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郑作时

郑作时,1970年出生,浙江杭州人,工学学士,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现居杭州。曾经的金融经纪市场参与者、媒体人,现在的财经作家。著有《希望永行》、《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汽车疯子李书福》、《酒鬼记》等。业余爱好输棋、输麻将、输牌、输电脑游戏。

政策优惠让电商大战更惨烈


  地方政府争相发展电子商务经济,有些甚至拿出了免房租、免税、给补贴三大政策来吸引电商进驻本地电子商务园区,带来的结果是电子商务成了一个没有门槛的领域。试想,政府免了房租,给了补贴,就变成了免费的游戏,能拿到这些条件的人,谁不想去玩玩?而低门槛就必然涌现太多的公司,价格大战就不可避免。在没有淘汰足够多的电商前,价格大战才刚刚开始。

  电子商务的从业者们,开始为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后果而买单来。

  相当可能发生的事实是,奥运结束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电子商务领域的价格大战,将会成为最为惹眼的新闻。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将看到一轮又一轮价格战,这将会把电商和“触电&...

Read more

政府办奥运,企业争表现


  北京奥运会上,很多国内公司大做广告,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些公司真是有钱,真是为国家做了贡献。殊不知它们真是在错误的时间点上花了太多的钱,也真是太把政府的能力当成回事,当然,政府大操大办的盛典,企业又岂敢不争相表现下呢?事实上,舆论引导下的“奥运经济”不但没有在国内引起多大效应,奥运后的中国经济更是滑入了一个下行周期。直到现在,我们每个人所能“享受”到的北京奥运成果,就只有通货膨胀了。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乐输”,所谓乐,就是愉快;输,就是拿出钱来,合起来说就是愉快地拿出钱来。拿出钱来干什么呢?皇家要做大事...

Read more

首都雨灾能否改变中国城市?


  “721”大暴雨之所以造成北京损失惨重,是因为人口高度集中,这是由于大城市拥有诸多“特权”的结果。只有放松政府控制,尤其是提高政府效率,下放审批权限,让企业拥有与个人一样的迁移自由,把就业机会合理地分布到全国各地去,才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场大雨,就能让首都北京酿成如此大的灾害,甚至多人罹难,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灾难过去了,我们必须进行深度而客观的反思,让灾难变成推动进步的动力。在我看来,这场大雨本应是一个“转弯”标志,它将对还在加速的中国大城市化进程,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警示。

  ...

Read more

谁动了我们的养老金?


  养老金的现收现付制度维持不下去,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将会越来越多。而推迟退休年龄其实是政府在推卸责任,它的实质,就是迟发本来从六十岁就应该发放的养老金。从根本上说,养老金所出现的问题,很可能是政府信誉所面临的又一重挑战。

  几年前,我走访国内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一个高级经理私下对我说,他们在处理养老金问题上给员工两种选择:一是代员工缴纳养老金;二是现金发放,让员工管理自己的养老金。两者数量相等,毫无岐视。企业这种做法,其对政府效率的不信任,可见一斑。

  但是不服不行,现在某些专家开始露面提出国内应该推迟退休年龄的论调,正印证了那家民营企业让员工自...

Read more

企业家的脸谱


  作为一个财经作者,我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发现好公司。而其中一个重要心得,是当你走进一个公司,发现员工们以敬畏的态度在谈论公司领导者,你就离一个好公司不远了。

  中国人大都含蓄,所以如果让我们批评一件事的时候,可以很容易。但表扬一个人、一支队伍的时候,就需要说很多事实。我听到过的最有意思的事实是:有一个大型公司的领导,他的同学也在这个公司工作,是个老资格。这个同学一次因为与别人争吵,猛地把一杯茶浇到对方脸上。领导者闻知此事后大怒,把这个同学叫来训斥了一个小时,最后使他不得不辞职了事。

  不论各人对这个事实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一个基本事实是:这个领导者极有性格,那肯定是真的...

Read more

民企不是政府的救火队


  近期,因经济不景气,“民营资本新三十六条”粉墨登场。这其中的意味,多少让人有点心绪复杂。

  就像刚刚分了家产的李嘉诚家族一样,大儿子守业,继承了现有江山,小儿子创业,需要去继续打江山。国内经济中国有与民营成份的处境多少也有点像那局戏里的大儿子和小儿子,看起来各有千秋,而其中况味,只有当局人知道。

  不说别的,只讲此时“新36条”的现实情况。本专栏已经提到过多次,当下经济不见得景气,对于只能用钱说话的民营资本而言,现在是不是对外投资的时候?一般的企业经营者都会十分谨慎。因为经济不景气很可能意味着订单减少,而裁员又会为政府增...

Read more

要救市不能仅靠郭树清


  中国证券市场的核心问题就是:走歪门邪道来钱太快,造成权贵阶层十分看重这个市场,规则非常难以建立。事实上,正如清醒的媒体人士指出的那样,目前,A股市场的变化还只是郭树清一个人在战斗。

  最近A股连续向上,引起了舆论的巨大关注。不过此间论者多关注的是一时一地的措施,却少关注的是整个政经博弈格局导致的必然变化。

  中国人喜欢英雄,也喜欢造神。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可能就是一个合适的造神对象,不错,郭树清一上任就措施频频,而且市场开始有所反应。无论是对A股的“ST现象”进行清理,还是明确地提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指向,使得已经几乎被人们遗忘的A股市场重新...

Read more

房价再牛也要服从价格规律


  更多城市的土地价格会下跌,而当千千万万人都听到这个消息并理解清楚了之后,房市交易量会重新冰封起来。开发商又要欲哭无泪了。

  一种商品的价格涨到离谱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眼下的地产价格,正在活生生地上演这种可以称为“价格变动一般规律”的大戏。不过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可能都因为处于这场大戏里面,反而很难看得清楚。

  因为西方有期货市场,所以价格变动的这种一般规律戏文在这个市场里常常上演。作为曾经的期货业者,我看得很多,所以可以试着为读者解解这个戏。

  商品价格的上涨常常会带来社会的变化。比如说国内政府这一次对地产价格的干预,就是一...

Read more

买好货还是捡便宜货?


   大概是从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开始,中国公司购买外国公司就会在国内引起一次又一次的轰动。在差不多十年当中,我们先后关注过TCL并购汤姆逊、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吉利并购沃尔沃。以至于后来有些想成名的企业经营者把这条道路看成是终南捷径,都想走一走,抛出一些假并购来换得虚名。

 
  几年之后,再回头看很多国内企业的大型并购,我们会发现这些并购的共同特点是:都拿回了一些别人不要的资产。比如说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就是一例。从现在的角度看,IBM之所以不要个人电脑业务是因为它的管理层已经发现,在全球个人电脑业务方面,IBM已经不占优势。IBM后来转型成...

Read more

如何让顾客选择你?


   如果你希望在这篇专栏里听到一系列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术语的话,亲爱的读者,你错了。在这里,我将讲述一个刚刚发生的故事。

 
  就在你看到这篇专栏的十个小时前,我刚刚听完一场私人音乐会。听众与演奏者一样多,举办地在汕头一家公司的八楼音乐厅,演奏的是民乐。
 
  乐队不大,大概总共二十个乐手不到。演奏的曲目除了民乐经典之外,更多的是广东和本地一些差不多要失传的曲目。不过乐队成员显然演奏得非常认真,从广东的《喜洋洋》、《雨打芭蕉》、到潮汕本地的一些地方曲目,最后以《春江花月夜》收尾。
 
  是的,这是一支很标准的私人乐队,正是由这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