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育琨

一个历经人生冷暖的灵魂,从最低的山谷,走到了人生的正午,避开喧闹,获得一种静观。看事、看人、看物都有了别样的视野。视野即价值。近年出版的畅销书有: 《强者:企业家的梦想与痴醉》(2006.8) 《全球化之舞》(2006.2) 《失去联想》(2004.11) 《商业领袖底蕴》(2004.1) 《企业的山脉》(2001.7) 《思想片断》(2000.7) e-mail: [email protected]

稻盛和夫与他的心相


  “灾难是自己招来的,因为自己的心底有块吸引灾难的磁石。要避免灾难就要先除去这块磁石,而不是对别人说抱怨的话。”——道盛和夫。

  文/王育琨

  稻盛和夫1959年创立京瓷公司,1984年创立第二电信电话KDDI公司。在42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缔造两家全球500强企业,被誉为“经营之圣”。1997年,65岁的稻盛和夫身患胃癌,匆忙手术的两个月后,宣布退居二线,只担任名誉会长,并正式皈依佛门。自皈依佛门后,稻盛和夫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慈善事业和到世界各地演讲,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京瓷哲学,将仁爱、利他和回报社...

Read more

达娃双方都需要面对真实


  现实地看,诉讼没有单赢的局面,也没有双赢的结局。双方合理的目标是回到底线,尽可能少输。

  王育琨/文

  一个人能够开个杂货铺,雇上一两个人,就功德无量。何况宗庆后把一个举债14万元开办的校办工厂,办成了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大公司。岂料,就是这样一位企业英雄,今年却卷入了一场吸引了全世界眼球的官司之中。

  宗庆后与达能在较劲,世界在观望。未来20年中国公司全球化走出去引进来的两种基本形式,在达娃这场官司中都有体现。进入年底,这场官司的走向更引人注目。在美国的诉讼,达能连连得手,10家娃哈哈集团非合资的离岸公司已经被冻,娃哈哈集团美国代理律师因委托人有作假证...

Read more

“血与火”的经验欺骗了孙宏斌


  商业是一刻接一刻的真实。我们从切身经验中获得的判断力,往往是伪装成智慧的偏见,诱使我们失去对真实的判断

  作者:王育琨/文

  我们还记得孙宏斌。这个在联想历经考验的人,勇于放下归零,与柳传志讲和,从而获得了创建顺驰商业帝国的条件。他在大多数房地产商处于观望和等待时机之时,通过“招拍挂”在全国攻城略地,一时间成为第一个年销售额过100亿元的公司。孙宏斌是一个把“二二得八”演绎得淋漓尽致的人。

  后来由于资金链条绷得太紧,孙宏斌迫不得已向路劲基建出售股权,换回资金。从一无所有到换来20多亿元现金,手中还依然掌控着融创...

Read more

毕谊民:突破“对后来者诅咒”的一把火


  《商务周刊》杂志《“徐工案”里的魔鬼细节》一文中披露,凯雷收购徐工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个“经营层、管理、技术、销售骨干股权奖励方案”,该方案拟将徐工集团所持徐工机械5%的股权奖励给徐工机械经营层及管理、技术、销售骨干。完成后,外国投资者持有徐工机械85%的股权,徐工集团持有10%的股权,公司管理层和骨干持有5%的股权,并“对在公司核心团队起核心带头作用的领导人员要重奖”。

  尊敬的徐工科技董事会诸位董事:

  你们好。本人是徐工科技(000425)的一名流通股股东。2007年8月6日,我曾以特快专递...

Read more

任正非版“以土地换和平”


  竞争格局一刻接一刻地更新着。对快速成长中的华为来说,结盟是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形式,只是伙伴也需要与时俱进。

  王育琨/文

  电视剧《士兵突击》可以看作是一部现代寓言。解剖剧中典型人物,对理解现代商业很有借鉴意义。如果说一号人物许三多是一个从爱出发,把做人、做事、情感生活等等的诸种欲望整合成一个圆融的整体,那么二号人物成才,则历经挫折,成功实现了从只关心自己利益到关心战友和团队的转变,揭示了一个人只有在关系中才能生存的道理。商业何尝不是如此!任正非带领华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刚好经历了成才那样的转变。

  思科对华为的诉讼,是一次改变信息产业格局的大诉讼。此前,...

Read more

马云神话终止“理性商业”


  对于企业家来说,“二二得四”作为数学等式很崇高,而“二二得八”作为财富等式更可爱。理性仅仅知道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可是人的天性却在整个地起作用。

  王育琨/文

  骨骼微缩清奇的马云,当初连着考了三年大学,最终只考了个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科。他坦陈三条成功秘诀:第一,没钱,因而不怕输;第二,对互联网一窍不通因而无知者无畏;第三,痴迷加狂热,因而充满激情。这些不可思议的素质加在一起,使得马云这个有着拿破仑一般身材的人,同时也拥有了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和行事能力。年轻人的无知、痴迷与狂热,再加上一点从小处着眼的专注,让马云创立了...

Read more

别把“公司不是家”理解为“公司没有爱”


  “压强文化”有点像宗教的地狱之火。只要你服从教义,就可以升入天堂;如果不服从教义,就可能在地狱中受煎熬。在抑郁症发生的地方,总有人生价值的迷茫。

  ◎王育琨

  成也“压强文化”,败也可能是“压强文化”。压强文化是一种大棒文化。它直接以客户和市场压力的大棒,无情地挥舞在员工的头顶。在抑郁症发生的地方,总有人生价值的迷茫。

  “压强文化”有点像宗教的地狱之火。只要你服从教义,就可以升入天堂;如果不服从教义,就可能在地狱中受煎熬。这种恐吓在多数人那里生效,但也把少数有头脑...

Read more

从士兵突击的成才到乔布斯


  人人需要别人帮助,人人也需要帮助别人。而那些视所有人为工具或者视竞争对手为敌人的个人和企业家,可以成功于一时,但绝对不会长久

  作者:王育琨/文

  《士兵突击》中有个成才,跟许三多一个村,可是他们的性格差异很大。许三多木讷、真诚,有一种为了朋友和深爱的人,勇于牺牲自己的傻劲儿。而成才聪明、伶俐,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实现个人目标,他把一切都当成了垫脚石,他不惜跳槽离开钢七连而去投奔前程。这两个人都去特种部队“老A”试训,许三多始终有战友、有朋友,为了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尽心尽力。而成才则一直盯着自己的考试成绩,为了成绩好,不管周边人的安危和情...

Read more

华为无奈 “压强”何


  为了华为的员工,任正非不惜承认自己也是个抑郁症患者,可谓大智大勇。那封信蕴涵着他对员工深切的爱。但是,人们也在从中读出了一些无奈。

  王育琨/文

  华为保持高速增长的核心,是保持一种自市场传导过来的强压。这种压力通过收入指标一层层分解到每一个人,使得不管是市场销售,还是科技研发,抑或是生产供应服务,到处都是不竭的压力,常常使人喘不过气来。比如,客户要求定制一个产品,30天交货。市场经理对产品线经理说,这个东西你给我25天做出来;产品线经理对研究开发项目经理说,这个东西你给我20天做出来;项目经理对干活的人说,这个东西你必须15天给我做出来。市场线压力传递机制就这样放大...

Read more

像许三多那样带着爱工作


  “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纪伯伦《先知》)。

  王育琨/文

  钢七连被解散,将门虎子的连长高诚六神无主,暴燥异常。而列兵许三多,则依然能够在每一件小事和细节中倾注心神。他很安分,不焦虑,耐得住寂寞,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中倾注爱情,宛如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紧紧地、心无旁骛地投入其中。事后,却发现他抓住的是一颗参天大树。最后,连长高诚生生被看不上眼的列兵许三多教化,开始在看上去无意义的细节中倾注感情,自己的精神也有了依靠。日前与万盟投资董事长王巍一起登山,谈论起《士兵突击》的这个细节,他回应说,创立新事业的企业家...

Read more