市场估值理性体现在公司利润的增长上,而非宏观经济的增长上。下列的事实将进一步告诉我们,公司利润增长以及增长方式,是如何深深影响市场绩效以及投资绩效的。
与估值相应的是公司利润增长,以及增长方式和投资绩效。我曾考察过几个数据。
1、以10年为一个周期单位,考察历年上市股票在10年期间的复合利润增长情况,结果是:10年复合利润增长率最高的是2000年上市的股票组,年均复利增长为18.72%,最低是1992年前上市的股票组,10年复利增长为-9.3%,即...
沪深股市具有惊人的预测和价值把握能力(上)
20多年来,每当股市出现重大调整,总有人把原因归结为沪深股市不成熟、不理性,并以宏观经济的高增长来证明这样的下跌不正常。
我并不知道成熟的标准是什么,只知道中国民间有种说法:当一个人老得一坐下就打盹时,人们就会说他(她)已“熟”了。有谁希望才20多岁的沪深股市就此老去呢?中国经济还有很长路要走,股市还将永续经营下去。我也不知道理性的标准是什么,只知道美国股市也并未成熟,且不理性。不然,怎么会有上世纪60年代的“沸腾岁月”,70年代的“漂亮50”,90年代的网络股狂潮,2008年的金融泡沫破灭?
...
牛市的动力与契机
10月是6124点5周年,它引发许多股民感慨,也激发了人们寻找股市上升动力的欲望。
完成这一任务的最好方法是把目前市场和2005年998点时做一些比较。
估值。998点的平均市盈率高于现在,但平均市净率低于现在。这一点可以互相抵消。但在平均股价上,998点为4元,现在是7元。在一个以散户为主的市场里,平均股价高低会对大众的买股欲望产生微妙影响。因此,在估值上,目前并不优于998点。
供求。从1994年到2005年,A股流通市值的年均复合增幅为22%,而从2005年到现在,年均复合增幅高达53%!由此导致在潜在供求关系上,998点的流通市值占M1的比例为8...
界定我们的投资
选时和选股是股票投资的两大主题,也是两种不同的思路、风格。早期20年的沪深股市基本是选时压倒一切,选股只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就像股谚说的,“什么时候买卖比买卖什么更重要”。时机选择好,再差的股票也赚大钱;时机选择错,再好的股票也能亏到肉里,除非你做超长期投资,又幸运地买到了超长期牛股。
这是因为当时的市场整体处在宏观供不应求状态,股票流通市值占M1的比重从1992到2006年末,平均只有13%(即使到2008年末,也不过30%)。M1由流通中现金加活期存款组成,是真正的快钱、活钱。如此低的比重意味着只要有13%的活钱流入股市,就能把所有流通股买断,将股...
反弹非场外资金所为 是否潜在重大利好
股票市场有个多数人不太熟悉的名词,叫"集体买入",是指在某一个交易日突然发生了投资者集体买入行为,令股价突然间放量暴涨,K线长度和成交量均达到近期平均水平的数倍以上。
导致集体买入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突发利好;二是心理共振;三是有某些潜在的重大利好。而集体买入的资金可以是场内存量资金,也可以是场外集团资金的强力介入。
想到"集体买入"一词是因为上周五股市出现的暴涨势头之猛、量价变动之大出乎我的意料,可以说达到了"集体买入"标准。而后,朋友又发来一组图表,通过加特利模式,表达了他对大盘走势的分析预测,要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